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組織的雛形——1948年的布魯塞爾條約組織

超越歷史故事表面,從宏觀的社會視野來討論事件發生的深層原因

更多文章盡在“啟蒙時代的餘孽”,喜歡就點個贊、加個關注吧!

在歷史這場運動會上,名為“大國爭霸”的賽跑比賽從來沒有停賽期。

本來嘛,人們若是剛剛經歷一場大災難,那麼災難的親歷者肯定以往好好歇一口氣,恢復恢復災難帶來的創傷。可是在國際政治上,這種最基本的人類感情卻毫無作用。

這不,1946年,第二次世界剛剛結束,同盟國的三巨頭——英國、美國和蘇聯就開始翻臉了。英美之間因為如何處理英國殖民地而產生分歧,英蘇之間為了希臘和土耳其的霸主之位撕逼不斷。而美蘇之間的矛盾就更大了,如何處理德國和日本、東歐國家實現怎樣的政治制度、怎麼看待核武器等問題都是兩者的矛盾所在。

北約組織的雛形——1948年的布魯塞爾條約組織

當然,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美蘇在二戰之後都成長為實力凌駕於其他國家、不可一世的超級大國。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兩個大國之間的爭端,似乎無法避免。

1946年,英國首相丘吉爾正在焦頭爛額地與蘇聯爭奪黑海地區和希臘的勢力範圍。可惜,日不落帝國的太陽已經落下。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英國已無力對抗蘇聯的步步緊逼。

丘吉爾倒也機智,既然我自己打不過,那就把別人叫上唄。1946年3月份,丘吉爾發表著名的鐵幕演說,要求所有西方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咄咄逼人的專制帝國蘇聯。

北約組織的雛形——1948年的布魯塞爾條約組織

此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和國務卿艾奇遜是堅定的反蘇主義者,他們對羅斯福的親蘇政策相當不滿,認為這將導致蘇聯無限擴張。兩人正愁沒借口與蘇聯正面對抗。丘吉爾的演說一出,兩人立刻做出決定——代替英國扛起反蘇大旗。

1947年初,英國因為財力問題,準備退出希臘和黑海,並請求美國代替自己的地位。杜魯門抓住時機,在美國國會中發表了以此國情諮文演說,將美蘇對抗視作民主與極權的對抗。這個演說的煽動性毫不亞於鐵幕演說,結束時,就連敵對黨派的議員都站起來給他鼓掌,並當場同意批准4億美元的支援金。

北約組織的雛形——1948年的布魯塞爾條約組織

在此後,美蘇冷戰便正式拉開帷幕。1947年,國務卿馬歇爾提出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以協助歐洲人重建家園為名,向歐洲提供大量低息貸款,以此拉攏歐洲國家。一開始,馬歇爾決定將蘇聯人也拉入其中,但蘇聯人對此相當警惕,於是拒絕了馬歇爾的邀請。

不僅僅是拒絕,斯大林還將馬歇爾計劃視為美國帝國主義擴張的一部分。於是,他在馬歇爾計劃提出不久,就與波蘭領導人哥穆卡爾進行商議,建立紅色陣營分享經驗、進行交流的機構。1947年九月,共產黨情報局成立,其成員不僅僅有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社會主義國家,還有法國、意大利的共產黨

北約組織的雛形——1948年的布魯塞爾條約組織

這次輪到美國人不高興了,就像斯大林將馬歇爾計劃視為帝國主義擴張計劃一樣,杜魯門也將情報局看成蘇聯顛覆西方政權的組織。

杜魯門政府認為,一個分散的、無組織的西歐在面對集中的、有組織東歐時,幾乎毫無抵抗能力。於是,美國高層人員開始構想在西歐國家之中組建軍事、政治聯合體的計劃。

北約組織的雛形——1948年的布魯塞爾條約組織

英法兩國也各有鬼胎。英國希望組建自己佔據主導位置的聯合共同體,這樣便有能力在蘇美兩國的爭鬥之中進行周旋,而法國則希望在西歐組建一個聯盟來共同壓制德國東山再起。

於是,1948年3月,在美國的支持、英法的積極態度下,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五國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簽訂《合作和集體防禦條約》,史稱布魯塞爾條約。條約規定:當任何締約國在歐洲遭到侵略的時候,其他締約國應給以“能力所及的一切軍事的或者其他的援助。”

北約組織的雛形——1948年的布魯塞爾條約組織


通過此條約,歐洲開始走上軍事集體防禦的道路。此條約是北約的雛形,雖然約束力度和參與國家數量遠低於北約,但是是歐洲國家聯合的開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