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究竟要不要给教师送礼

又是一年教师节了,每年教师节,我心里都会对我的几位老师深深鞠躬,无声感激,甚至怕发个信息都搅扰了他们,我宁愿沉默,亦相信老师会知道。

但是今年我不想只说“谢谢”,与他们比起来,我更要说一下如今的老师。

是孩子渐渐大了起来,和身边的家长聊,才知道很多的家长给争相给老师送礼物,同样身为妈咪的同事说:“你不送可以啊,自己的孩子吃亏啊!”我争论不过的时候甚至说“以后我知道哪个老师收礼就去告发”,当然是说说而已,我不知道孩子吃亏有没有跟不去拉关系不去送礼有没有关系,送卡,送钱,送食物,我一直做不到,因为觉得让我送出去我会很难为情,玷污了我心中这比较圣洁的职业,我不认为这是一件特别自然的事,我更知道,人的欲望是欲壑难填的,我不希望可爱的教师们变成不断比较谁送得多谁送得少,能在需要你时无限套近乎的家长可能也是最不讲人情的。

我的一个朋友,每到过节的时候,要去内蒙拉一车羊肉回来跑得昏天地暗地给老师送,从领导到老师,没一个敢落下,我总问:需要这么累地活着吗?我知道他送绝不是出于感谢和尊敬,而是换一个“照顾一下”“别为难我的孩子”。

其实听说北京的孩子们在八九十年代没什么可送的时候连台历都争相送。我领导到今天似乎还有点责怪他妈妈,在别人都送台历的时候他妈妈不送,虽然老师可能有很多台历了,但是不送的那个一定不招老师待见,他就是那个倒霉悲催的孩子。去年在朋友圈里看到另一个领导忍无可忍抱怨老师的功利,不送礼一次二次三次变着法子整孩子,真的觉得恐惧又不敢置信。又特别的矛盾,生怕因为我的固执影响孩子的心灵发育,我太知道一个老师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我记得我初中一个很势利的老师,只喜欢家境好点的孩子,对我们鼻孔朝上嗤之以鼻,我们太小了,最后只能以自暴自弃的方式去不学习,很多人因此而改变一生的生活轨迹。

我比别人幸运的是遇到了很多无条件帮我的老师,使我后来觉得这些恩情我是还不了了,在2010年的时候我做了一段兼职教师,写过一篇日记:

“咯咯,今天发工资了,至于数目就不说了,少得不足为道。但是,还是挺开心。

不知不觉的,一个月就过去了,我越来越像个老师,越来越有底气了,甚至很多人叫“李老师”我就那么自然地应了,教书育人,一直就是我的梦想,也是我一步步努力实践着的是我心灵最圣洁的职业,虽然,现在很多老师,很多教育事业已经不是那么回事了,但我依旧怀着一颗圣洁的心,心向往之,我依然相信,教育是伟大的东西,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小时候,父母一直不在我身边,是老师像父母那般的帮我成长,中学的刘老师,某种程度上是他改变了我的命运,是他在一个幼小孤苦无助的心灵里给了阳光,是的,给我阳光,我就灿烂。是他笑着对我说:海浪,你能行!直到现在还是忘不了他灿烂笑容带给我的震撼,忘不了他的鼓励,人的一生中,会遇上一些改变整个命运的人,刘老师是第一个改变了我的人。从那时候开始爱上了学习,也从那时候学会了感恩。那些难忘的岁月,我靠着刘老师的鼓励,哪怕有的时候会嫌太少,可是还是支撑着我走过了六年的岁月。人生中还没有自制力而又是最重要的六年。我常常跟人笑说我的命好,最重要的时候一定有人来帮助我,确实,也确实是这样的。

另外,陈老师在生活上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他是个热心而善良的人。

到了大学,离开了中学的老师,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怀恋中度过,但已经学会了自己学习,同时还想着一定不能让刘老师失望。刚进大学,我记得我的成绩是倒数第三,而且我是个乡下丫头,比起人家来,我确实落后很多,但是,我从来都没认为我是“倒数”,我觉得人只要有信心,只要愿去做,就什么都不那么难。大二,我遇上生命中又一个改变我命运的老师,王伟老师,他关心我的学习,鼓励我考研,当他不在贵大的时候,从北京让人捎资料书给我,这些激励着我,让我不敢懈怠,怕他失望,所以一直努力,他是我古典文学的启蒙老师,同时也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是他让我明白:这个世上有人配得上“高尚”这个词,他对我说:我们要善良,要厚道,要豁达。他除了关心我的学习,还常常担心我生活会有困难,哪怕他也只是个两袖清风的人民教师,可是他还是常常担心我会委屈了自己。良师益友,就是这样的吧。

我的研究生导师,在我英语分不够的时候破格录取了我,他对待自己的学生,如同孩子,在那里,我看到了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情感。我的师母时常把许多水果给我,说“南方姑娘爱吃水果”。

张老师,他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比来自我亲爸爸的爱更现实些。我的爸爸是个不会表达甚至跟我们说电话都会紧张的人,张老师在很多地方弥补了一份能表达出来的父爱。这份沉甸甸的爱,我将愿意在他年老的时候,像自己的女儿那样伺候他,承欢膝下。

贵大的王桢老师,也是我不会忘记的一个老师,她为我买的书,办的书店的卡,让我心窝里一直温暖。院里的领导和班主任,在我生病的时候给了我很多帮助,同时,他们也把我送进西北师大。甚至是学院为我 教的研究生学费。

有些时候,我觉得我得到了太多,太多来自老师的帮助和关心,如果没有他们,我不知道我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希望做个老师,唯有做个好老师才能报答我所得到的那些爱。

做一名优秀的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教他们去爱生活,爱每一个身边的人。

在拿到这微薄的工资前,我也被学生伤透脑筋过,90后,他们叛逆,不听话,但聪明,这才是开始,我必须无条件的去爱他们每一个人,我相信,只要用心,就可以换心。

因为怀着一份感恩,还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哪怕在未来会受挫,我会坚持、坚守。

只要有梦,还怕什么呢?”

很多人都在怀念八十年代,因为那个时候的人、感情、自己是纯粹而美好的,是充满希望的向上的,而不是冷漠、孤独、功利的利己主义。

阴错阳差,我没能成为一个教师,那是我自小到大的梦想,也无法将老师们给我的恩情给“学生们”。看到今天各种索取的老师们,看到他们冷漠的眼光,不禁觉得一个美好的年代真的过去了。但是他们教会我一生用温暖和感恩的心去活着,我想在他们真的需要的时候我会是能用尽自己所有力量的那个学生。

还是希望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老师们能守住自己,不圄于物欲,会真正收获桃李。

可能现在的老师只要眼前而不屑于十年后二十年后吧,现在的人似乎更喜欢交易。估计每一个屁颠屁颠地送完的家长转身都会不屑地说“fuck”,老师在收下这种“交易性”的礼物时,其实也出卖了自己的人格,甚至给自己定了个价。前两天看到有一个最喜欢围在老师屁股后面的家长因为换老师了一直在新老师屁股后面跟着,平常一张饭店的二十块钱的抵用券都会不忘了拿去巴结一下老师的。其实趋炎附势的人,是最会变脸也最不可靠的人,绝对是抗日片里的汉奸。

我们今天的教育,真是很可怕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报各种辅导班,“不输在起跑线上”,到小学,家长和孩子就整个焦虑了,早早的外面上学前班,提前学小学的数学、拼音,因为小学一开始,老师教的时候会问哪些还不会,因为大多数孩子都学过,不会的举手,举手的寥寥,于是老师会致电家长,说你的孩子不会,自己去补,家长一紧张,又是投向各种辅导班。什么时候教学已经变成了辅导班的任务了?高昂的费用,紧迫的时间,焦虑的家长和孩子,如此……

早上在朋友圈里发了一些感慨,有朋友留言:

“如此势力的家长培养出的孩子不知何样?其实,社会上的种种对老师好冲击与影响是巨大的,有时对某个具体的教师个体的影响甚至是致命的。”

“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可同时腐蚀可教师的灵魂,还可以看出这种家长物欲心太强。”

“说得很好!我也有同感,无奈现在世风日下啊,好多老师也变得很势利啊”。

家长们扩大了教师的贪欲,一边又无奈地叹息,一边又积极地送礼。此前,孩子的一个老师不教孩子了,我们平常只是点头微笑一下,回过头去看,她是最有责任心的一个老师,尽管她不教孩子了,可是我们还是想心里表达一些敬意,孩子爸让我送点礼物,我说怎么送,因为也许会很莫名其妙,最终搁浅。朋友圈里有教师留言:“作为一名老师,我真是的想法是。我希望学生在教师节送我礼物,但只希望是比如给我唱首歌,一本小记事本,一支签字笔,一小盆绿萝…因为我能看到用着,有非常便宜,每天都会觉得很温暖。或者给老师录个祝福视频唱支歌,从不期待贵重礼物,无福消受。 我想和我一样心态的老师还是蛮多的,至少我周围是这样,那些贪婪的老师也是家长惯出来的,你这样是对的,不用攀附,教给孩子正直,阳光的心。但我觉得小礼物可以送,我每次用学生送的小笔记本都特别自豪,还有绿萝,放在办公桌上心情特别好!十块钱搞定。”

所以不是不能送礼物,也不是不能收礼物,而是什么样的心态,是尊敬是感恩还是讨好巴结。

我跟我的老师,有时候会分享一些书法作品、茶、书,至于是什么物,其实全无所谓,重要的是心。人间有知遇之恩,有很深的师生之情,投桃报李,而这些如果在未来真的被眼前利益取代的话,我们终将变得可悲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