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财富经

犹太裔中国妈妈的传奇

在曾经,网上曾经流传了一个单亲犹太裔中国妈妈和三个孩子在以色列的故事。

这位妈妈带着孩子回到以色列,日子过得并不算好。这位母亲秉承着中国“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做着合格的中国式妈妈。每天她先把孩子们送去学校,然后开始卖春卷,下午孩子们放学后回到春卷摊,妈妈停止营业。

然而有一天,邻居过来训斥孩子:“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邻居转过头训斥这位妈妈:“不要把那种落后的教育带到这来,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

这句话很刺痛这位母亲,同时也给了这位母亲和这三个孩子很重要的启发。

第二天开始,最大那个孩子来到了小摊,坐在母亲身边,开始帮着母亲卷春卷,打理小摊,到后来,除了早上帮忙母亲以外,三个孩子分别提出了带着做好的春卷去学校售卖。

但是三个孩子的售卖方式完全不同。

老三比较老实,按照老价钱,50雅戈洛一个零售,赚到了400雅戈洛;

老二则使用了批发手段,40雅戈洛一个直接将春卷全部卖给了学校餐厅,尽管只有200雅戈洛的利润,但他告诉我餐厅同意每天让他送100个春卷去;

老大的方式比较出人意料,他在学校举办了一个"带你走进中国"的讲座,由他主讲中国国内的见闻,讲座的噱头就在于可以免费品尝美味的中国春卷,但是需要买入场券,每人10雅戈洛,每个春卷都被他精心分割成了 10份,他接待了200个听众,入场券收入2000雅戈洛,在上缴学校500雅戈洛的场地费用后,利润1500雅戈洛。

短短数日,每一个以前只会黏着母亲撒娇的小孩摇身一变就成了精明的小犹太商人。

同时,这三个孩子为了更好琢磨新颖的赚钱方法,他们在学业上更加积极的接受并学会自己思考,把授课内容变成实践,他们发现,学习的乐趣和这个世界运行规则的有趣。

但是,这个案例,看似是三个孩子和金钱的打交道,而事实上,这只是犹太人对孩子财商教育的一个最简单的表现。犹太人的财商教育,在孩子行为的背后,是对孩子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他们教导孩子,要懂得创新,不要墨守成规。包括案例里,老大帮母亲卖春卷的方法就是创新的表现,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的思维,才是犹太人财商教育的精髓。

犹太人的财商教育之道

犹太人善经商,天下人尽皆知,但是说他们善经商,不如说他们善于思考和创造,所以他们书写了更多的商界传奇。

犹太人的精明和创新并不是完全来自天分,而是在犹太人的传统里,对于孩子的财商教育是从小就进行的,在犹太人的观念里,在商业上精明不分年龄,这种商学思维,商业头脑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并且能够靠着这些原理,去帮助孩子更好地指导生活,融入世界。

那犹太人都是培养孩子的财商呢?

· 视点 1 犹太孩子的第一份生日礼物是股票 ·

当孩子满一岁的时候,很多犹太父母都会把股票当作礼物送给孩子,这是犹太家庭的惯例,也是犹太父母对孩子们独特的理财教育,犹太人希望孩子从小就能接触金钱,并正确地认识它。

股票这个东西只是一种意向性的代表,实则是犹太人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认识事物以及判断价值的能力。

· 视点 2 培养“价值与付出对等”观念 ·

有了对金钱的初步概念和兴趣后,犹太父母的第二阶段理财教育是加深“价值与付出对等”的理财观念。犹太小孩3岁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开始教他们辨认硬币和纸币;5岁的时候,小孩知道钱币可以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并且明白钱是怎样来的;7岁的时候他们能看懂价格的标签,初步养成“钱能换物”的理财观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犹太父母更加注重对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让他们明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付出相应的价值才能换得。这让孩子逐渐明白,要得到,就必须要靠自己的付出。

这种“价值与付出对等”的思维,让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逻辑形成。

· 视点 3 为孩子设计“财商游戏”·

这是犹太财商教育里最有趣的一点,犹太父母认为,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发现与金钱相关的细节,才能最好的让孩子明白社会运作的道理。

比如猜物品的价格。家里可以准备一个纸箱,纸箱里放一些日常用品,比如饮料、糖果、书、橡皮、铅笔、尺子等等,这些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并能找到价格的物品,会让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建立起“价值对等”的概念。

· 视点4 培养孩子延后享受的理念 ·

犹太人财商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孩子延后享受的理念。所谓延后享受,就是指延期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追求自己未来更大的回报,这几乎是犹太人教育的核心,也是犹太人成功的最大秘密。

“如果你喜欢玩,就需要去赚取你的自由时间,这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学业成绩。然后你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赚到很多钱,等赚到钱以后,你可以玩更长的时间,玩更昂贵的玩具。”

犹太人的精明更在于他们对智慧的追求和不断学习,在犹太人家里,小孩子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于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是,书本是甜的。

各国培养孩子财商奇招多

除了犹太人,整个西方国家对于孩子财商教育的注重已经逐渐完善并形成体系。

德国:童话打开财商之门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面对孩子却有生动的一面。向孩子讲述理财童话故事的《小狗钱钱》风靡一时。《小狗钱钱》讲述了12岁的小姑娘救助了一只受伤的小狗,取名“钱钱”,而这只小狗确实一个理财高手,整本书以拟人化的手法,用一只会理财的小狗的视角,去帮助这小姑娘的日常生活到整个家庭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德国人用童趣的方式,教会孩子如何像富人那样思考,如何正确地认识和支配资源并努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富人思考的方式,在于思维的培养。打破常规,懂得资源利用,懂得在现有资源上进行价值创造,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能力的形成,才是财商中的重要一环。

英国: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

提起英国人,给人们的印象是过于保守,这种作风体现在理财教育方面则表现为,英国人更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所以,英国人善于在各种规定里寻找最合适的生活方式。

在英国,从幼儿起就开始理财教育,并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英国人在孩子6岁的时候就为他们个人设置储蓄账户,让孩子进行自我金钱的储蓄,支配以及管理。让孩子从小对于金钱的认知和运作都有明确的了解。

英国人教孩子省钱,并不是哭穷或者单纯的节省。这里是培养孩子对“资源”的意识,明白钱是资源,我们要做的是把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去创造价值,而不是单纯地做资源的消耗者。

日本:管理自己的零用钱

日本人讲究家庭教育,他们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许多日本家长都鼓励孩子长大一点,就利用课余时间在外打工挣钱。在日本,很多家庭在给孩子买玩具时,都会告诉孩子,玩具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的话就要等到下个月。

获得资源,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对已有的资源要进行珍惜和合理利用。这样的思维不仅仅是作用在孩子对金钱的观念上,更多的,是让孩子形成得到和付出成正比的思维,而更好地指导他们在社会上立足以及生活。

财商教育,

不仅仅是与金钱打交道的能力,

实则是通过思维培养,

让孩子更好地和世界相处。

财商教育,实际上是对孩子的整个价值观的建立,以及相应价值观下,对于孩子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财商教育通过一系列方法工具包括:创新、时间管理、团队协作、数据分析、风险控制、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训练,让孩子通过能力的训练和实践,达到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管理最后到自我价值创造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