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野外大熊猫的产仔洞穴和它们的“熊猫村”

一束阳光从洞壁侧边“窗户”样的小孔中照射进来,小“虎妞”虽然还不能睁眼看到这一丝光线,但明显感觉到妈妈开始活跃了起来,她不时用嘴叼起小“虎妞”放到自己的胸前,让小“虎妞”交替吸吮着两个乳房的奶水。洞壁上的“窗户”,既可以通风,还能让妈妈观察到洞外的情况。

“虎妞”的妈妈名叫“春天”,自3月26日与雄性熊猫“大虎”成婚之后,经过5个月的妊娠,于7月下旬从2600米的高海拔来到了有产仔洞穴分布的区域,寻找合适的洞穴,开始将一些干树棍和朽木段衔进洞中,铺垫“产床”,然后产下自己的爱情结晶“虎妞”。

“春天”第一次做妈妈,不像其他有经验的母亲有它们早已利用过的洞穴。因此,“春天”找到的这个洞穴与另一只母熊猫的洞穴直线距离不到50米,让我们知道了产仔期的母熊猫会因为洞穴的分布,而打破独占巢域的行为。有一次两只母熊猫相遇,大吵了一架,“春天”只好让步,溜回自己的洞穴,将不满2月龄的“虎妞”转移到离洞100多米坡向南的小山洼中。那里的巴山木竹虽然长得不高,却非常茂密;空气非常新鲜,能晒到太阳,还可以就近取食竹子。

△雪地中的“虎妞”

母熊猫在产仔和幼仔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内,需要利用洞穴来哺育它的幼仔,这段时间为幼仔的洞穴期,时间长达100~130天左右,母熊猫会用部分或全部时间和幼仔生活在洞穴中。产仔育幼洞穴必须隐蔽和保温,具备躲避天敌和应对外界气候变化的功能。

“春天”在生出“虎妞”后的一周至10天左右(个体间有差异),一直不吃不喝也不出洞,始终抱着“虎妞”,每天哺乳7~10次。“春天”每次出洞前先将头部伸出洞外观察片刻,然后又缩回洞内在幼仔身上舔上一遍,这才出洞离去。母熊猫出洞期间,幼仔一声不响地躺在洞中睡觉。虽然幼仔到30天还闭着双眼,但它能够凭嗅觉辨别出向它接近的物体。若有人接近洞口,幼仔会发出响亮的叫声呼唤母熊猫。

△母熊猫抚育幼仔

△三月龄幼仔

“春天”在产仔后,除在最初的时间外,一般不在洞内排泄粪便。它会在洞口一侧排泄粪便,有时会选择坡度较大的地方排便,让所排的粪团滚落坡下,或积成一堆。这种行为一方面可能是为了保持洞内卫生和良好的空气,另一方面可能有利于回避天敌。由此,也为我们调查产仔洞穴提供了明显的标志物。

母熊猫在幼仔洞穴期,觅食多在白天,夜间很少外出,这可能是因为夜间气温低,母熊猫需要用身体为其幼仔保温。

幼仔4~7周后,母熊猫才带着它离开洞穴。这时幼仔还不能走动,由母熊猫衔在嘴里行走。当幼仔长得较大时,母体就用嘴咬幼仔颈部皮毛拖着前进。到采食场附近,就将幼仔藏在竹丛中或树下。如果天气不好,多将幼仔存放在偏岩洞下。洞内有落叶的就利用落叶作铺垫物,或者衔一些干树棍作铺垫物,为幼仔防潮。

△偏岩洞内休息

在四川卧龙的原始森林里,大熊猫多选择古老的空心树洞或大树根部的洞穴。在被采伐过的次生林中它们便选择林中的天然石洞或石穴。能作巢的古树直径至少有90~110厘米,树龄均在200年以上。母熊猫在营巢时常对空心树或根穴略作加工。抓落一些木屑垫在巢底,或将根际的泥土扩大填平,然后再衔入一些树棍作为铺垫。

秦岭大熊猫的产仔巢穴98%位于海拔1600~2000米的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中。在此海拔高度范围内的森林,历史上都曾经遭受过人类破坏,缺少可供大熊猫营巢的大树洞。因此,它们选择利用岩石与地面之间形成的空穴和天然石洞建立巢穴。洞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偏岩式,另一种是隧道式。

偏岩式洞穴,外大内小,隐蔽性差,是在幼仔长到40多天离开产仔洞以后,熊猫妈妈临时存放幼仔的洞穴。在幼仔学会爬树前的2个多月中,熊猫妈妈会让幼仔转移2~4个偏岩洞。熊猫妈妈很少利用偏岩洞产仔,在实在找不到隧道式洞穴时,才在这种洞穴中产仔,熊猫妈妈还要衔来一些竹枝围成一个筐状窝巢供存放幼仔之用。

△偏岩型产仔洞穴

隧道式洞穴多为天然石洞,有的是岩石块之间相嵌形成的洞穴。条件好的洞穴甚至可分2~3个洞室,中间以隧道连接。产床多设在内室,母熊猫产前还要衔些树枝和干木棍及少量竹枝铺垫成产床。这种隧道式洞穴的特点是隐蔽性好,安全系数高,干燥、保温,洞内气温通常要比洞外高出2℃。

△隧道型产仔洞穴

母熊猫对产仔洞穴的地理位置选择也很有规律性。多选择朝向东南、正南、西南方的向阳坡面,这样每天可以接收到更多的阳光。二是避风,有利于洞穴的保温。熊猫幼仔是极端晚成性的,在出生时发育程度很低,而育儿洞穴可部分起到类似于子宫对幼仔的保护作用,相对较为安全。三是与竹林接近或在竹林中,便于近距离取食,并照管好幼仔。四是距离水源较近,以便母熊猫饮水不致跑很远的地方,可以节约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幼仔。坡度一般≥40度。坡度大,则少有人类和天敌活动。相对微生境条件好的洞穴,母熊猫则多次利用,为提高幼仔存活率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微生境条件差的洞穴或受地理条件限制,缺少洞穴的地区不但不利于大熊猫种群的繁育,也限制了大熊猫种群的分布。

近年来,我们对秦岭大熊猫的产仔洞穴分布及其生态学特征研究发现,熊猫产仔洞穴的分布特征也类似于人类的村庄式分布格局,产仔洞穴就是熊猫家族的房子。我们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在佛坪自然保护区约28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找到了102个洞穴,其中可供熊猫产仔用的洞穴有75个,大约集中连片的有7个小区,其中,最集中的三官庙火地坝、大小湾沟和西河的早阳坪、大坪这四个小区,每小区的产仔洞穴多达10余个。边缘区域有3个孤立的分布区,每处仅1~2个洞穴,如龙潭子保护站辖区,大古坪的松垭子,黄桶梁。因此,我们把这些洞穴的集中分布区域称做“熊猫村”。

△大熊猫栖息地

我们发现了熊猫产仔洞穴呈村落式分布格局之后,便将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的分布点与洞穴分布点(均采用GPS定位)在图上叠加。明显看出,熊猫洞穴分布密度大的地方,也就是熊猫种群分布密度最大的地方,熊猫种群就是熊猫村的居民。由此证明了“熊猫村”分布特征的确切性。

北京大学大熊猫研究小组,在秦岭曾用大熊猫DNA研究大熊猫种群社会结构呈小组式分布,这与熊猫村的分布格局也相吻合。

一个区域具有数量较多,结构优良的产仔洞穴会有利于大熊猫种群发展。大熊猫成功繁殖,提高幼仔的成活率的关键是让幼仔安全度过洞穴期。因此,在规划野生大熊猫保护工程中,应该在主要分布区,按照大熊猫选择优良洞穴的各种生态因子建设一些人工洞穴。(来源|《看熊猫》杂志 文/图 雍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