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死后,唐玄宗为何不放过帮过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帝王家的荣耀有多高,斗争就有多惨烈。何况这个太平公主,可不是盏省油的灯。唐代有了武则天称帝的先例,让不少有胆识有野心的后来者都虎视眈眈,太平公主就是其中一员。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生前最宠爱的女儿,睿宗李旦能再登皇位,太平公主的谋划也是功不可没。公元710年,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合谋,发动了“唐隆政变”,一举诛灭了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等人,让其父亲李旦再次登上了皇位。

李旦上位后,对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另眼相看,凡军国政事都与他们商量。此时的太平公主,气焰正盛,并不把李隆基放在眼里。等她发觉这个侄儿会给自己的政治前途造成威胁时,李隆基已经成了气候。颇为懊恼的太平公主于是想用计谋扳倒李隆基,一来散布流言,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资格当太子;二来派人监视李隆基,经常向李旦打小报告;三是有目的地聚拢朝中反对李隆基的力量,形成一个意图不轨的小集团。幸亏李隆基在唐隆政变中的表现令朝中重臣们刮目相看,树立了一定的威望,才能和太平公主抗衡。

李旦不是什么杀伐决断的厉害主子,总想着平衡这姑侄二人的关系。于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明争暗斗一直是此消彼长,始终没个结果。712年,太平公主心急了,乘着天有异象,想借机除掉李隆基。也许是李旦厌烦了太平公主的弄权行为,也许是审时度势下觉得还是自己儿子靠谱,这回李旦终于做了个明确的决定——他把皇位传给了李隆基,自己退居二线去了。

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还是不愿意退出这场夺权斗争。公元713年7月4日,是她准备发动政变推翻李隆基(此时已是唐玄宗)的日子。7月3日,李隆基先下手为强,把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一锅端了,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赐死于家,公主诸子及党羽死者数十人 ” 。至此,李隆基才正式掌控了整个大唐王朝。

从结盟到翻脸,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斗争本来就是残酷的皇位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太平公主作为斗争失败的一方,肯定是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