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出现重大变革 紧急救援,保险公司连夜提枪上马



本周A股经历了一次大涨,而其中领涨的是券商板块

关于券商板块领涨有的说是因为国外大投行看好中国A股,有的则说是中国的券商股估值被严重低估,处于历史最低位

但中国股市的特点,是政策为大,其他一切从次

如果不从国家政策角度来解读的话,那就搞不懂股市为什么会涨。

券商股在这周表现极为强势,主要是因为它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

这23个字的题目,一看就晕,你还没看内容哦,你光看这个标题,就完全,没有,一点,看下去的欲望

政策的发布,尤其是重要金融政策的发布,基本上都是以不让老百姓看懂为原则的。

什么PSL,抵押补充贷款

什么MLF,中期借贷便利

谁能看懂啊

上面这个《通知》也一样,基本上就不是给老百姓看的。


《通知》核心内容,确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问题。

然后是专项产品五项内容(请自动跳过,看了容易睡觉,但又不能不写)

1,设定产品管理人

2,专项产品投资范围

3,专项产品退出安排

4,专项产品风险管理措施

5,专项产品不纳入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计算投资比例

好了,用大白话讲就一句话

保险公司,现在国家需要你,出来救市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把国家发布政策标题从

《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

改成

《保险公司,现在国家需要你,出来救市》

会发生什么情况?

……

开个玩笑

不过上面那个《通知》是真的,而正是这个《通知》,才是本周券商股暴涨的根本原因。


而关于这个《通知》的出现背景,以及后续的走向,非常值得关注,按理说股市是证监会管的,现在银保监会发个《通知》要救市,那这个“市”的情况到底到了多危急的地步了呢?

毫不夸张的讲,如果此时不救,放任不管的话,到了明年,中国的大量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都将发生一场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危机,可能就直接会引发破产危机,随后就会引发大面积的破产潮。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它有着数据支持。


根据最新的中国股票市场,股权质押融资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风险,极高。

中小板有1.3万亿,创业板有0.7万亿

这里必须用最简单的方法,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股权质押融资”,以及其风险

打个比方,某房地产企业A


房地产企业盖房子,自己就100亿,借了900亿,去搞1000亿的生意,这就是典型的,用高杠杆,去搞大买卖。


一年后,房地产企业A赚钱了,赚了5%

那他1000亿的生意,5%,等于赚了50亿

可他本金就只拿出100亿

他一年赚50亿,等于一年赚了50%

这就是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玩法,自己本钱不多,但借钱多,通过借钱,不断提高企业杠杆率,不断扩大生意规模,从而让自己赚的更多。

这就是赤裸裸的贪婪。

……

你以为这就是贪婪了吗?

还有更贪婪了

假如,我连本金都是借来的呢?


这种借钱,以高杠杆方式抢占市场的做法其实非常常见,大家都是这么干的,你别说我还出了10亿本金,有些企业老板,他一毛不拔,一分钱不出,全靠借钱,空手套白狼来发展企业的,也不是没有。

而且就算是一家正常企业,用大量借债来抢占市场的行为我们也屡见不鲜。


举两个最好理解的例子

共享单车

当年共享单车百团大战,红橙黄绿青蓝紫颜色都不够用了,比的就是谁烧钱多,谁融资多,谁借债多。

滴滴打车

现在滴滴一家独大,当年烧钱大赛的时候全民都见识了资本的恐怖。

借债抢市场,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里,我们见的太多太多了。

那讲清楚企业借债,就要讲回我们的主题,“通知”了

《通知》的核心内容,确认保险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问题。

这里面四个重点字,“股票质押”

所谓股票质押,就是你拿你的股票作为抵押品,我借钱给你。


而在中国,在银行眼中,没有上市的公司他的股票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换言之只有上市公司,才能拿自己的股票去抵押借钱。

那么问题来了,拿自己股票做抵押去借钱,问谁借?

该问谁借?

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银行。

但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中国各家银行信用派生的文章,基本上中小企业要问银行借钱,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银行有着严格的风险管控政策,它的风险把的是比较严的,所以你就算拿自家公司股票做抵押去问银行借钱,

除非你是房地产企业,除非你是贵州茅台,你是温氏股份,不然你真借不到多少钱。


那么大量的中小企业没办法从银行借到钱,他们就转向了另一个地方

券商

我上面说了,在中国没有上市的公司,在银行眼中他的股票是没价值的,只有上市了的公司才能够用自己的股票作抵押借到钱。

那么一家公司要上市,靠的是谁?

靠的是券商嘛

不管你是什么公司,都要通过券商才能上市

那么这就表示,上市公司和券商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你比如我是企业A,我要上市了,找券商B合作。

那么我们之间就等于是在同一条船上了,我的经理和你的经理经常出去一起吃饭,一起泡澡,经常联络,感情和关系可能都很好。

那你说你是企业A,你要借钱,你是找根本不熟的银行借,还是找和你关系紧密的券商借呢?

毋庸置疑的,你肯定是找老朋友“券商”借嘛

那么中国的上市公司到底用自己的股票做抵押,借了多少钱呢?看图


这张图是中国目前股票市场的各板块股票质押情况

全市场大概总共质押了5万亿人民币,其中比较大块的,也是风险比较高的是图上灰色和黑色部分,也就是中小板和创业板。


从图上我们看到,同样是质押股票来借钱

上交所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大型国企,这些国企资本雄厚,有国家做靠山,而且国企基本都是垄断经营,没有什么竞争压力。

而创业板和中小板,这些民营企业,他们即不是大型国企,没有国家当靠山,他们还要面对激烈竞争,需要大量烧钱来抢占市场,研发新技术。

所以他们如果想要发展,就必须多融资,多借钱,而他们借钱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拿自己的股票做抵押。

也就是本金10亿的公司,借90亿,做100亿的生意

这90亿别人凭什么借给你?凭的就是你的股票做抵押。


截止2018年三季度

中小板总共借了1.3万亿,创业板总共借了0.7万亿

也就是说,中国上市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

总共借了2万亿

占全中国股市中,质押股票总额的48%

而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总市值加起来,只有全A股的26%

也就是说只有总市值26%的公司,借了48%的钱

那你就能知道,这些上市的民营企业们,他们的借债风险有多大,他们利用杠杆,借了多少钱,玩多大的资本游戏。

那么这些中小企业,质押自己股票借钱,就是找券商借的钱。


那么中小企业找券商借了多少钱呢?

根据野村证券提供给境外投资者的最新调查,中国上市的中小企业总共质押借债2万亿,这2万亿中有52.5 %,是问券商借的。

中国各大券商,借了1万多亿,给上市的中小企业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紧跟着来了

请问,券商有那么多钱吗?

券商说拿1万亿就拿1万亿的吗?

根据报告,券商借的这1万多亿,占券商净资产总额的50%

直白讲,就是中国的绝大多数券商,都面临着极大的流动性风险。


那么现在这条线就清楚了

中国券商,面临着巨大流动性风险,拿中小企业的股票作抵押,借了上万亿的钱给中小企业

而中小企业拿了这上万亿的借款,因为贸易战和市场不确定因素,不光面临经营下滑的经营风险,更面临还不出钱的流动性风险。

而且股票质押股票质押,你这股票要有价值才行啊

今年的股市年初3300点,现在2590点,跌了近800点,跌成这样,你质押在券商那的股票,价值越来越低,风险也就越来越大。

那这个巨大风险,不光是中国券商会完蛋,那些用股票质押,借了上万亿的的中小板企业和创业板企业也会一家一家完蛋。


这样一个巨大风险,你看到了,我看到了,那国家会看不到吗?相关监管机构会看不到吗?

那怎么办?

那怎么办?

那就是一个《通知》横空出世

《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

就券商等于救中小企业,救中小企业等于救中国经济

那怎么救?

再印钱吗?

这次不印了,怎么救?

下令保险公司,提枪上马,入股救市。

《通知》核心

保险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问题。


这东西到底什么意思,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证券公司A不是借了那么多钱面临巨大风险吗?

中小企业B不是用股票做抵押借了那么多钱吗?

现在A,B这些风险,都由保险公司来做一个靠山。

保险公司会为A,B设立一个“专项质押产品项目”

这个专项产品,他是长期的,可能是五年,可能是十年

在这五年或十年内

你质押的股票涨了,你也不能解除质押卖掉

你质押的股票跌了,你也不用担心会被强制断头卖掉。

你们不同再担心因为借钱和还钱而造成的流动性风险

不用担心因为股票价格的波动而造成的质押风险

这种种风险,保险公司帮你们承担了。

你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好好发展你们的企业。

当然A,B只是一个方便大家了解的最简单的例子,它这个“保险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问题。”真正操作起来非常复杂,我在这也不详细说了,各位可以去政府网站上看看。


那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这周股市大涨,是以券商股领头的了吧。

虽然《通知》是在25号发出来的,但券商们不可能不知道国家会推出这么重要的一个政策来救他们。

很多时候一个政策的释放,背后往往伴随着重大的变革意义

想想2015年PSL,也就是“抵押补充贷款政策”公布的时候,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也不容易理解”的政策,让房地产走上一条暴冲之路,房价节节攀升。

而今又是一个“不起眼,也不容易理解”的《通知》,让保险公司提枪上马,杀到。

微观系列会持续为大家关注和了解,那些“不起眼,也不容易理解”的国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