刘备以“仁”度天下,赵云愿下马谢罪,诸葛愿肝脑涂地

隆中的主仆相知,让刘备于乱世崛起,诸葛的“三分天下大计”提出了先占荆、益两州,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方可大兴汉室,霸业可成。

建安十二年,面对唾手可得的荆州,刘备犹豫了,这一年,曹操领兵南下将攻打荆州,州牧刘表病死,城内群龙无首,刘琮不战而降,当刘备抵达宛城听闻曹军消息时,只能匆匆撤退,汉室未兴,面对虎踞中原的曹操,刘备只能避其锋芒,而在抵达襄阳时,诸葛亮提议刘备攻打刘琮,如此一来,荆州便近在眼前如同探囊之物,然而,面对诸葛的提议,刘备说出了“吾不忍也。”

刘备以“仁”度天下,赵云愿下马谢罪,诸葛愿肝脑涂地

为了“仁”字,刘备放弃了诸葛提出的“立命之本”,在汉室与仁义之间,刘备选择了后者,为了仁义,刘备在乱世携带数十万民众一路逃亡,身后是十万民众的亦步亦趋,背后是曹军的穷追猛打。

兵至汉水,刘备带十万民众渡江,手下提议刘备放弃这些人,抱住身家性命才能在徐徐图之,然而,面对属下的劝告,刘备再次拒绝,说出了千古名句“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刘备以“仁”度天下,赵云愿下马谢罪,诸葛愿肝脑涂地

身在乱世,身不由己,作为皇叔刘备只能以人为本,然而,在乱世中,在中山靖王刘胜后,刘皇叔也只是一个虚名,没有所谓的宗室福利,也没有享受过好日子,从小,刘备便在街头贩卖草鞋,生活落魄堪称最惨“皇叔”。

恰如此,刘备却依旧挂念汉室,渴望汉室大兴,对此,在贩卖草鞋之际,刘备便结实了关羽张飞,二人渴望建功立业,而刘备渴望复兴汉室,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桃园三结义”就此展开,虽说刘备是大哥,但在这次结义中,基本是张飞关羽出钱出力,可见,此时的刘备究竟有多穷困潦倒。

刘备以“仁”度天下,赵云愿下马谢罪,诸葛愿肝脑涂地

一场黄巾起义,让刘备成为试守平原县县令,在治理期间,刘备外御贼寇,在内乐善好施,对于百姓从来是一视同仁,就连普通百姓都可与刘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这样的“仁”,让刘备深得人心,当初的刘平不服刘备,便教唆刺客去暗杀刘备,然而,当刺客前来行刺之际,刘备由于毫不知情,盛情款待刺客,最终,刘备感化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刺客,最终,刺客在坦白实情后,终究离去。

对于一个刺客,刘备都能凭借自己的仁义感化对方,可见,不管是对于熟人,还是陌生人,刘备都会一视同仁,其实,在三国中,刘备用仁义感化他人的故事也不是唯一一次,建安十三年,刘备被曹操打的抛妻弃子,刘备突出重危,而妻儿却被曹操所包围,在这样的情况下,赵云却忽然掉头。

刘备以“仁”度天下,赵云愿下马谢罪,诸葛愿肝脑涂地

当初,很多人都认为在这样的绝境下,赵云冲进敌军,是为了投靠曹操,然而,面对众人的质疑,刘备却笃定的说出了“子龙,患难之际便随我,不会被荣华富贵所动摇,也绝不会叛我”

果然,赵云这次冲进敌军不是为了叛曹,只是为了救回刘备的妻儿,这一次,赵云在曹军中“七进七出”,在舍生忘死之际救出阿斗,然而,糜夫人却不想拖累赵云,选择了投井自杀,对此,当赵云把阿斗放在刘备面前时,刘备也为之动容。

都说“仁君”舍小家而为大国,面对满身是血的赵云,刘备接过阿斗,却猛然摔在地上,对此,刘备还义愤填膺的说出“为救你,几乎损我一员大将”,都说士为知己者死,刘备的做法,让赵云下马伏地,哭着谢罪。

刘备以“仁”度天下,赵云愿下马谢罪,诸葛愿肝脑涂地

很多人都说刘备这是为了巩固人心,毕竟,刘备由于手臂的特殊,足够能在众人反应之间再把孩子接在手中,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看看刘备的崛起与生平,便不难发现,刘备这次演戏的成分不是很大,主要还是真心实意的为赵云感到惋惜。

当初,面对近在眼前的荆州,刘备不愿汉室倾轧,最终选择放弃,带领数十万百姓渡江,如今,为了舍生忘死的赵云,刘备自然也表露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正如,赵云在冲向敌军时,刘备笃定的说出“赵云绝不会盼我”的话语。

刘备以“仁”度天下,赵云愿下马谢罪,诸葛愿肝脑涂地

桃园三结义成为三国佳话,而在关羽张飞死后,刘备却大病一场,选择随兄弟二人远去,究竟是怎样的情分,才能让刘备夜不能寐,从三国演义记载来看,刘备大病是由于二兄弟索命而来,从而大病一场,然而,从后世科学分析来看,世间不存在索命的说法,也就是说,刘备这次的大病,只是由于过于思念二兄弟,从而夜不能寐,口不能言。

只因一次结拜,刘备便彻底放在心上,纵观刘备一生,也不难发现,刘备一生为他人,面对刘琮,刘备说出了“吾不忍也”,面对数万百姓,刘备依旧不忍,面对赵云,刘备怒摔阿斗,在刘备心中,究竟是兴复汉室重要,还是“仁”重要,相对于前者,还是后者更有说服力。

刘备以“仁”度天下,赵云愿下马谢罪,诸葛愿肝脑涂地

在白帝城托孤之际,刘备拉着诸葛亮苦口婆心的说如阿斗可成,宰相辅之,若阿斗难成大器,君可自取,一番情深意切的话语,让诸葛亮甘愿肝脑涂地,由此,诸葛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在年迈之际,还多次北伐中原,在出师之际,也会为刘禅写下《出师表》来教导朝中之事。

而这一切,只因刘备的“仁义”,如果说曹操是以谋士共谋天下,而刘备则以“仁德”度天下,一正一反,两人成为最好的对比,正如煮酒论英雄,曹操说你我才是这乱世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