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关于宝宝光脚,你误会了多少?

每年一到这个季节,关于宝宝是否穿鞋的话题就争论不休。

宝宝不肯穿鞋、袜子,老人觉得必须得穿,这是为宝宝好。

年轻的妈妈们觉得偶尔光脚玩耍,孩子开心就好,但老一辈的爷爷奶奶会觉得,宝宝太小,不懂事。那你也不懂事?感冒生病了遭罪的不还是宝宝嘛!

你刚给宝宝穿上,转个身的功夫,宝宝就脱了。

那宝宝光脚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入夏一来,孩子奶奶每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怎么又把鞋子蹬掉了呢?宝宝乖,把鞋子穿好。”但是女儿依旧喜欢光着脚在家跑来跑去。

老人觉得“寒从脚底生”,孩子还小,一定要穿鞋、穿袜子,不然容易生病。

你有没有发现,当宝宝还是婴儿的时候,虽然只能躺在婴儿车里,但是也会努力把袜子蹬掉?

强行给宝宝穿上袜子,宝宝还会哭闹不止,一旦你把袜子从他脚上拽下来,他就会咯咯笑起来?

大一点儿的宝宝喜欢光脚跑来跑去,任凭大人怎么苦口婆心都不行?

你可知道让宝宝在干净、舒适、安全的环境里光脚行走,不仅不会着凉生病,还有不少意想不到的好处?

光脚可以增强体质

是的,夏天让孩子光脚不仅不容易生病,反而有利于足部血液的循环,提高抵抗力和耐寒能力,预防感冒或受凉腹泻等疾病。

在国外的幼儿园里,经常见到成群结队的宝宝在老师的带领下,赤着脚,绕着操场或沿着走廊有组织地进行慢跑,这就是著名的“赤足教育”。

光脚刺激触觉感官发育

0-3岁是感觉统合的形成期,3-6岁是最佳矫正期,6-13岁是弥补期,13岁感觉统合基本定型,难以矫正。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后却很一般了。

给宝宝光脚正是进行触觉训练的好方法。

这个季节还可以让宝宝光脚在户外玩耍,感受沙子、草地、水... ...

宝宝通过接触不同质地、不同温度、不同软硬的物体,来刺激脚部丰富的触觉神经,促进感官和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提高身体协调性。

光脚更有利于学走路

宝宝走路不稳怎么办?

光脚训练!

宝宝走路不抬头怎么办?

光脚训练!

宝宝扁平足、脚内翻、外翻怎么办?

光脚训练!

是不是觉得光脚简直是宝宝学步的神奇助攻?

对于初学走路的宝宝:

光脚能让脚趾更好地抓住地面,不仅不易滑倒,还有助于宝宝学习掌握平衡,让他学得更快、走得更稳。

光脚可以让脚部神经直接感受到来自地面的压力,更好地感知地面高低变化。

如果学步期穿鞋,这些感觉就会受到鞋的阻隔,宝宝就需要通过低头看地面来判断,时间久了就会低头走路。

光脚时,小脚不用受到鞋子的束缚,脚形可以自然长成,光脚更能锻炼足底肌肉和韧带,促进足弓的形成,有利于缓冲走跳时引起的震荡,预防宝宝扁平足和脚内翻、外翻等。

所以,学步期的孩子,光脚学走路最好。

这个季节,正是孩子光脚学走路的好季节,在孩子光脚学走路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安全措施,谨防地面有石子、碎片等伤害到宝宝的脚部。

如果宝宝从来没有尝试过光脚走路,也不要勉强孩子非得光脚学走路,可以适当的帮孩子换上防滑的袜子。

增食欲、促生长 

脚底有很多神经末梢,光着脚走路,等于直接刺激脚底。

简单的局部刺激,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食欲,促进生长。

穿不穿袜子因人而异

孩子的脚丫子一旦凉,家长就会觉得孩子冷,忍不住给孩子穿上双袜子。

但是孩子手脚凉,真的不代表孩子就是冷!

宝宝的血液循环系统发育没有大人那么完善,婴幼儿手脚部血液循环较差、供血量少,以及皮肤较薄,所以根据手脚温度判断冷热是不准确的。

正确判断宝宝冷热的依据是摸颈后,最合适的温度是颈部温热,手脚温凉。

老一辈的观念是希望孩子捂着,现代科学却证明,孩子的新陈代谢速度比大人要快,更容易出汗,捂出的汗,如果再遇上冷风,反而更容易感冒生病。

所以,健康正常的孩子应该比大人少穿一件(3个月后),也不需要盲目的捂袜子。

但是老观念根深蒂固,即便是新时代父母也不敢盲目质疑。

可以试试,今天比昨天少穿一件,今天比昨天的袜子薄一点,今天比昨天光脚的时间长半个小时... ...

一点一点的试,如果宝宝没有任何不适,那为何不随了他们不爱束缚的天性?如果你做不到鼓励,至少不应该拦着。

除了科学能解释的诸多好处,我认为宝宝光脚最大的益处,是能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与其整天追着小祖宗喊他穿鞋,还不如多擦两遍地,还孩子自由,也让床和沙发少遭受一点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