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这个称谓,原来有这么多的说法,女子也是公子

现在我们都不怎么使用公子这个词汇了,而我们能够看到的公子这个词汇的使用,基本上都是在那些古代的影视剧中,当然这也就使得我们现代人对于公子可能有不少的偏见,现在有一个成语叫做花花公子,可能为这个词更是添加了许多贬义的色彩。

但是最开始的公子的含义并不是这样,根据史籍文献的记载,古代诸侯的儿子统称为公子。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公子这个词汇根本不能够乱叫,比如说我们会听到公子扶苏之类的,这样是正确用法。

而如果把平民的孩子也叫做公子,无疑是对于掌握着实权的诸侯的大不敬,很有可能会闯祸。先秦时期,把诸侯之子称为公子,而他们的女儿则叫做女公子。当然,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来看的话,那么在秦朝之后没有诸侯了,也就没有公子这个称呼了。

因为在秦朝之后,帝制已经出现,而按照公子来源的叫法,皇帝儿子是皇子,并不是公子。但是时代在进步,公子这个词汇并没有因为这样就被人们给抛弃了,而古人又开始赋予它其他的含义。

在汉朝时期,公子就被人来称呼那些出身于名门望族的权贵子弟,随着时代的演进,公子就没有使用的阶级界限了,直接就是称呼别人家的儿子所用。知道公子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就再来看一看,在历史上都有哪些有名的公子?

一说起来公子,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战国那四位。这四位其实有三个人都算得上是废柴一般的存在,徒具公子之名,而无公子之实。不过另外一个人就非常特别了,他并没有显赫的身份,他凭借着的就是自己的真本事,才能够名列四公子之位,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黄歇。

当然,我们现在称他们为四公子,但是在古代却叫他们为战国四君,因为有两位并不是诸侯的儿子,所以不能够称他们为公子。黄歇只是平民,而田文则是诸侯的孙子,并非诸侯之子。黄歇十分好学,曾经为了学习四处去访问名师,而在这求学的路途之中,黄歇也是真正的看到了民间疾苦,在赏阅大好河山的同时,他也具备了其他人并没有的阅历和见识。

后来凭借辩论,黄歇被楚倾襄王所赏识,而他的仕途也由此开始,他凭借自己的才能一步一步成为宰相,而后来春申君的名头也由此响彻天下。他人生最巅峰的时候,曾经是六国的统帅,只不过秦国实在是太强大了,六国就算联合起来也无法对抗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