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很慢, 可能都是被你催出来的, 太着急了没好处

文|秘籍君

“经常在吃饭的时候,看到三岁的女儿,慢慢腾腾地拿起小碗吃饭,花上五分钟才能吃进去一口,我在一旁就容易按耐不住的开始催促她,‘快点快点’,后来只催不管用,就干脆抢过勺子为起饭来。”——文文妈妈

“每天早上七点我都心急如焚,眼看着要迟到了,6岁的儿子却依然不紧不慢地收拾东西,穿着衣服,经常是瞬间河东狮吼,于是每天都像打仗一样,后来甚至有时候就顾不上吃早饭。”——乐乐妈妈

现在不少孩子都有做事越来越慢的现象,令爸爸妈妈们头疼的是催促、训斥,但仿佛治标不治本,还会越来越慢。

孩子为什么变慢了? 习惯了催促,对时间有了“免疫力”

爸爸妈妈都有催促孩子的习惯,早晨催促孩子起床、刷牙、吃饭、上学,等到孩子放学回家后,又开始催促孩子赶紧关掉电视写作业,催促他饭前便后要洗手,催促孩子赶紧睡觉···

爸爸妈妈似乎总是觉得孩子做事不专注,慢慢腾腾的,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恨不得取而代之,将孩子所有的事情麻利的做好。但是爸爸妈妈不知道的是,催促不仅不能起到让孩子节省时间提升效率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患上“催促后遗症”,分散孩子做事的注意力,继而让孩子对时间有了“免疫力”,做事愈加拖拉。

还要不要催促孩子? 请尊重孩子,让他慢慢来

孩子自己穿衣服时,看着他一点一点的穿上,爸爸妈妈觉得太慢,于是三两下帮孩子穿好了;孩子自己用碗筷吃饭时,慢悠悠地吃,还会拿不好筷子,爸爸妈妈着急,便直接喂。

作为父母,有没有反思过,是不是把成年人的做事速度与方法安插在了孩子的身上,孩子还小,能承受得了吗?我们是不是应该尊重一下孩子的速度,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确实是爸爸妈妈越界了,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慢,关键时候应该是引导而不是催促。孩子的事情本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完成,那是他的责任,也是一种成长,爸爸妈妈也希望孩子越大可以越独立,但哪有让孩子一秒钟像成人一般的道理?既然是孩子的事,那就应该让他自己去承担,不排除关键时候,让孩子迟到一下,品尝下后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要让孩子在自己的行为中,慢慢去明白,时间的重要性,这是一个过程,我们应该尊重孩子,让他慢慢来,过于催促,只会让孩子产生情绪,引发孩子叛逆。

孩子有自己学习和探索的节奏,或者爸爸妈妈可以试着去感受和理解孩子,不妨把手放开,让孩子走出自己的一条路,等待他从容的把衣服穿好,专心的把作业写完,爸爸妈妈请多点耐心,适当的引导,让孩子慢慢来。

-----------------------

孩子到底在哭什么?孩子拉肚子是消化不良?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该补钙了?孩子挑食不吃饭是什么原因?1岁真的必须断奶吗?宝宝怎样才能长高些?

如果你有这些育儿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