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痛风→肾病、长路慢慢如何护肾?尿酸水平控制是关键!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一)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以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最为常见。

(二)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

(三)心血管系统表现---心血管病变是CK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最常见的死因。尤其是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即尿毒症阶段),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进一步增高(占尿毒症死因的45%-60%)。近期研究发现,尿毒症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比普通人群约高15-20倍。

(四)呼吸系统症状---患者呼出的气体有尿味,这是由于细菌分解唾液中的尿素形成氨的缘故;体液过多时可出现气短、气促;酸中毒时患者呼吸慢而深,严重时可见到酸中毒的特殊性Kussmaul呼吸(呼吸深大)。

(五)胃肠道症状---尿毒症患者消化系统的最早症状是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或腹泻。

(六)血液系统表现---CRF病人血液系统异常主要表现为肾性贫血和出血倾向。

(七)神经肌肉系统症状---早期症状可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八)骨骼病变---肾性骨营养不良(即肾性骨病)相当常见,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高周转性骨病)、骨生成不良(adynamic bone disease)、骨软化症(低周转性骨病)及骨质疏松症。

尿酸升高→痛风→肾病

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衰竭相关研究

1、高尿酸血症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发作性关节肿痛,常伴有血尿酸水平升高,在临床上不仅可以造成关节结构破坏,导致残疾,还可累及重要脏器致器官功能异常,如肾脏功能的不可逆损伤,

最终导致肾衰竭(《浙江医学》 , 2017 , 39 (4) :243-244“加强痛风的长期规范化管理改善痛风患者的长远预后”)

2、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肾脏是高尿酸血症的常见受累器官之一,并且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UA时尿酸盐沉积在肾脏可直接引起慢性尿酸盐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和尿酸性肾石症(《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年第33期76-78“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3、目前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率急剧增加,我国不同地区HUA的发病率在5.46%~19.30%,而慢性肾脏病(CKD)患者HUA的患病率为36.6%~50.0%,远高于普通人群,且肾功能越差者罹患HUA的风险越高,肾脏疾病也是引起HUA

的原因之一。(《临床内科杂志》 , 2018 (1) :71-72“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诊治的实践指南解读”)

8、尿酸肾损伤是包括急性尿酸肾病(UAN)、慢性尿酸盐肾病和尿酸肾结石在内的一组疾病,三者可互相重叠。既往有学者将慢性尿酸盐肾病称为“痛风肾病”,但由于痛风指高尿酸血症的关节损伤,与慢性尿酸盐肾病同属高尿酸血症的并发症(《上海医学》2017年第1期60-64“尿酸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10、IgA肾病患者较易发生高尿酸血症,与血尿酸正常者相比,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损伤更为严重,提示高尿酸血症与IgA肾病预后相关(《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614-615“伴高尿酸血症的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11、高尿酸血症是 IgA肾病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高尿酸血症会加重患者的肾小球硬化率,导致肾小球细胞增殖程度增加,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加重,动脉损害程度严重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A01期136-137“高尿酸血症与IgA肾病临床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探讨”)

12、痛风肾损害主要表现为痛风性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路结石。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尿酸盐结晶在肾脏沉积,并引起炎症反应,或尿酸结晶沉积引起尿路阻塞(《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2016年第10期63“痛风患者要护好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