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小常识

饮酒小常识

1. 饮量适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古今关于酒利弊之所以有较多的争议,问题的关键即在于饮量的多少。少饮有益,多饮有害。宋代邵雍诗日:“人不善饮酒,唯喜饮之多;人或善饮酒,难喜饮之和。饮多成酪酊,酪酊身遂荷;饮和成醺酣,醺酣颜遂酡。”这里的“和”即是适度。无太过,亦无不及。太过伤损身体,不及等于无饮,起不到养生作用。


2. 饮酒时间:一般认为,酒不可夜饮。《本草纲目》有载:人知戒早饮,而不之夜饮更甚。既醉且饱,睡而就枕,热拥伤心伤目。夜汽收敛,酒以发之,乱其清明,劳其脾胃,停湿生疮,动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有此可见,之所以戒夜饮,主要因为夜汽收敛,一方面所饮之酒不能发散,热拥于里,有伤心伤目之弊;另一方面酒本为发散走窖之物,又捣乱夜间人气的收敛和平静,伤人之和。此外,在关于饮酒的节令问题上,也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些人从季节温度高低而论,认为冬季严寒宜于饮酒,以温阳散寒。

3.饮酒温度:在这问题上,一些人主张冷饮,而也有一些人主张温饮。主张冷饮的人认为,酒性本热,如果热饮,其热更甚,如果冷饮,则以冷制热,无过热之害。元代医学家朱震亨说:酒“理值冷饮,有三益焉。白酒最好冷饮,20度是品白酒最佳饮用温度,香味和口感最佳。黄酒需温饮。经过加热的黄酒,有利于去除环酒中的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