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同仁堂

国药 -值得骄傲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在中国历史上扮演者重要角色,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华夏儿女的繁衍生息。同仁堂,陈李济,广誉远,片子癀,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等众多品牌在历史长河中毫无褪色,在新时代,愈加散发光芒。

现在将上市公司中,包含医药老品牌的上市公司做一个分析。

一 同仁堂基本分析

(1)同仁堂历史简介

[1-2] 是全国行业著名的。创建于1669年(清八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历经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产品介绍

(3)股权结构特点。

1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0.49亿股,累计占流通股比:76.49% .股权较为集中。

2 控股股东为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52.45%。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属于国有法人。

3 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和中国汇金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占比4.26% ,0.90%。

经营分析

按行业分析

(4)客户及供应商分析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 136,507.69 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10.21%;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 联方销售额 30,422.89 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2.27%。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 135,894.12 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 15.19%;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 中关联方采购额 71,341.15 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 7.97%。

销售模式及销售费用情况。

1公司多年来与经销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主要依靠经销商渠道销售产品,并不断加强渠道 的规范化管理和对经销商的信用管理,有效控制风险;部分产品通过子公司同仁堂商业零售药店 销往终端。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通过各地药品招标采购方式销售的产品份额较小。

2 公司销售费用26.59亿,占比营业收入19.88%。属于行业平均水平。

(6)主要研发产品

对外投资情况。

长期股权投资数额为0.25亿,商誉数额为0.44亿,说明公司主要的外延并购很少。

2 财务分析

(1)负债率

资产端主要项目

负债段主要项目

分析:

公司的负债率很低,只有23.85%。

流动资产占比总资产78.50%,其中货币和存货成为最大的资产项目,占比资产50%以上。

其长期股权投资和商誉很小,说明公司以内生发展为主,很少涉及到并购外延。

看负债端,其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及债券有13.04亿,其中应付债券为集团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发行,应付债券余额为7.98亿。

(3)利润构成分析

分析: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是来自营业利润,尤其是核心利润。投资收益及其他占比很小。另外集团公司有诸多的盈利能力很好的参股子公司,所以其合并报表的利润比归属与上市公司的利润相差很大。合并报表的净利润达17.41亿,归属于上市公司的部分有10.17亿。比如公司的子公司同仁堂科技2017年度净利润8.51亿,归属母公司的利润有将近4亿。

(4)现金流量表分析

分析:1)公司在扩大经营的过程中,经营性现金流长期小于净利润。

2)影响经营性现金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营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逐年增大。

(5)成长性分析

分析:

从2014年,集团的营收开始放缓,但让然保持较高的增速。

2016年开始,利润增速开始明显放缓。

查看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并没有变差,可以得出,在成本控制上没有什 么问题,在费用端可能存在增长较快的情况。

综合分析

同仁堂的优质资源和超强品牌,使得其在上市以来,保持稳健较高的利润增速。但在扩展市场的同时,与其他企业一样,面临着应收账款增长快,周转变慢的情况。从其资产负债的分析,其财务相对健康,有着充足的现金,很低的负债率。

由于种种原因,我成为中医药的绝对信仰者,我相信即便其利润增速开始下滑,但仍然是价值投资的很好的标的。。

注意:以上是从基本面角度的分析,不涉及到估值/

关注优质企业,关注阿浩的干货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