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都是“喝”出来的?其实还有这四大原因,别被“蒙在鼓里”!

痛风其实是机体蛋白质代谢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的高尿酸血症。

其实尿酸是食物中嘌呤的代谢产物,而正常从食物中获取的嘌呤仅占20%左右,其余的嘌呤都是在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所以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的疾病。

痛风都是“喝”出来的?

的确喝酒会增加患上痛风的几率,还会增加痛风复发的几率。

因为酒精在进入人体以后,由于肝脏的代谢所以需要大量的利用血液中的水分,导致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升高。

并且除了吃进去的嘌呤会被代谢产生尿酸外,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产生的尿酸占很大的比例,酒精会使人体代谢产生的尿酸增多。

除了喝酒不以外,引起痛风其实还有这四大原因,别被“蒙在鼓里”:

第一个:暴饮暴食

一次性摄入大量的高嘌呤食物,比如肝、肾等动物内脏,海鲜、牛羊肉等肉食,可使血尿酸快速升高。

此外,食物的加工方式也影响嘌呤的摄入量,肉汤中嘌呤含量远远大于肉食本身的嘌呤含量,所以,羊杂汤、涮锅汤等汤类是高危食品,痛风患者尽量少食汤类食品。

第二个:用饮料代替水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面上的饮料和各种饮品层出不穷,口味也都非常好喝,导致现在很多人几乎不和白开水,习惯并且长时间的喝一些饮料。很多人

但是饮料中果糖的含量高,会促进体内尿酸的合成,所以长期、大量的用饮料代替水,也成了痛风的原因之一。

第三个:贪凉

皮肤温度过低,尿酸就更容易的沉积在我们的关节处。所以不管是在什么季节,尿酸高的患者们一定要忌冷,莫贪凉。

尤其是南方几乎一年四季都要待在空调房里,患有高尿酸的人尤其助于,空调的温度不要调的太低,这样会增加痛风发作的几率。当我们的关节处有尿酸结晶时(痛风发作),可以采用温热的毛巾敷于患处,可尽量减轻疼痛。

第四个:关节血液循环不畅

因为关节部位血循环不畅所致,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还会造成疾病的反复发作,而形成永久性关节损害,甚至是关节畸形。

患有痛风的人群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关节肿大的情况,这都是因为痛风导致的。

痛风最易找上三类人,希望你不在其中:

第一种:肥胖者

肥胖是痛风疾病的高发人群肥胖,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限制嘌呤的排出,不利于尿酸代谢。在加上肥胖的患者一般运动比较少,这也就增加了尿酸结晶于关节的几率。

第二种:酗酒者

这一点其实还是和男人有关,应酬多、撸串喝啤酒……

虽然已经是老生常谈,但狗狗还是想说说。你们以为喝酒会引发痛风,仅仅是因为酒类嘌呤原因吗?

其实你们有所不知,喝酒还会让我们体内产生很多乳酸,而这些乳酸会和尿酸发生竞争。

第三种:爱吃海鲜者

爱吃肉、海鲜的人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肉类、海鲜中嘌呤高,吃多了容易痛风。

像青岛最小的痛风患者才13岁,就是吃出来的。汪涵也是因为爱吃海鲜,落下了这个疾病,所以喜欢吃海鲜的人一定要注意监测痛风,并且吃海鲜尽量少喝啤酒。

想要预防痛风,做好“三要两坚持”:

三要:

1、要大量喝温开水

日常喝水少,不主动喝水是导致痛风发病的原因之一,患有高尿酸的人更应该主动的喝水,保证尿酸的正常排出。

而寒冷的冬季,要助于喝温开水,少喝冷水,35-40℃左右为宜。可以稀释身体中的尿酸,降低痛风发病的几率,还可以有助于尿酸的外排。

2、要自制草药茶水

用小植物蒲公英根、菊苣根、木丹、甘葛、百合、桑叶、茯苓搭配在一起制成蒲菊木丹茶,泡水代茶饮。

桑叶,蒲公英根、茯苓均有利尿、消肿、解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菊苣根,是药食两用的植物,有很好的降尿酸效果,可减少痛风发作次数。

甘葛,又称葛根,有缓解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肿胀,可抑制炎症细胞水平,同时,具有降尿酸和修护脾、肾的作用。

百合,也是常见食材,具有很好的利尿之效,并且,还含有的秋水仙碱,可降尿酸。

木丹,富含的栀子苷,可通过促进尿酸排泄,降低高尿酸血症者的血清尿酸水平。

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有助于体内尿酸的排出减少痛风发作。

3、要管住嘴

管住嘴,莫贪吃,减少嘌呤的摄入,降低外源性尿酸的生成,例如海鲜、还有一些动物内脏等,还有火锅或者是肉汤当中都含有非常高的额嘌呤。

少吃种子类食物,植物的种子、花菜、菠菜、干果、菌类等,嘌呤含量不容小觑,要控制摄入量。

两坚持:

1、坚持泡脚

​痛风者,发作关节疼痛多发生于下肢,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有助于尿酸结晶的溶解,也可随汗液排除体外,从而缓解痛风患者的病情。

并且热水泡脚还可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是一件对于健康非常有利的习惯。

2、坚持运动

一方面运动可以利于控制体重,预防肥胖,另一方面运动还可以促进全身的机体代谢,有助于尿酸的外排,并且出汗的时候也是尿酸外排的一种方式。

所以不管怎样,一定要坚持适当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