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丞相、宰相和首辅的区别有哪些?

趣鉴历史


相国、丞相、首辅都是官职,相国、丞相多个朝代设置的官职;首辅,只有明朝设置。



宰相是指不设丞相职务时,行使丞相职权的、类似丞相职务的官职统称;历史上,只有辽朝设为官职。

一、相国、丞相是同样官职,两个称谓,多称丞相。

古代的帝王,综理国家大事,军民工农财文法,繁琐杂务,根本忙不过来,于是自春秋战国始设置丞相一职,协助帝王处理政务。

秦、汉相沿设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为百官之首,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政府首脑,也就是总理、首相大臣职务。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如秦朝助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封建帝国的丞相李斯,汉朝助汉高祖刘邦成就帝业的“汉初三杰”之一的丞相萧何 ,汉末“挾天子以令诸侯”的丞相曹操,历史上“大名垂宇宙”的贤相、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等。

二、宰相,历史上只有辽朝设为官职。

宰相是在不设丞相的朝代,对行使丞相职权、类似丞相官职的统称。

唐朝、宋朝,汲取前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权倾朝野,甚而夺取皇位,权力太大,严重的威胁皇权,因而不设丞相一职。

但皇帝综理军国大事又忙不过来,唐太宗时,设“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职,后改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丞相职权,习称宰相,为避免集权,设置多人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唐太宗亲信重臣李绩,成为历史上“同中书门下”第一人。

宋朝时,鉴于自家太祖皇帝赵匡胤,原为后周掌握重权的大臣,“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唯恐历史重演,为防止文武大臣权力集中,更是设置多人担任类似副相的参知政事官职,分散权臣的权力。

三、明朝建国初期曾设置丞相,因丞相胡惟庸结党营私,权倾朝野,明太祖皇帝朱元璋深感皇权受到威胁,以谋反案诛杀胡惟庸后,裁撤丞相一职。

但纷繁的政务,皇帝难以应付,于是,以内阁大学士备皇帝咨询处理政务,形成内阁大学士多人分散权力行使丞相职权,也就是事实上的宰相;后又设内阁首辅大学士,就是实际上的首席宰相。


四、清朝始仿明制,设置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皆为最高品级一品官员,以殿阁大学士行使丞相职权,多达6人,避免集权,

但自雍正皇帝,为西北战事需要,设立军机房,于皇宫内廷墙外的皇宫外廷办公,昼夜值守。

军机处,于皇宫内廷墙外。

后改军机处,初仅为办理军务事宜,后逐渐扩大到军国大事皆经办理,为清朝最高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大臣设置多人,员额不定,由能力卓著的亲信大臣担任,一般首席军机大臣出自满人,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殿阁大学士由行使丞相职权的实职,变成尊崇位高的虚职,成为皇帝授予文武勋臣的荣誉性加衔职务。

晚清重臣左宗棠,任军机大臣,习称宰相,荣誉加衔东阁大学士。


z山海


以上四种称呼只有丞相是一官职,其他都是称呼。相国:其名已知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动向和相貌,。丞相:一品大员其位在皇帝、相国之下,又比很多一品大员身高一职。宰相:一品大员,与丞相相当。首辅:一品大员,同丞相相当。是元后对受皇帝待见的人一种称呼。如果详细区分,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相国,但丞相、宰相、首辅可以多位。


天缺子


这些称谓所代表的都是古代最高行政长官,但像“宰相”这样的称谓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通称,实际设“宰相”位的只有辽。另外“首府”应作“首辅”,明朝内阁大学士称“辅政大臣”,“首辅”即“首席辅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