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导航 打造骨科“私人订制”新技术

脊柱外科微创新趋势

3D打印+导航

打造骨科“私人订制”新技术

“位置精确,丝毫不差,成功!”

“3D打印+导航技术,让脊柱骨折患者的‘私人订制’变成现实。”

日前,油田总医院骨脊柱外科成功开展了国内首例应用导航结合3D打印技术针对脊柱骨折患者“私人订制”的精准手术。

“3D打印技术1:1还原患者受损部位模型,使其与患者个性化椎体无限接近。”脊柱外科王大勇主任介绍,其团队率先对一腰1椎体陈旧压缩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开展此项技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这标志着油田总医院脊柱外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椎弓根螺钉置入是临床脊柱外科手术中最常用内固定方法,椎弓根与脊髓和神经位置毗邻,置钉要求准确性高,螺钉位置不当可导致内固定系统稳定性下降,造成脊髓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椎弓根螺钉的松动、拔出是脊柱后路固定术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如何准确安全置钉是临床医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被应用于脊柱外科,被认为是脊柱外科发展的里程碑。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制作出的导航模板,在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过程中取得了实验研究进展,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在理论上经过3D打印技术所设计出来的三维椎体模型与其个性化椎弓根钉导航模板是与患者椎体接近完全匹配的,但也有其实际误差和不足,完全按3D模板手术,术中暴露较多,手术创伤较大。

王大勇介绍,导航结合3D打印技术,应用到腰椎体压缩骨折的手术中,目前在国内还未见报道,3D打印准备于术前,计算机导航精准于术中,两者优势结合,圆满完成脊柱骨折患者渴望的“私人订制”般的精准手术,此术式契合度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十分适合现代人追求的快速康复理念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