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检测、PCR、T-SPOT:从发展的角度看结核检验

检验医学

因为专业所以权威

吴晓霞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的检验及确诊对其防治及其重要。本文将从发展的角度介绍临床常用的结核传统检验技术新兴检验技术

1.涂片检查

抗酸染色检查能快速检测阳性菌且操作简便易于开展。但敏感性较差,阴性结果不能排除结核感染,且不能鉴别分支杆菌的种与属,易出现非致病性分支杆菌污染引起的假阳性。目前,初诊肺结核患者,直接痰涂片镜检2次痰菌阳性可确诊

2.细菌培养

相比涂片检查,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及敏感性都有增加,然而,结核菌生长缓慢,常需3-5周才能长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不易在临床开展。

尽管涂片检测和细菌培养的敏感性并不高,但病原学检测仍是结核诊断的金标准。

3.结核抗体检测

结核菌抗原性较弱,且与其他分支杆菌具有较强的交叉免疫,其血清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低因不能区分是结核感染还是卡介苗接种所致阳性,因此成人阳性结果不能确诊感染。成人阴性反应一般可视为未被结核菌感染,但仍需考虑因结核感染早期及患者免疫力低下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等情况所致的假阴性。

4.PCR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利用PCR技术检测结核DNA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其敏感性可达98%~100%,但遗憾的是该方法特异性较差,易出现假阳性,常只作为临床辅助诊断。

5.结核菌素试验(PPD实验)

是基于Ⅳ型变态反应原理的一种皮肤试验。该试验以72小时为观察反应时间,48-96小时内皆可测量反应。

结素试验阴性反应除提示未感染结核菌外,还可见于以下情况:①结核菌感染后需4-8周有变态反应充分建立;在这变态反应前期,结素试验可为阴性。②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者,或营养不良及麻疹、百日咳等病人,结素反应也可暂时消失。③严重结核病和各种危重病人对结素无反应,或仅为弱阳性,这都是由于人体免疫力连同变态反应暂时受到抑制的结果;待病情好转,又会转为阳性反应。④淋巴细胞免疫系统缺陷(如淋巴瘤、白血病、结节病、艾滋病等)病人和老年人的结素反应也常为阴性。

结素试验阳性表示接种过卡介苗或感染结核,但现在不一定患病;强阳性结果则常提示有活动性结核灶,应及时增加结核菌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沉等检查等以便确诊。强阳性结果如下图。

6.T-SPOT试验

是一种简化的酶联免疫斑点(enzyme-linked immunospot,ELISPOT)试验,结核感染患者体内长期存在抗原特异性的记忆性T细胞,当外周血T细胞再次遇到抗原刺激时,能迅速活化增殖,释放γ干扰素,通过定量检测γ干扰素的释放水平,来诊断结核感染情况。原理如下图:

相比于PPD试验来说,T-SPOT用于结核感染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于菌阴、结核菌素试验不能达到强阳性的疑似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以及疑似肺外结核的患者,均可采用T-SPOT试验辅助诊断或排除。T-SPOT试验

阴性结果可以基本排除感染阳性结果提示患者目前处于结核感染的状态,但是不可区分潜伏感染或活动性感染。阳性结果需要结合临床,所以T-SPOT阴性结果具有更多的临床意义。

—END—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病原学检测到T-SPOT试验,结核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有较大提高,但结核病的确诊并不容易,除了上述检验方法,常还需要结合影像学结果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