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梁山的开创者,却死在了手下的刀下,原因竟然是

在“水浒传”内,王伦称得上是梁山泊的创始寨主,在山东一带薄有声名,聚集了五、六百人,相对宋江鼎盛时期的五、六万人,虽只属微型山寨,毕竟也为后来者立下稳固根基,奈何命送林冲刀下,更惹来林冲这谦实君子破口大骂呢?

王伦本为落第书生,只是一名读书人,未能高中,武艺一般,却在阴差阳错下,创立梁山泊,更搞得有声有色,与杜迁、宋万和朱贵组成四人帮。纵使当初创办梁山出于偶然,但既身为一寨之主,统领群雄,自当要对梁山泊的日后发展拿出一个蓝图。观乎王伦的举动,却甚为满足于微型山寨寨主称号。山下由朱贵把持的酒店,就成了他们收集市场情报,劫杀过路商人之经营要点。由于工作重心在小地区性的掠夺,对于更大范围的市场消息和行情等等,掌握得不是很清楚。因此,王伦对当时的局势,以至江湖上的事迹,也好像没有充分把握。要不然,像林冲被害,迫上梁山;以至期后晁盖七人劫取生辰纲,最终泊上梁山躲避官府之事,竟毫不知情,毫无准备,可见是坐井观天,断不是运筹帷幄之辈。

对于王伦本人,林冲对他的评语,就是“心胸狭隘”。林冲当日被迫上梁山,可说是穷途末路,才出此下策,根本就没有霸占山寨称王的心思。可王伦只看到林冲一身好本领,只看到自己一帮兄弟不如林冲之处,却没看到林冲真正的用心,只一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林冲跟他一样只想当寨主,大家才越走越远。当王伦故意刁难林冲,要他立投名状,等同滥杀无辜,违反本人意愿,又在毫无咨询本人意见的情况下,让他坐第四把交椅,排在功夫比他低的兄弟下,令林冲深感不受尊重和器重,不满情绪与日俱增。事实上,作为一介武夫的林冲却远比王伦有自知之明和容人雅量,自知不是领导人才,甘愿把头把交椅让给晁盖,又有甚之,全力支持吴用和公孙胜位列第二和第三,自己甘愿排行第四。从梁山泊日后的发展来看,林冲此举极富长远目光,明白统领能力不如晁盖,智谋不及吴用和公孙胜,实在是深明大义之举。 当日王伦听到晁盖忆述智取生辰纲一事后,深知大势已去,寨主之位不能长久,只能急谋对策。道理很简单,王伦帮与晁盖帮势力县殊。论人才,王伦联同领头兄弟共四人,林冲虽然武功最强,可与王伦“面和心不和”,根本不能算作兄弟,在关键时刻随时倒戈相向。反观晁盖和吴用等人在江湖上受人称颂,知名度和美誉度均甚高,对于小小梁山喽罗来说,由晁盖领导,更显威风。从杜迁、宋万和朱贵三人完全服从晁盖领导,也可见晁盖本人魅力远在王伦之上。论业绩,王伦领导下的梁山泊薄有虚名,但毕竟拿不出任何辉煌业绩。反之,晁盖七人居然可以智取生辰纲,在草寇界创下极大的成就,实非王伦之流可及。论财才,英雄上山为寇,要不因犯法找地方躲避,要不就为了糊口,特别小喽罗,莫不以能大块肉和大碗酒为一生所求。虽然梁山当时财政状况健全,相对晁盖带着10万贯生辰纲上山,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总的来说,王伦只有功成身退一路可走,将寨主之位拱手相让,以组织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次,方可保住一个二流角色。可憾王伦贪位恋权,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王伦实有被杀的原因,却没有必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