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累,老师累,家长累,现在的教育怎么了?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ZYUN


现在与人谈中国教育问题,确实几乎所有人都要摇头,怨声载道。搞了那么多年,投入那么多,结果国家不满意,人民不满意,家长不满意,教师不满意,学生更是苦大仇深。

医疗、住房、教育三大领域,本是现代社会的公共基础建设工程,却无端成为了新“三座大山”。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真正有切肤之痛的敏感问题,除了房子和治病,正是子女教育问题。

(图: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剧照——我以为是值得所有教育界人士都看看的一部影片)

中国教育,当然不是一无是处,贡献和成就也是人所共见。但是无需讳言的另一面是,目前无论基础学校,还是大学,其中的弊政,早已是有目共睹。它沉疴宿疾,积重难返,以至于成了全民的一个质疑:中国教育,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我非教育界中人,本无资格回答,但是一介国民,风声雨声哀骂声也听了太多,绝非没有任何感想可谈。

现代社会有一个共识,即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公益性、义务性、非商业化。但是我们如今的教育,已渐被一种“产业化”思想包围,教育几乎沦为了消费场所。这对中国教育的打击是极大的。

本来,“教育就是教育”,学校就是单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教书育人子弟的地方,亦或是做学问的地方,千变万化,说破天,它也不是论买论卖的万达商场。校园理应是社会最干净的场所。

但是,当市场经济进入所谓的深水区之后,教育竟然也被当做商业价值利用,连“教育产业化”的口号都公然见诸报端文件。从此,全国各地的扩招潮,各地批地大搞大学城建设,仅仅2007年一年在建以及建成的大学城就共有55个;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2003年还只是212万,到了2011年,就达到650万人,如今的扩招风渗透到每一个大学;而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连学校的基础设施都不完备;当社会分层日益明显之时,我们悲哀地发现,平民和寒门的子弟,越来越被拒之于教育高贵的门外。

我看到的信息,截止到2016年,中国教育产业化12年,产生了至少5160亿元的教育消费需求。但是这种教育带来的后果是,经济活了、教育却更加死了。乱收费、教育不公、文凭失真、资源浪费、教学质量下降等等恶果,都有商业性膨胀带来的巨大因素.教育的产业化与大跃进,是以牺牲教育质量、拉大城乡教育不公、学生素质迅速降低、大幅增加国民教育成本等代价换来的。如此,学校的职能产生变化,教育的本质被扭曲。

不客气地说,当前的教育机制是失败的。把教育当产业来做,畸形是必然的。我听过很多人抱怨,教师的抱怨,家长的抱怨,名气很大的学者抱怨,问题大家心里都清楚,就是没胆量说。要找点客观原因吧,又问题山积,凭个人力量根本搬不动。结果,我们所有人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谁也不干净,集体陷入困境一般。

正常的社会,都会明白,教育的根本宗旨,不在于知识灌输——如果是的话买个手机百度就足够了,而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中国教育到了今天,其理念与方式都将培养独立思考之人这一目标弃若敝履。

世界上的路,本无绝对正确与错误,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认识到如何追求真理、怎样怎样完成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一个人在学校里最应该学习的最珍贵精神财富。但是,如今我们从中小学到大学,统一主旨都已经不是求真知,而是要求、驯服学生如何做一个顺从社会之人。如此离奇的教育目标,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太多难以驱散的阴霾。

各种奇葩校规“天雷滚滚”,所有学校都在恶性循环只抓学生学习成绩。如今学习的压力不断下移,小学一二年级的幼童都已经不能幸免。之前有个报道,说一个小孩,才小学三年级,就因为作业太多、规训太严想自杀。这不是特例。这哪里是教育呢!

这样的体制下,知识只是机械重复,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能力往往被蹂躏为一盆糨糊,“智慧”泯灭,“精神”溜号,学生们内心充斥着对知识的厌恨;而且,刻意严管学生的思想、行为,努力使学生成为一群听话的共同体,抹杀敢于说“不”的学生、敢于表达己见的学生,任何稍有独立思想的言行都会被判定为离经叛道。这是在打造一个个没有主见、光会读书应试的模板,让我们甚至看不到他们有棱有角的面目。

一定程度上而论,我们教育的失败主因就在这里。殷勤地替孩子思考,或规训他们必须怎样往同一个方向思考,久而久之,再有天分之人也就失去了思考的动力与能力。 我们有个时髦的追问,即泱泱大国何以出了不少人才,却始终造就不了大师,总与诺贝尔奖这些国际顶尖奖项擦肩而过?我想,这里面,那些压制的、刻板的、不可越雷池一步的教育氛围应该是“功不可没”的。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其制度设置目的是培养奴才。儒家思想始终将社会秩序之稳定放在第一位的,并不鼓励个性发展。难道我们今天的教育,也要“发扬国粹”,发展为一套系统化的、制度性的青少年残害工程吗?


如今的学校风气,不用深究都知道已经不再纯粹。上行下效,歌功颂德,虚假成风,已然常态。这样的施设,使得整个国民中,从小就价值观扭曲、心智不正常的大有人在。

表面上,一切都是为了学校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利益,目标明确,决心远大。但是实际上呢?教师心力交瘁,工作没日没夜,经济入不敷出,还得无休止与各种浮夸而无意义的会议、课改、活动、职称、论文、扶贫、表演、培训、迎来送往、上下打点等非教学任务作周旋;学生苦,生活早已被各种教科书、作业、补习班、家教、考试快压垮脊骨,长年累月还要应付各种上级领导的卫生大检查、取悦台上领导三番五次练习鼓掌、看惯了老师们的言行不一、看透了形形式式的形式主义等等社会虚假做戏,让他们从小就掌握了曲己阿人、奉承拍马的本领,同时教育者特有的威权主义也将一种奴性因子植根在了这些学生年幼的心中。

教育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是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就有意地漠视“公民教育”,不是重点叫他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一个有批判性的思想独立分子、一个道德高尚的社会人,而是小小年纪,就让他们学习如何听谁的话、跟着谁走等超越年龄的规训。如此,在中国的教育中,说谎成为了他们的人生第一必修课。不信去翻翻中小学生的作文,里面那些空洞的大话、虚伪的感情、和自己都绝不可能相信的人生“哲理,真是遍布纸缝,小小年纪就过早地人情练达,什么话该讲什么话只能放在心里、什么话老师爱听什么话老师厌恶,很多一年级都八面玲珑起来了。 那种虚假道德灌输与心灵的麻木教育,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

这样的虚假教育,上行下效,风行草偃,让老师们筋疲力尽,也就造成了太多学生在人格上的分裂。

谈中国教育问题,不好意思,可能我比较悲观,实话是短期内看不到改变的希望。

我常常不能想象,那些石头缝里开出的“祖国花朵”,他们到底都经历了怎样的生命历程;而我能想象到的是,假设国家教育是一辆只要速度却没有车闸的公共汽车,一定是非常危险的,一旦发生车祸,摔死的不止是驾驶员,所有乘客也不大可能有人幸免。

过去,我有一位好友,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宁愿支付高额的违约金,也而不愿意去当老师。我开始很不理解,因为他出身寒门,也是个很守诺、很正直的人,况且这些违约金几乎是他大学期间辛苦“创业”获得的所有总额。

终于有一次,酒后谈起,他说了点内心想法。他说,他实习以后就明白了,他无法狠心作这种教育机制的帮凶,亲手以爱的名义去摧残那些孩子,兢兢业业地误人子弟。此后,我就没再说什么了。因为,刹那间,我有点理解他的苦衷。


2018,10,13,晚闲谈

感谢大佬们赐阅。会勉力每天都写三两篇随感。欢迎关注、点赞、留言批评——虽然我是不会改的

刘愚愚


我是一位班主任,连续带了七届学生了,二十年的经历,我真的感觉教育越来越累,学生苦,老师累是教育一道风景,一道令人心情沉重的风景。


我很同情现在的学生,真的。我是一位初中老师,我知道我的学生中,有不少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泡在培训班里的,但即便如此,有些孩子的成绩也不好,失去了童年,也没有获取成绩。当然有些孩成绩优异,但这些成绩优异的孩子,心中也有说不出的苦。在网络上有一片流传很广且深得家长点赞的文章,文章题目大意是《孩子,我空愿给你一个苦累的童年,也不愿意给你一个卑微的成年》,我也看了这篇文章,感受到现实真的很残酷,我还是怀念我读书的那个年代,没有培训班,没有那么多辅导资料,也没有那么多作业,放学后,天地就是我们的乐园,追逐打闹,童年撒欢。现在的孩子是双重负重,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天下父母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即便学校减负,家长也会施压。因为最终的中考高考,需要的就是分数,就这么简单。


我也很同情现在的老师。其实如果老师静下心来教书,安安静静地教书,没有那么累,还能体味到教育的快乐。但我接触到不少老师,快乐的老师真的没有多少。一方面教育环境的变化,导致教师的责任被扩大,而现在老师批评惩罚学生已经冒着风险,手无戒尺,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很多班主任面对的窘境。其二,现在一些教学之外的事情折腾老师,让老师疲于奔命。这或许才是老师最苦的,也是最累的。我有一位朋友是一位老师,这个国庆已经加班多日了,原因是过段时间学校有一个评估检查,有很多材料要准备。其实他知道这些材料没多大意义,但还得花假期时间准备,不仅让人身体累,也让人心累。


当然不得不提高考和中考压力,为了这场战争,苦点累点是理所当然的,不仅仅是现在,以前也这样。但现在跟以前的区别是学生有校内和校外双重压力,双重作业,所以学生会更累一些,家长也会更累一些。一些家庭给孩子补课的钱已经超过了房贷,想想这压力得有多大。


教育的脚步,需要慢一点点儿,学生,家长,老师,我们都需要喘口气。


途虫的百味人生


我是教师,也当过行政,从教三十多年了,颇有感触,教育的问题,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主要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改革几年来,评价制度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学校教师整体片面追求升学率,由此衍生出来教育的种种怪象,二是教师在校内为了职称晋升,教学工作的压力无形加大,在校外,急功近利思想作祟,还有工资偏低,自然想多挣点钱,因而有偿补课,培训班,兴趣班应运而生,其实教师确实累得够呛,但无奈,三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跟风,攀比,送孩子上各种班,其实家长累了,学生也累了,学生好玩是天性,但几乎没时间玩了,失去自由奔放,其实是家长的过度关注与宠爱,不知不觉中摧残了少儿的身心健康,因此,教育必须人性化改革,我推祟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模式


天马行空80476


我教了三十年小学了,亲历了几代教材的变迁,原来的数学教材偏早偏难,但很朴实,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家长学历都不高,很多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混的毕业证,能辅导学生的不多,但知道不会了就看书看例题,书上有定义法则,有例题有做法。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过度和衔接都很到位。现在的数学教材,尤其是北版本,假大空,美其名曰让老师挖掘教材,有些简单的东西用三四课时去探究,一天一课时,就是三四天,不探究个结果出来就不会做作业,学生这三四天怎么办?布置作业吧不会做,不布置作业吧就玩,想看看书上怎么说的,一翻书,定义没有,概念没有法则没有,例题全是简单的,连深一点有代表性的例题都没有,怎么辅导,从哪辅导,只好送去课外机构了。


远山蓝玫


这个是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作业,感觉现在的中国教育简直是在敷衍了事,老师也失去了师德,尤其是公立学校老师,只会两件事布置作业和收礼,家长上班就很累了为何还要陪他们辅导到十点才能睡,老师上课聊微信抢红包吗?



嗒叫哥


先不回答这个问题,我来说个事实。

有个朋友的孩子刚上初一,学校开了个家长会,当然是宣传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及各项制度,让家长放心,更让家长能配合学校的各项管理。

期间,介绍到班主任的工作,很多家长无不发自内心的佩服感恩。因为所有的班主任每天的工作时间从早晨6点一直到晚上9:30,16个小时,加上来回路上的时间,实际远远超过这个时间。他们累吗?

另外,班主任每天很负责地把孩子的日常学习视频发到群里,刚刚5:30,孩子们就已经起床了,6:00就开始读书了,为了防止犯困,很多孩子是站着读书的。可是朋友说,一个暑假,自己的孩子自学,差不多就已经把初一上学期的内容学完了,然而此刻,却依然要跟着大家一起眯着眼读那些她早就学会的知识。时而,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还要走过来,要求他们读的声音大点,声音整齐一点。他们累吗?

还有家长们,担心孩子跟不上课程,周末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辅导班,还要根据学校的各项要求陪着孩子做任务,他们累吗?

但是,这些累都是有价值的吗?我想说,价值太少了!

就像那些辛辛苦苦的老师,那么拼命地利用时间,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孩子们能有个好成绩、好表现,从而来体现自己的工作价值吗?但是,好成绩真的是用时间来换得的吗?

我的朋友说,自己的孩子从来不会没日没夜的学习,相反,她更多的时间是花费在各项课外活动上,或者是专研自己喜欢的项目上,以及他们亲子之间的各种互动上……孩子的成绩自然而然就很好,其他各项能力也突出。然而进了中学,班主任立刻要求孩子必须考年级第一,而且要听话,做一个乖学生。所谓的乖,就是严格按照老师说的任何要求去做事,做好榜样,做好带头作用,要勤奋起来!

是啊,孩子们从5点多起床,就开始了听话的一天,明明已经掌握理解的知识依旧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做着简单反复的机械记忆,;明明有问题需要讨论,为了一个安静的表现就不能进行讨论;明明很困,学的没效率,也要眯着眼读书……这些孩子的累,有价值吗?

肯定有人说了,有些孩子不学,不得不这样逼着去学吗?我想反问所有的参与教育的人,你真的为孩子的学习兴趣做过真正的努力吗?今天不说这个问题,大家反思就行。

再说家长的累,值吗?几乎大部分家长都是人云亦云,自己心里没数,才会跟风,才会焦虑,才会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真正轻松的家长,是会从自身做起,不仅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还会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不断发现发展孩子特有的能力。这里也不详细叙说。

说了很多,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的累,其实都是脱离了最根本的目标而产生的,大家似乎都以这种虚假的勤奋而作为安慰,来获得心安。可是,这些真的是教育之本吗?

不得不深思!


家庭教育辅导中心


说两件事:

一件,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站在午门城楼上看着新进的进士们鱼贯进入朝堂,高兴得对左右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另一件,出自《韩非子》,说老百姓就不能闲着,必须让他们辛苦劳作,并且只够温饱,这样的老百姓才是最好管理的。

中国教育没问题,它只是没有把最大的有利面给学生,老师,家长。

万物有阴必有阳,损了老师,学生,家长,利了谁呢?

估计你已经有答案了。

如果觉得有启发,请关注我,给你不一样的世界观。

〔成云心学〕创始人——初心√


成云社初心


累是正常的,不累才不正常!因为要爬坡,肯定累,难道每个人都做直升飞机不成?

你得有那条件吧?说难听点,不是每个人都是王思聪。别不是富家小姐的命,却犯了富家小姐的病。

家长想不累,很简单啊,把孩子往偏远农村一扔,从此不读书让他放牛去,轻松了吧?

老师想不累,每天带着孩子做游戏,美其名曰,在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这样也不累了吧?

孩子想不累,从此天天玩游戏,啥都不学,搞开放式教学,也不用做作业,这样也很轻松了是不是啊?

你好我好大家好,就真的好吗?家长不累老师不累学生不累,就真的没有问题了?

这个问题问的很极端,其用意和居心都坏了,家长累学生累老师累很正常,没有一样真正的学习是可以轻轻松松获得的,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你是天才!

如果你孩子不是天才,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之前,还是老老实实受点累,别妄想懒得像头猪,那样是不负责任。

别整天牢骚和不满,懂了吗?


喻派胡言


把教科书改回以前80后学的那种吧……孩子老师都不会那么累啦,以前拼音我们要学一个学期,然后是组词和造句,可现在的教学是两周拼音全部教完(还要求写字认字同步)一年级上学期的期中考试直接看图写话(要求50字)!中国式教育的悲哀,幼儿园不让教,小学又教的那么快,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根本跟不上!有次我和老师聊天,说孩子现在二年级了,感觉他才刚刚把一年级的内容吃透,老师说:现在的教材比我们那个年代难了三倍。仔细看看每年九月份一开学,头条里全是新生家长的吐槽声,儿子今年二年级了,我老公说他已经教不了啦,鸡兔同笼太烧脑啦……


黑泥鳅查无此人


确实累,看着都累!

各种累,我就不去描述了。大家去翻看一下其他答主的描述,或者自己感同身受即可。

我就来谈谈原因吧。

教师累,累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上。以我的课表为例,国家规定我一周10节课(喷子们请慢喷!这只是上课,不包括备课、批作业、讲解等。上一节课至少需要三节课时间来备课),但是我的课表上却有26节课。其实,我每天的工作根本做不完。但是,教育是个良心活,必须做好!怎么办?带回家继续做,相信大多数老师都是和我一样。

教师累,还累在各种无休止的会议、课改、活动、迎来送往、扶贫、表演、培训等非教学任务上。

孩子累,就好理解了。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所有期望、成绩等压的孩子们喘不过气来。

家长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家长们要陪孩子共成长,陪读。要跟风给孩子请辅导,生怕输在起跑线。各种累!

学校也累,老师抱怨重、家长期望大、领导要求高!压的学校也是步履蹒跚!

教育现在俨然病入膏肓了。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我国的考试制度还是比较公平的。如果照搬西方做法,寒门子弟更加没有出路。至少现在,底层民众的上升通道还在。

怎么办?正确的做法是改革!

国家层面需要改革评价体系,改革当前重分数、轻能力的评价体系。

教师要改革,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改变以往教知识求分数的做法,转向能力教育。教师只需“传道授业解惑”即可。不用为成绩操心,这样才能真正解放教师。

家长的累,基本都是前面传导过来的。转变了评价体系后,禁止一切形式的补课,家长也许会轻松不少。

至于能改变多少?小编不敢妄言!还是留给智慧的你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