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张廷玉为何把八阿哥呈给康熙的奏折烧了?

文炒米视角

《雍正王朝》里,炒米发现了一个小细节,那就是康熙几乎疑心过任何一个人,唯独没有疑心过张廷玉。而且很多关键时刻,康熙在拿定主意然而未决之前,都要参考一下张廷玉的意见,甚至寻求张廷玉的帮助。譬如“假太子手谕”事件;譬如”胤禩夜呈奏折”事件;譬如“下双旨给隆科多”,等等。

张廷玉是如何深得康熙之心的?炒米借用此次”胤禩夜呈奏折”事件,给大家把这事掰扯个明白。张廷玉烧掉胤禩奏折,可谓君臣知心默契之笔!

胤禩和胤祥奉旨查办刑部冤狱案,最终查出刑部侍郎黄体仁和肖国兴的收受贿赂。其实按照康熙本意,事情到此有了交代,也就结束了。当初康熙点名公开的太子死党胤祥一起审这个案子,就是这个目的,不希望扩大化。

但是毕竟黄体仁和肖国兴都是太子死党,这是拖胤礽下水的极佳时机。所以胤禩是绝对不会放过的。于是他连夜诱审肖国兴,肖国兴为了保命,轻信胤禩假话,咬定是胤礽指使,并作了证供。

胤禩将此证供写成奏折连夜进宫呈送康熙,是希望利用康熙一时之盛怒,去做一个废黜太子的决定。所谓夜长梦多么!并且刻意告诉康熙就自己知道的目的是”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事实如此,自己懂得顾全康熙和胤礽的颜面,自己是非常懂事并且会做事的。

所以康熙对此事的反应就是,不管胤礽指使肖国兴这事是真是假?胤禩首先抛过来就是个套,这让康熙比较反感。所以康熙并未给胤禩任何答复,就让胤禩回去了。

胤禩离开了,但麻烦并未解决。因为胤禩用的是奏折,所以藏着小心思呢,他担心康熙万一护短胤礽(废了还能复立,更何况这种“小事”?),不认帐。那可就有奏折为证了,康熙不处理胤礽也不行!

碰到这种难以解决的难题,康熙叫来在上书房值班的张廷玉。这毕竟是皇家内部的事情,碰到其他老油条,来一句皇家内部的事,老臣不便参与!若是这样,康熙也是无奈的。

所以必须铺垫铺垫,于是关心关心张廷玉生病的儿子,希望张廷玉从父亲的角度来理解一下自己。从张廷玉儿子的病引伸到自己的儿子们之间为了夺嫡,一个个都不体贴圣心,怕是病不会好了。而张廷玉听后,直接从朝廷的角度给出了“夺嫡之争,萧蔷之祸”的结论。看到张廷玉有这样的认识,康熙很欣慰,于是将胤禩的奏折递给张廷玉。

张廷玉看了胤禩的奏折之后,陡然心惊。然后就做了一个动作,顺手揭开灯罩,就把那封奏折给烧了。

看到张廷玉烧奏折,康熙并未阻止(因为这正是康熙想要的)。慢悠悠地看着奏折燃尽之后,故意大声喝道:”大胆,你怎么把他烧了?”(的确,烧奏折哎!了解明清两朝的奏折制度的朋友,应该不用炒米解释奏折是万万烧不得的。即便不了解的,可以参考此剧里雍正撕奏折那事,都是天大的事。)

然而张廷玉却回答,“臣并不知道什么奏折。”(对啊,张廷玉代表内阁,他没见过什么奏折,自己自然也没见过奏折啊!”那就是没有了奏折复核这一层的担忧了,那这个事情就可以按照自己预想的不扩大方式处理掉了。)

那康熙为什么不扩大处理此事呢?

因为此事若假,正中胤禩之谋,胤禩其心可诛;此事若真,胤礽失德太甚,朝廷和自己将再无颜面对天下。所以这事不管怎么查,受损的都是自己,动摇的都是国本。

于是康熙叫来图里琛,让他派人连夜将肖国兴押送到宁古塔,交与黑龙江将军看管。将此事脱离胤禩的掌控,把主导权重新拿回到自己手里。

果然图里琛回来复命的时候,故意装傻,将胤禩诱供肖国兴的事情透露给康熙。康熙大怒,“其心可诛!”这里说的就是胤禩。胤禩离自己的目标又远了一大步!

张廷玉本来只是来聊聊儿子生病的事,分分钟就看出康熙的处境和打算,并且秒秒钟帮康熙解决了一个跨不过去的坎(奏折如何处理的问题)。这样的人做事,和佟国维等形成鲜明对比,做事都以社稷和康熙为出发点,而无私念。这叫康熙如何能不信任?

文/炒米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