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宋仁宗談言官存在的意義,王凱臺詞精彩絕倫!

昨天播出的電視劇《清平樂》裡有一段宋仁宗的高光時刻,就是他講言官存在的意義。


《清平樂》宋仁宗談言官存在的意義,王凱臺詞精彩絕倫!


論治理河道,不比專職官員精通;
論稅收之弊,不比三司度之透徹;
論治國,不比官家懂治國之道。
但如果權力沒有了約束,便會因情生痴、因欲生貪,終至禍國。
言官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做事之人,頭上懸劍、身周有眼,時刻警醒、持身忠正。
這就是宋仁宗一直堅持廣開言路的道理。
這道理,為人處事,時至今日,
仍值得思考借鑑。

《清平樂》宋仁宗談言官存在的意義,王凱臺詞精彩絕倫!

《清平樂》宋仁宗談言官存在的意義,王凱臺詞精彩絕倫!

《清平樂》宋仁宗談言官存在的意義,王凱臺詞精彩絕倫!

這段很贊,而王凱的臺詞,也是真的給劇情加持。無論多麼拗口晦澀的文字,從他嘴裡說出來,就像是掰開了揉碎了配著圖配著音樂 給你講解了一遍,不但聽懂了而且特別入心。


《清平樂》宋仁宗談言官存在的意義,王凱臺詞精彩絕倫!


官家與懷吉談言官進諫,讓我想起了韓非子所寫《說難》一文:“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講到進諫的難處在於瞭解對象的心理,可見言官於朝堂之上亦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然而宋仁宗御下,廣開言路才有了百官爭鳴,進諫暢通的局面,而這只是歷史的表象,文藝作品以細節填充歷史現場以增其厚度。官家這番評論,其為君之道高明之處有三——
①治國之道中平衡了人情哲學:官家講情生痴,欲生貪,仁生寬縱。諸多國政之蠹,來自人性根源中的弱點,他看得透徹而深邃。治國不是機械地調用理論,甚至不是簡單地模仿盛治之法,而是人心之道


②高屋建瓴與自我約束相結合:他不是左右於群臣的帝王,他能看透進諫的侷限性,瞭解各路人的優勢,包括自己的,因此一切盡在他的掌握之中。但他卻很懂得約束權力——“頭上懸著把劍,身周睜著無數眼。”他這樣看言官所奏之章,即便百份之中只有二三有用之諫,也不廢止這樣的制約,他從未將制約只賦於大臣和百姓,反而是將群臣和作為君主的自己放在天下的眼光之下——上敬天命,下畏人言,這是仁君本心。

《清平樂》宋仁宗談言官存在的意義,王凱臺詞精彩絕倫!

小編要誇一誇王凱精湛的表演,尤其是說過一萬次還嫌不夠的臺詞功力。

《清平樂》宋仁宗談言官存在的意義,王凱臺詞精彩絕倫!

這一大段臺詞,難度先放在一遍,關鍵是怎麼說出來才能傳達出人主之智、之仁和為父之慈。

阿凱太厲害了,臺詞的語氣和聲量裡混合了自信、睿智和語重心長的多重意味。

和官家相比,群臣更懂治政之道嗎?“不,不會的”,這一句,以及中間微闔雙眼的笑意,就這一個細節便傳達出了他居廟堂之上多年沉澱下的智慧與底氣——和前期的表現方式截然不同。

面對懷吉,他時刻保持著表演過程中的“對手意識”,他知道他的此番交待是面對誰,面對自己皇子怎樣的未來,因此他循循善誘、語重心長,柔和卻也篤定地說出這些話,每一個斷句的氣口都有“探向他”的長輩般的關切與對自己經驗回首的感慨之態。

《清平樂》宋仁宗談言官存在的意義,王凱臺詞精彩絕倫!


言官諫言中只有百分之二三真正有見地,但執行起來仍會有意想不到的困難。且言官們對所諫之事也不見得精通,自身也並非都是品性無缺之人,卻為何能對著朝政和官家肆意指點呢?因為這是他們的工作,而是否納諫則需要朝廷和官家的衡量判斷。


趙禎是一個對自己十分苛刻皇帝,他剋制自己的情和欲,甚至剋制著自己的仁,完成對國家的獻祭,所求只是不禍一國。
但人總有懈怠之時,趙禎也瞭解人性的弱點,因此就需要言官大膽諫言、時刻監督,使朝臣和他自己時刻兢兢業業、不敢放縱。而不阻塞忠諫之路,也能使天下百姓更為安心。

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豐功聖德固不可得而名言,所可見者,其事有五:畏天 、愛民、奉宗廟 、好學、納諫。仁宗能行此五者於天下,所以為仁也。——宋·範祖禹

《清平樂》宋仁宗談言官存在的意義,王凱臺詞精彩絕倫!

趙禎,不愧是一代仁宗! 王凱,不愧是優秀的全能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