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错过让孩子能力开挂的“黄金期“,好玩小游戏轻松学!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发现:“人”的发展存在敏感期。她通过对幼儿自然行为的观察指出: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蒙氏将其称为“

敏感期”。

根据蒙特梭利的观察与研究,孩子的敏感期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

▲ 建议点击看大图噢

以孩子的视觉敏感期来举例:孩子在出生后只能看到黑和白两种颜色,到1岁能够辨认红色,到2岁可以掌握黄绿蓝三种颜色,到3岁,能够识别紫色、粉色等复合颜色,从3岁开始孩子对色彩产生了感觉和认识,开始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不同的色彩,并使用和搭配。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就可以利用一些机会,教孩子分辨颜色。今天的《芝麻街育儿宝典》,中西合璧亲子专家、上海十大科普公号“父母堂”创始人妈咪Jane黄静洁和芝麻街的小伙伴们——艾摩和甜饼怪,又发生了一些什么好玩的故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认识颜色是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律的:红—黑—白—绿—黄—蓝—紫—灰—棕(褐色)

,妈妈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教孩子辨认颜色。为你介绍一个具体的方法,教孩子七周学会辨认各种颜色。

注意事项:每周只教一种颜色,每天以不同的方式复习巩固。可先从主色调开始。下面以红色为例说明:

♥ 第一天

妈妈手拿一件红色的物品,一边说:“红色的苹果,红色”,一边把物品在孩子眼前让他看。然后重复说几遍红色。把物品放在身后藏起来,以免孩子分散注意力。另外找出一红色物品,一边摸着物品一边说:“红色的苹果”,一边将物品举到孩子眼前让他看见。如此重复大概五至十分钟,如果发现孩子注意力转移,即可停止。

♥ 第二天:

重复第一天的活动,并找出其它红色物品或家具。如果孩子已经会说话,可以找出一个红色物品,问他:“这是什么颜色?”如果他不回答,妈妈自己回答:“红色”。每次都应让孩子指着或摸着物品说:“红色的衣服……红色。”

♥ 第三天

花三分钟左右复习第一天的活动。然后带着孩子把家里的红色的物品,家具等找出来。每找出一样妈妈都要提问:”这是什么颜色”? 而且都要让孩子摸着物品说:“红色”。如果孩子不会说话或不愿说,妈妈可以自己回答:“红色的柜子,红色。”一边说一边指着物品上的红色。或把孩子带到户外,让他找找红色的东西,找到了最好能用手指着或摸着说:“红色的……”。

♥ 第四天

花3分钟左右复习第一天的活动,给孩子一些有图案的纸,给他一只红色的蜡笔,告诉他这支蜡笔是红色的,让他把纸上的话图成红色。妈妈可先做个示范,一边图一边说:“红色, 红色的叶子……”。

♥ 第五天

花三分钟左右复习前几天的活动。然后把一些红色和另外一种颜色的物品混在一起,让孩子把红色的物品找出来放在篮子里或一边。最好妈妈先做个示范。找出一个红色的物品说:“红色”,并将其放在一边。

♥ 第六天

给孩子读一两本简单的图画书,每读完一页,就让孩子把此页上红色的东西找出来。妈妈需先做个示范。比如可以指着第一页的苹果说:“这个苹果是红色的, 红色。”一边说一边指着红苹果。

♥ 第七天

用红色的橡皮泥复习。孩子每做好一样,家长都可以问:“这个是什么颜色?”他若不回答就自己回答:“红色, 红色的人”。也可在纸上画一样水果或简单图案,给孩子一张红纸,让他把“红色的纸”撕成小片,然后贴在所画的图案上。贴完后问他苹果是什么颜色,然后强 调“红色”。

如果孩子已经完全掌握了红色这一概念,就可以介绍另一种新的颜色了。在刚开始教孩子认识颜色的时候,不要在孩子面前摆过多花花绿绿的东西,或者一次教他辨认太多种颜色,这样容易造成他视觉疲劳,对大脑发育也是不利的。

关于更多如何抓住孩子敏感期的内容,我们将持续为大家更新,请大家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