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期爱发脾气?优雅面对terrible 2的方法是……

这两天忙着弄现货团的事情,有点忽视了后台留言,昨天我看到一条关于宝宝发脾气的留言,原本写了一堆,后来点发送的时候被通知48小时内没有跟用户互动,所以无法再回复了。原本也觉得如何应对孩子发脾气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索性写篇文章,跟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应对孩子发脾气的问题。

再乖巧的孩子到了terrible 2的阶段,也会分分钟让妈妈抓狂,可怕的两岁向来不是浪得虚名,只要提到这个词就足以让大多数妈妈们闻风丧胆。你会发现,即便是最天使的宝宝到了两岁也会时不时地逼疯你,更别提从小就淘气的孩子,到了T2阶段,那简直就是丧心病狂,无所不用其极地拱你的火,荣妈近两年没少崩溃,好不容易送走了李大荣的terrible 2,又迎来了李依依的terrible 2,兄妹俩真的是一口气儿都没让我喘过。

上两张依姐的暴走照,要知道我这个闺女乖巧的时候是真乖巧,闹气脾气来的时候,是比大荣小时候厉害十倍的程度,就连荣爸都不敢轻易靠近他闺女。

在我们探讨如何应对孩子乱发脾气之前,我觉得我们得首先了解一下为什么孩子会在2岁左右的时候,出现第一个叛逆期。方法论都要建立在世界观的前提下,了解孩子的内心,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它。

为什么是两岁?

肯定很多人都会纳闷儿,为什么孩子到了两岁就会变“坏”?因为2岁是孩子“自我建立”的重要阶段。婴儿出生后,其实是没有“自我”的,直至宝宝一岁多甚至两岁,他们都会以为自己跟整个世界是一体的,直到某天,孩子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自己与花啊草啊小鸟啊是区别开来的,这个时候他才会逐渐开始将自己与世界割裂,形成“你的”、“我的”、“他的”的概念。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到了2岁以后,开始不愿意分享,保护自己的玩具甚至是爸爸妈妈,如果有其他小朋友动了他的东西或者对妈妈表现出格外亲昵,他立刻就会暴力相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权意识。强调自己的利益恰恰说明了孩子开始把自己跟他人区分开。所以我从来不主张强迫孩子分享,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不愿意分享才是正常的生长轨迹,反而是那些随意侵犯他的权益但却表现出无感的孩子,才需要注意,孩子的自我意识建立有可能是滞后的。

除去不愿意分享,动不动就说“不”,也是自我建立的表征。起初,孩子是要通过“否定”来证明“我”的存在的,这种倾向在孩子的很多叛逆期中都十分常见,比如青春期时,很多人为了标榜自己故意做一些出格的事儿,这其实就是在刷存在感,强调自我。很多妈妈都会很头疼,孩子突然就开始特别具有攻击性,爱打人,怎么回事儿啊?打人的行为这其实也是一种否定。所以terrible 2就是一个孩子会做出很多“坏”事儿的阶段,因为他们用来建立“自我”的手段就是“否定”。

我之前有写过一篇《儿子竟敢打老子?太认真你就输了!自我的建立就是从打开始的!》,里面对于自我建立与T2三宗罪打人、说不、不分享之间的关系写得很详细,详细的可以戳原文了解。此外,还有一本书,是孙瑞雪教授写的《爱和自由》,我是在大荣1岁多的时候看了这本书,让我对小破孩儿的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terrible2 阶段的孩子虽然很“坏”,但妈妈们也不用过于担心,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其实都只是阶段性的表现,使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成长,并不代表品质或是性格上的缺陷,这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只是严重和轻微、顺利与不顺利的差别,只要正确引导和处理,“坏”的这个阶段都将是暂时的,过了这个时期,自然就会好转。

当然,平稳过渡也是需要技巧的,下面我们就可以说说面对孩子无理取闹时,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引导。

1、尊重孩子的各种敏感期

了解了terrible 2的内在根源其实是孩子在跟整个世界剥离的过程,我们就不难理解熊孩子脾气差、怪癖多了。很多时候,他们的不可理喻、歇斯底里,都有可能是因为敏感期引起的。孩子在1岁半到3岁乃至更大,是一个各种敏感期杂糅在一起相互作用最密集的时期。在应对孩子的坏脾气的时候,第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先对症,搞清楚他是因为什么发脾气。

【读书笔记】熊孩子费解行为top10!荣妈带你揭秘空间敏感期

【读书笔记】口腔敏感期!放纵孩子的口欲,才是爱他的方式!

【读书笔记】小虫虫对孩子真的很有吸引力!揭秘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读书笔记】把握住模仿敏感期,让孩子从无声走向话唠的奥秘!

肉夹馍被咬了一口肿么就暴走啦?审美敏感期到底是个神马劳什子!

他爹,放开我那不肖子!执拗敏感期,我儿那些无理取闹的罪行终于有了合理出处!

当我三岁半的儿子大声说“我要跟JJ结婚!”时,我想他的婚姻敏感期提前到来了

妈妈你是个臭鸡蛋!念在你诅咒敏感期,母后我就,就忍了吧~

以上这些是荣妈有现身说法的关于孩子敏感期的问题,很多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写出来分享给大家。terrible2的孩子表现出的龟毛、执拗、怪异、暴力大多都是有心理上的原因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理解了孩子是怎么想的,我们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比如,孩子爱发脾气,很可能是执拗敏感期在作祟;孩子注重细节,步骤不对或是少了一块的东西就会大发雷霆,很可能是完美敏感期在作祟;喜欢说脏话、重话很可能是诅咒敏感期到来;爱啃乱七八糟东西可能是口腔敏感期滞后了等等……

《捕捉孩子敏感期》这本书我是跟上面的《爱和自由》一起买的,如果你读过上面这本书就能知道,孩子的敏感期真的太多了,很多费解的行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理论出处,孙瑞雪的这本关于敏感期的书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在李大荣成长过程中的诸多焦虑,知道了孩子的很多行为是有心理上的诉求的时候,我反而就不那么在意了。

对于孩子很多无关痛痒的问题,妈妈们完全可以选择适当地不干预,毕竟这个阶段过了,很多坏毛病就自愈了。比如孩子对与秩序近乎处女座的执着,先关灯后喝奶,否则就不睡觉,而且还必须自己关,错了哪一步都会发脾气;再比如动不动就“臭妈妈”、“狗屎”之类的挂嘴边,这可能是诅咒敏感期,这个时候忽略、不作为很可能比郑重其事地告诫孩子不要说要更有用,强调很很容易会激发孩子说脏话的热情,不如假装什么都没听到,冷却孩子想要哗众取宠的信心;再比如很多孩子喜欢把一些有的没的放到嘴里,妈妈们会担心他是不是缺锌之类的,但事实往往是孩子小时候口腔敏感期的时候干预太多,致使孩子大了以后这个敏感期都没有平稳过渡等等。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我们能做的就是了解他们,然后尊重他们。

2、抱一抱、共情。表示理解,但该不行就是不行

有句话叫做“理都懂、然并卵”。即便是荣妈,对于孩子的很多行为都能表示理解,但大多数时候不赞同他们的做法的时候,也不会一味地去迁就。理解并不代表放纵,孩子做的不对的时候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但我们可以在话术上进行改变。

“我想要干什么什么,你不让,我就哭!”这是我们最常会遇到的问题,当孩子的要求真的是很不合理的时候,我也不会纵容地去满足他。在应对闹脾气的时候,我最常使用的就是“共情”。

告诉孩子,妈妈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没有得到想要的,一定很沮丧对不对?当你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的时候,会让孩子觉得你跟他是一头的,而不是在对立面,孩子就会更容易从不可理喻的情绪中走出来,他愿意听你说,这就给平心静气地谈话创造了前提条件。

通常我都会抱着孩子坐在我的腿上,一边安抚他们的情绪,等孩子逐渐消退哭声、平复心绪之后,再说为什么我不同意你做这些事,哭闹过后的孩子发现妈妈的意志很坚定,他们其实是会偃旗息鼓的。最终的结果是,我说不行,就不行,但我们可以想想有什么其他想做的事,妈妈能够满足你的,比如讲本书?搭个城堡?之类的。

3、交换思考。“泛灵魂”这招很好用。

我觉得“己所勿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对于整治terrible2来说也很好用。两岁的孩子会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有灵魂的,哪怕是水杯、食物、汽车这种根本没有生命的东西,在他们眼里也是拟人化的,有喜怒哀乐的,这对于妈妈来说,是再好不过可利用的事了 。

当你说的某些话,孩子听不进去的时候,不如换个角度,让他们为别的事物考虑一下。比如,当大荣怎么都叫不回家的时候,我可以说:“阿不在家里等你等的都着急了,你在楼底下玩了那么就,它在楼上一定很想你,就像你上学的时候也很想念阿不是一样的。”,然后他想了想,也对,于是就顺从地跟我回家了。再比如,李依依总喜欢喝奶喝一半,然后死活不喝了,我就会跟她说:“你如果不喝完,小奶牛辛辛苦苦挤出来的奶就都被你浪费了,它会很伤心的。你想想看,你给妈妈的好吃的,妈妈死活不吃,你伤不伤心?”然后依姐就会很顺从地把剩下的奶喝掉,现在每天喝奶她都会自言自语说:“妹妹不喝完,小奶牛会伤心的。”

如果有些话大人说并不好使,不如化成熊孩子的“好朋友”的分身来说,他们反而更容易听进去。妈妈说,是颐指气使,而好朋友说,就是触动心弦。

4、硬碰硬是下下策,先让孩子哭一会儿。

很多人都知道,哭是孩子要挟大人最好使的利器,有些家长最见不得孩子哭,一哭就心软,没有原则地满足,久而久之只会加剧孩子无理取闹。

比如荣姥姥,就是非常典型的这种人,每次她一来,李大荣跟李依依就会狗仗人势地变得特别不讲理,荣姥姥一走,通常我都得整改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平时的样子。孩子是哗众取宠、得寸进尺的大师,你妥协,他就会上脸。

而荣妈觉得,有些事,不能做就是不能做。比如每天放学,大荣都要去超市买好吃的,这在我看来就不对。放学就应该回家,不存在我老老实实回家你就该奖励我吃零食这种讲条件,自己走路回家是他理应做到的事,没什么好奖励的。所以他就是坐在地上撒泼打滚,拖着我的大腿不让我走,我也不会妥协。同理,在李依依闹着要做摇摇的问题上,也是一样。

但这个时候大发雷霆的硬碰硬也是下下策,因为孩子在闹脾气的时候很难听进去你说的话,即便是你再有道理,也讲不出去。最终结果,要么是孩子被家长暴怒的气焰吓的偃旗息鼓,要么就是遭受孩子更激烈地叛逆反扑,无论是哪一种,对于处在大庭广众之下的家长来说,都是极为棘手且尴尬的事。

这个时候,无论是人多还是家里,我都会选择先让他们哭一会儿,并且我会明确地告诉孩子,你可以哭,我会等哭够我们再说。当下,孩子对于心愿不能得偿的那种失望我是很能理解的,所以沮丧的情绪总得有个发泄口,哭很显然是最好的发泄方式。让孩子哭一会儿,不仅仅是为了告诉孩子哭对我是没用的,同时也是让他们回归理性的一个过程。

通常哭一会儿,孩子们发现没什么卵用之后,就会声音小很多,这个时候我们再见机行事,要么共情讲道理,要么换位思考,让孩子自己想明白哪里做的不对。

这里我一定要说,冷处理,冷的是孩子的情绪,并不是心。所以让孩子哭一会儿过后,我们还需要有一个柔软处理的步骤。抱一抱、哄一哄是很有必要的,孩子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给他们一个台阶,你会发现他们也不是那么不通情达理。切忌不能不管不问,只是放任孩子在一边哭,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妈妈不关心自己,虽然他们会认识到哭是没有用的,但也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错在哪了,下一次,再有问题他们可能不会哭了,但也同样可能不再依赖你了。

总之,在面对孩子闹脾气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并不是也用很负面的情绪去对抗它,而是应该积极地去理解他们,站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上,去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无关痛痒的事情就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鼓励他们自己做决定,并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对于一些原则性不可退让的部分,那就用温柔而坚定的迂回之术来解决问题,你认为的无理取闹很可能是孩子的情感需求。

最后一点就是,作为妈妈,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不要被什么“好妈妈的正确做法”道德绑架。在实际的处理问题过程中,你就会发现,熊孩子想要拱你火的时候,有千千万万的方式让你火冒三丈,即便是我自认为已经很能理解孩子了,也经常被孩子们气昏头,毫无方法论可言地说狂暴就狂暴。妈妈们不是神,也会犯错,也会闹脾气,别太在意某一次的情绪失控,孩子不会因为你的某一次凶他就不爱你了,他们不爱你,只会是因为感受不到你的关心。所以,比起暴怒,冷漠对于孩子的杀伤力更大,这一点一定要切忌。

下面要说的就是鸡汤了,大家准备好端碗喝哈~

在荣妈看来,面对熊孩子的各种闹脾气,尽量用上面的方法保持优雅,保护孩子的玻璃心,但如果恰巧碰伤你当时的心情也不怎么好,那么偶尔激烈的硬碰硬也无妨,毕竟,生活总得有点火药味才跌宕。只要记得事后抱抱孩子、好好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捋一捋,我错的我道歉,他错的他道歉就好了,最后我们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