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别说两次,六步法——让你的孩子闻令即动

面对5岁的女儿,我要想让她做某件事-----即使很简单的一件事,我也常常不得不重复很多次,我过去曾想,我还不如买个录音机,录下我要说的话,然后给他一遍一遍的播放听,直到她去做我要求她去做的事。我实在不知道还能做什么才能让孩子听到我的话赶紧去执行。

---------一位妈妈的留言

为什么孩子不会闻令即动

每当我们叫孩子做什么的事时候,他们无视我们,看上去他们是故意不配合。

但是事情往往不是这样的。

人们都习惯专注于眼前的事物,让他突然转换注意力精力去做另一件事,肯定是有困难的,这也是我们习惯说的“舒适圈”。所以,我们要求孩子做什么,他们不会立刻换挡,他们可能会无视我们,会抱怨或抵触。

当孩子对我们的话无动于衷时,我们可能会更大声、更不耐烦的重复发出命令。但是这些重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时什么?

这信息就是:他们不需要你一开口就行动,因为他们知道你还会不断提醒他们。只有当听到父母歇斯底里的尖叫时,孩子们才会提醒自己要当心点。

我们应该怎么做

“永远别说两次的六步策略”,这是一个积极且尊重孩子的方法。当孩子没有做错任何事、而你希望他开始做下一件事时,就可以用上此方法。

“六步法”一开始看起来似乎很繁琐,但是随着你使用,所需要的步骤会越来越少,因为你的孩子会越来越快的配合。

第一步:停下你正在做的事,走到孩子面前,站着,看着他

停下你手里的事,走到孩子跟前,这行为向孩子表明你有话要说,是重要的值得你停下其它事来做的。

第二步:等,一直等到你的孩子停下手里的事并看着你

这一步是尊重,抓住孩子注意力。你尊重了孩子,孩子才会尊重你。如果你粗暴打断孩子,孩子就会有情绪,也就不会想听你后面说的。

第三步:把要求讲给孩子,用于简单、表达清楚、只讲一次

如果你前面都按我们的要求,那么当进行到这一步,对于大多数孩子,当你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要求后,孩子一般都会积极响应你的要求,后面的几步基本都用不着

第四步:让孩子把要求重复给你听

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你的要求,而不是鹦鹉学舌。这一步调动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明确自己需要做的事,自己对自己负责。当孩子重复后,他就没有理由再说自己不知道或不清楚,自己也就有更强的责任心去完成要求。

第五步:站着,等他

证明你对这件事的重视,但是又尊重孩子,给孩子压迫感。

第六步:在你站着等待的时候,对孩子朝正确方向迈出的每一小步,不管这一小步多么微不足道,都要及时肯定他

举例:停止玩耍,开始练琴

你孩子正在玩玩具,但是到了他练琴的时间了。

第一步:也许你在厨房,而孩子却在另一个房间,你要忍住,不要对孩子喊。把火关掉,走到孩子房间,站在他身边,看着他,记住,要面带微笑。

第二步:一直等到他停下手里的事并抬头看你。如果你这个过程适当的赞扬下他的话,你的沟通过程会更融洽

第三步:当他抬起头时,面带微笑。“现在到你练琴的时间了,你是不是应该去练琴了”。如果他跟你抱怨,或者跟你争吵、哭诉,别想他解释什么,也别重复你说过的话,或者讲道理。只需双嘴紧闭,直到孩子的抱怨暂停。登上几秒,然后共情下“我知道你很想玩,但是现在确实是到你练琴的时间了。”一般到这步,孩子就会去练琴了。

第四步:如果孩子还是不配合,那么让孩子重复下你的要求。孩子可能会回答你,也可能不会回答你。

第五步:如果孩子不配合,那就站着等待,直到孩子回答。

第六步:当孩子配合时,及时给孩子反馈,肯定孩子的行为。

六步法使用注意

适用的场景

当你希望孩子停下手中的事,开始做其它的事。比如玩游戏时,学习时间到了。

不适用的场景

1、当孩子在干坏事时不适合,比如孩子打架

2、当孩子盯着手机电视时,不适合

3、当时间仓促,你没有足够时间坚持到底时,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