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怕冷、手脚冰凉、肠胃失调……寒性体质是癌症的温床

很多人怕冷、手脚冰凉、肠胃失调……却不以为意,但如果长期不调理变成寒性体质那就危险了,因为

寒性体质是癌症的温床

国内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忠指出,临床数据统计表明,大约有70%左右的癌症患者都是寒性体质。

这些患者被确诊后,特别是化疗后,总表现为畏寒肢冷,气短而喘,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恍白,浮肿,脉沉迟等,而这些都是典型的阳虚寒胜的情况。

寒性体质的2大恶果




中医理论认为,寒性体质是由于身体内部阴气过剩,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减弱,以至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而呈寒性

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

第一,寒性体质的人通常免疫力低下,不能有效阻挡外部毒性物质的侵入,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对较差,为肿瘤产生创造了先决条件。

第二,寒性体质的人一般血液流动较慢,易形成瘀血和痰浊、气滞相互“勾结”的状况,“痰瘀互结”积滞在某个部位,长期在毒邪的作用下,就容易导致肿瘤的形成。

测测你是否寒性体质

通过以下测试,可以简单的评估一下自己的体质:

1、常年手脚冰凉的,容易感冒;

2、平时容易腹泻的,吃冷容易胃痛;

3、胃口不好,食欲不佳;

3、喜欢热食物和热饮料;

4、容易累,总打瞌睡的;

5、脸色偏白,嘴唇发青;

6、舌苔淡、舌体胖、舌边有齿痕,容易有口气;

7、湿疹不断的,脚气反复;

8、容易浮肿。

测试结果分析

如果你占了 3 条以下,表明只有一些体寒的表现,属于轻度寒性体质

如果你占了 3~5 条,这就是是中度体寒的表现;

如果占了 6 条及以上,那就是典型寒性体质了,生活中就要多注意了,要有意识的保护、并提升自己的阳气,以防邪毒的侵袭。

寒性体质产生的原因





有些人天生体寒,但是大多数人体内有寒都是后天因素造成的:

01

懒出来的寒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时间长,没空运动。但老不运动,阳气就不能得到充分的生发,自然容易患寒症。

2

冻出来的寒

爱美也要有分寸。夏天露脐装、低腰裤,长时间吹空调;冬天露脚踝,不注意保暖,都会导致寒气入侵,阳气受损。

3

吃出来的寒

长期喝冷饮,会导致体寒性质的发生,严重时还会损伤胃部功能,引起胃寒,胃痛,甚至是腹泻。

7招调理身体寒气



秋季是养生的关键阶段,九月要“平补”,自然界讲究阴阳基本平衡,这个阶段的饮食也要不温不凉,以平补为主。

1

艾灸祛寒气 浑身有精气

寒气从何而来?

寒邪入侵的途径,其实也就是寒邪排出的途径,所以我们都有必要知了解一下寒气是如何进入人体的!

1、头部

头部为“诸阳之会”,而寒邪喜欢与阳气对着干,因此,风寒入体,头部首当其冲,再加上头部阳热气盛,毛孔常处于开张状态,寒邪就更容易侵入。所以大多数风寒感冒,都会有头痛、头昏的感觉,这就是寒气入侵的反映。假如寒气长期从头部侵入,就会形成顽固性头痛、偏头痛。

2、背部

人体背部有膀胱经和督脉循行,也是阳气旺盛、容易感受寒气的部位。背部受寒,日久渐积,可以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以及慢性腰腿痛。而从背部排除寒邪,就可以根治这些病症。拔火罐、刮痧、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疗法,常选择背部作为治疗部位,就是这个道理。

3、口鼻

口是饮食进入的第一关,冰冷的饮料、寒凉的食物,都可以通过口把寒气带入胃部。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恶心、呕吐、咳嗽、吐痰、鼻塞、打喷嚏等,都是口鼻受寒的表现。而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流行时,人们戴上口罩,就是为了防止寒气的侵入。


4、肚脐

小孩和老人的腹部,特别是肚脐,也是寒气容易侵入的通道。夜间睡觉,不小心蹬开了被子,腹部受凉,寒气就会从肚脐进入,引起腹痛、腹泻。有经验的老年人,会给孩子做个兜肚,戴在腹部以保护肚脐,能预防受凉所致的腹泻。

5、毛孔

全身的毛孔张开时,若不注意保护,寒邪会乘虚而入。剧烈活动后大汗淋漓的人,如果遭遇暴雨、空调冷风,最容易得病,甚至得重病。及时喝生姜红糖水,使寒气从毛孔排出,可以防止这些疾病。

6、脚底

脚底的涌泉穴也是容易受风寒的地方。长期在冰冷潮湿的地方行走、鞋袜潮湿后不及时更换、睡觉时脚底正对着空调吹,都可以招致寒气的入侵。经常泡脚,则可以将寒气从足底排散出去。


艾灸祛寒气,就是通调百病!


简单的理解,其实寒气就是低温。而古人视太阳为天之阳,艾草为地之阳,若是把艾制成艾条点燃,那就是阳中之阳了,可以说是寒气的头号克星!既然寒气是万病之根、艾灸又是寒气的克星,那么艾灸能通治百病也不奇怪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驱寒气、补阳气、扶正气(三者相辅相成)的方法来通治很多疾病。




2

吃羊肉炖萝卜

温性的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严寒,还能修复胃黏膜,帮助脾胃消耗。

萝卜有消食化痰的功效,能够帮助肺病患者化痰疾,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3

喝大枣姜茶

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促进气血的流通,改善体寒的症状。

取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煎汤代茶饮,每日1次即可,可长期服用。

4

多晒后背

体寒的人可以多晒晒后背采集自然的能量。因为,主管、运输人体阳气最重要的七条经脉都在肩背部汇合,经常晒后背可以获得更多的阳气。

5

半小时运动

每天花上30-40分钟快步走,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改善手脚冰冷的毛病,而且能推动体内脂肪向外排出,尤其是对因寒气入侵产生的下半身肥胖有大作用。

6

花椒水泡脚

坚持用热水泡脚是很好的方法。还可以用花椒水泡脚,促进脚部血液循环,降低局部肌张力,由内而外地加快下半身血液流通,而且还能消除疲劳。

7

揉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手心,一手握拳,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待手心发热,换另一只手。然后用温热的手心,按摩自己的小腹,顺时针100次,逆时针100次。

长期坚持下去,手掌之火会传递到身体了,慢慢地便会提升身体的阳气,改善体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