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自行车和山地自行车有何区别?

手机用户92100615362

公路自行车,顾名思义,就是以为公路骑行环境设计的运动自行车。打个比方,公路车可看作汽车中的跑车,山地车则可看作越野车,虽然都可以在城市中行驶,但仍具有极强的针对领域。


公路车:

公路自行车所面对的,通常是人工铺设的柏油公路,所以在设计上,大都会遵循“为速度而生”的宗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车架三角形角度更大,上管更加平直,能够获得更佳的刚性,以得到有效的踩踏力量输出,高质量的公路车架,骑起来会非常硬朗,一点不觉得卸力。


对于针对平路骑行的公路车,还会采用全面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例如车架、前叉、座杆、车把、车圈等等,会使用类似刀片式的设计来降低风阻。


公路车拥有极细的轮胎,胎纹也不明显,最大程度降低和路面所产生的阻力,胎压也非常高,通常为110-130psi,以获得更高的速度。

公路车使用羊角式车把(计时赛车使用飞机把),可以根据巡航、冲刺等骑行类型,来选择不同的握把位置。公路车的刹车和变速指拨是设计在一起的,具有一定档次的公路车刹把被称为“手变”。


公路车也会有越野比赛,称为Cyclo-Cross,以及鹅卵石路面进行的古典赛,会使用安装带有缓震模块的车架,并换装较粗的轮胎。



山地车:


山地车的主要用途是越野,在野地中骑行,稳定性、灵活性和车的缓震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山地车的车架上管角度大都较为倾斜,可以让车手获得更多的操作空间,提升灵活性。


山地车会使用粗大、胎纹立体感很强的越野轮胎,以增强在非铺装路面的抓地性,从而提高稳定性。


山地车大都带有前避震系统,一些越野强度较大的山地车,还会在车架上安装后避震系统——越野强度越大,避震行程也会越长,例如专门用于下山的速降车,前后避震行程可达200mm。


山地车大都采用直把或燕式车把,车把较长,可以获得更佳的稳定性及灵活性。

十余年骑行、比赛经验,专业单车媒体人。关注摇滚骑士,关于单车的问题我来答!若有更多关于骑行的问题,欢迎向我提问!


摇滚骑士

我简单说一下体验区别吧,公路车是自行车中为了速度比较极端的自行车(包括TT),舒适度最差,要激活人体局部小肌群,更耗体力,骑行上呼吸相对没有山地顺畅,视野上没有山地宽,刹车没有山地稳,控车上没有山地灵活,转弯灵敏度高!!

骑山地的盆友们,如果我说从踏上踏板开始就是硬!!从始到终都是硬邦邦的!是否认同呢(/ω\)

有个山地骑友说过,第一次上标准公路车时简直连转弯都怂了!!

本人独爱公路(。・㉨・。)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