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 | 潘 晴:青春正当时 不悔检察梦

“您好,这里是12309检察服务中心,您请坐,有什么诉求慢慢说......”

专刊 | 潘 晴:青春正当时 不悔检察梦
专刊 | 潘 晴:青春正当时 不悔检察梦

这位身穿检察制服的小姐姐是吉林省和龙林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她叫潘晴。从检三年,先后在多个部门任职,但她最爱的岗位就是控申接待这个“窗口”。她总是说,这是最能接近我们林区群众的地方,每次协助检察官解答了群众的疑惑、解决了群众的困难后的成就感,就是她不断努力进步的动力源泉。

一、接待来访

“关乎人民群众的揪心事,人手再紧也要做到,工作再难也要做好”。潘晴牢牢记住了张军检察长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强调的这句话。在窗口部门工作,要将最好的精神状态、最饱满的工作热情展现给群众,耐心倾听来访群众的心声、诉求,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解答、解决来访群众的困难和困惑,以一言一行传递检察温度、维护司法公信力,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二、检调对接

在一些轻微刑事案件中,当事双方有和解的想法意愿,却又总是因为一些琐碎的事项而谈不拢。有些是多年的老朋友,有些是曾经的好邻居,有些是工作中的好同事。检调对接总是能一次次挽救这些珍贵而又即将破碎关系,潘晴也为此忙忙碌碌但却乐此不疲。她协助控申部门检察官梳理案情、了解人物关系;制作法律文书,联系人民调解员;参与释法说理,耐心劝说,悉心解答...就是这样,三年来她协助检察官促成了检调对接18件44人次。案结事了人和,是检调对接工作的宗旨,也是潘晴工作中努力实现的目标。

专刊 | 潘 晴:青春正当时 不悔检察梦

三、司法救助

2020年10月29日,普通的一天。有两位妇人来到检察院的控申窗口,递交了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书和齐备的申请材料。就这样,和龙林区检察院受理了建院以来首例国家司法救助案件。潘晴积极协助检察官,多次到申请人居住的社区、申请人的家中了解其困难程度、生活来源等情况,逐一整理、核实申请人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她总是眉头紧皱,匆匆忙忙又一丝不苟。为的是尽自己所能协助承办人将这第一起国家司法救助案办好,更是为了案子能尽快办结,用最短的时间为申请人争取到救助金,缓解她们生活的窘迫,解决她们的燃眉之急。不负众望,最终两位申请人共获得了三万元的救助金,潘晴脸上的笑容里有欣慰,也有那么点小骄傲。

专刊 | 潘 晴:青春正当时 不悔检察梦专刊 | 潘 晴:青春正当时 不悔检察梦

青春正当时,不悔检察梦。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热情、爱心的年轻干警,在她平凡的岗位上,一点一滴用自己的力量捍卫着司法权威,也书写着检察温情。

文稿 | 张 娇

编辑 | 孙 宇 审核 | 郭军辉

专刊 | 潘 晴:青春正当时 不悔检察梦

讲好法治故事 传播检察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