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被人们戏称为“位面之子”,他都打了哪些奇迹般获胜的仗?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是中国东汉帝国的建立者,由于其从起义到称帝这期间不论是打仗还是做事,一直都有着极好的运气,所以也被大家戏称为位面之子。

新朝末年,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汉室宗亲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开始了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军阀混战的割据局面。

更始元年(23年),西汉宗室刘玄被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拥立为帝,建元“更始”是为更始帝。刘秀则受封为太常偏将军。更始政权建立,复用汉朝旗号,此举大大震动了新朝,王莽即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发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万扑向昆阳和宛城一线,力图一举扑灭新生的更始政权。

同年五月,王邑、王寻率军西出洛阳,南下颍川,与严尤、陈茂两部会合,迫使刘秀的部队从阳关撤回昆阳。昆阳汉军仅九千人,众恐不敌,欲弃城退守荆州故地。刘秀以“合兵尚能取胜、分散势难保全”为由,说服诸将固守昆阳。此时王莽军已逼近城北,刘秀率13名骑兵乘夜出城,赴定陵县、郾县调集援兵,后有步兵、骑兵一万七千精兵赴援昆阳。

刘秀假传宛城已克战报,射入城中及王莽军营,一面鼓舞城内部队坚守,一面动摇王莽军心。接着,刘秀率3000敢死队秘渡昆水(今叶县辉河),迂回至王莽军侧后,冲击王寻、王邑大营。

或许是优越感太强烈了,又或者是王邑、王寻对汉军的过度轻视,使得二人竟然选择了几乎就是江湖上单挑的做法。王邑、王寻认为义军不堪一击,下令各营不得擅自行动,自率万人迎战。两军激战,刘秀率精兵勇猛冲杀,王邑、王寻军阵势大乱。

各州郡兵却又因王邑有令在先,谁也未敢去救援,致使王邑军溃败,王寻也做了刀下之鬼。昆阳守军乘势杀出,内外夹击,王莽军纷纷夺路逃命。这时,忽然下起暴雨,河水猛涨,王莽军涉水溺死者上万。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往洛阳。如此这般,创造了2万打败42万的奇迹。

昆阳之战,是决定性一战,它逆转了形势,聚歼了王莽赖以维持统治的军队主力。当新朝(号称)百万大军覆灭于昆阳城下后,王莽的新朝也就此土崩瓦解。

更始元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混战之中,新朝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