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听过的那些最大谎言

我们小时候听过的那些“谎言”,中招了吗?

小时候大人怕孩子的一些行为不规矩出现危险,或者出于某种神秘的“讲究”,用一些“谎言”来吓唬哄骗孩子,也不失为教导孩子的一些巧妙方法,虽然谈不上科学教育,但至少比动不动跟小孩讲大道理进行说教,在如今所谓正确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要求孩子太多,比如要善良正直爱分享懂礼貌该严肃时就要严肃该认真时就要认真…..吧啦吧啦一大堆。

我们小时候过年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孩子们高兴的大声笑啊说话啊,大人就唬住我们,用略带神秘的怕人听见似的声音说:“过年晚上不能大声说话,正常说话就行,不能太闹腾,不然惹恼了神仙,福神就不来咱们家了。”

小时候每次到饭快熟的时候,守在饭桌旁,拿着碗筷玩儿起来,妈妈赶紧过来阻止,说:“敲碗敲筷子,讨吃一辈子,不能敲碗筷!”(当地方言“讨吃”就是要饭的乞丐。)用这种“谎言”来告诉孩子吃饭玩儿碗筷是不好的习惯,岂不是比“不能玩儿碗筷,这个习惯不好”来的更有趣?更能让孩子接受?

小男孩淘气,好奇心强,总喜欢专玩儿大人不让碰的东西,比如火。于是大人就编出这么个理由来,”白天玩火,晚上会尿床的 。”于是很多孩子出于怕尿床,也就不敢玩儿了。这一招还真管用。

6、7岁的时候换牙,掉了一颗牙,妈妈赶紧把牙放到门头上搁起来,我问为啥,妈妈说:“下边的牙掉了要放在高的地方,不然下牙就长不起来了。”当时相信无疑呀,生怕自己的牙长不起来。

有一天夏天下大暴雨,眼看下的收不住了,我们扒在窗户上看外面,妈妈说这样再继续下怕发大水呢,于是赶紧从厨房抽出菜刀,噌的一下,扔到院子里,菜刀非常精准的扎到土里,没过几分钟,大雨果然突然变小了,雨被镇住了,真是神了。

小时候去邻居家玩儿,婶儿正在给闺女掏耳朵,把掏出来的耳屎都放在头顶上了,我看着奇怪,就问为啥都放头顶上了呀?婶儿说:“刚掏出来的耳屎不能直接扔掉,万一被人踩了,那个人就会变聋了。掏完一起扔到灶火里烧了。”

估计很多小孩子都对自己的肚脐眼感兴趣过吧?小时候农村的孩子不是很经常洗澡,肚脐眼里有黑黑的脏东西,但是大人不让抠出来。吓唬小孩说:“那不能扣掉,扣掉了风会从肚脐眼里钻进去,会肚子疼的。” 由于害怕肚子疼,就再也不敢扣扣扣了。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对一个问题深信不疑,当我们问自己是怎么生出来的,大人都说从肚脐眼里生出来的。

每年过中秋节,我们当地的风俗是在院子里摆供奉月亮爷爷的桌席,有月饼,各种水果,饺子等等有什么好吃的都摆上。我们看着眼馋,没等供奉完就要吃,爸爸过来特别正经的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先吃,得等月亮爷爷来了先吃了,我们才能吃。” 于是耐心的等了2小时供奉完了,慌忙去看看月饼被吃了没?果然看到一个月饼上缺了一个小口,至今我都在想,那是不是爸爸故意扣掉一小块假装是月亮爷爷吃掉的。不过从来没跟爸爸求证过这事儿呢。

虽然听起来有那么点“迷信”,其实也不一定人家就迷信,只是冥冥之中认为,要让孩子从小有敬畏感,有一定的仪式感和规矩,这何尝不是一种培养生活情趣的好方法呢?

小孩子总喜欢在屋里打伞,这个时候大人们就会说一句:“在屋子里面打伞以后就不长高。”大多听见以后瞬间就会把伞收起来,以免以后当小矮人被人取笑。

上初中的时候,要考试了,姐姐突然来找我,带我去拉面馆吃了碗拉面,还给我要了两颗鸡蛋,这是要祝我考100分么?

小时候家里杀猪,爸爸做的红烧猪蹄一级棒,还有猪头也是红烧着。剩下的猪脑子,爸爸招呼帮忙的众人一起当下酒菜,吃的倍儿香,我和弟弟也想吃,可是爸爸不让,说小孩吃猪脑子会变笨的,学习不好,于是再也不敢碰猪脑子了。而吃鱼的时候专门挑鱼脑子给孩子吃,说吃鱼脑子孩子聪明。

小时候吃饭几乎抓到筷子的末端,妈妈说:“抓筷子远,将来嫁的远。”自己当时好期待呀,因为可以去远的地方了,好像感觉这是一种优势似的。

现在想想,我们小时候大人不会对小孩呼来喝去的,吃饭追着喂,每十分钟就把水杯递过来,因为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照管的那么细致。在没有上学之前是非常的放松和自由的,没有刻意的培养生活好习惯,不用见了人推着让叫“叔叔婶婶”,也不用强求你一定要跟别人分享你的食物和玩具之类。只是在必要的地方提醒一两回,自己就记住了,不知道那时候的爸妈说话更有威信呢,还是我们小时候更董事呢?反正到现在我们依然是有礼貌,好习惯又健康的人。

所以,过分的照顾和教导,等于抹杀了孩子自我成长的天性,只要在健康的正确的环境里,每个孩子都是向着良好的方向自然成长的。即使有什么问题,大人在关键的点上,提醒、引导,才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印象。每天叨叨叨的家长,孩子耳朵门都不进了。

你们小时候都听过什么“谎言”呢?

留下你的看法,我在评论区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