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瑞幸造假說說如何選擇股票能避坑

這幾天沸沸揚揚的瑞幸財務造假案,大家都討論的很激烈。

我也不能免俗的趕快去店裡消費掉我剩下的咖啡代金券。

在喝著咖啡的時候,我突然想通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瑞幸咖啡為什麼要大規模擴張開店,為什麼要大量發放優惠券。

除了那些大家平時知道的,佔領市場啊,引導消費者習慣,提高銷售量之類的目的之外的目的。

我們還是先從巴菲特老先生最愛的可口可樂說起。

可口可樂為什麼是一門好生意?其中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足夠簡單。

可口可樂賣多少錢,大家都知道。有多少店在賣可口可樂,賣的怎麼樣,你周圍有多少人喝可口可樂,一天喝幾杯,稍微做一些簡單的調查,也是可以清楚的。

瑞幸咖啡,看起來也是簡單的飲料而已。

但是大規模的擴張,讓瑞幸咖啡到底有多少店,每家店能賣多少杯咖啡這個問題變得複雜了,所以銷量不可知。而那些大量發放的優惠券,甚至有類似於搶紅包這種隨機折扣券的出現,讓一杯咖啡到底能賣多少錢這個問題,也變得不可知了。即使是這次事件中,渾水公司也是耗費了大量的精力才獲得了還算比較可靠的證據。所以,收入確認中最重要的2個因素,售價和銷量都不得而至,給財務造假留下了巨大的空間。

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可以聊聊如何選擇股票能避坑。

1.不熟的股票不買

投資股票就是投資一個公司,你對這個行業不瞭解,對業務不熟悉,購買這個公司的股票風險肯定是巨大的。

順便說一句,對於高科技類的企業,雖然也是市場追捧的熱點,但對於一般人來說,看懂一個高科技公司比看懂一個賣飲料的公司要複雜的多,如果不是行業內的人士,建議還是儘量少接觸。如果確實也看中科技板塊,可以購買一些科技的etf基金來避免個股風險。

2.管理層不誠信的企業不買

比如獐子島那些一回來一會走的扇貝們,如果還有願意繼續購買獐子島股票的朋友,真的是膽子太大了。對待不誠信的管理層和不誠信的企業,就應該像對待渣男一樣,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3.自己要做調研

除了那些市面上可以看見的公司的基本面信息、行業研報等等,還是應該自己做一些調研,至少也可以幫助你排掉很多雷。尤其是消費類的公司,你可以真實的去商場、超市感受到產品的實際銷量、價格、質量、服務到底是怎樣的。如果你連作為一個消費者都不能滿意,你覺得他們的股票又能有多大的價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