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会玩 领克

直到来到千岛湖的第三天,我才特别肯定我们开着领克02来千岛湖,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当我们拿到这辆领克的时候,兴奋之余,对于要自驾去哪,我们有各种不同的想法。为了不浪费深度体验这款网红车的机会,我们计划着一定要找一个能够匹配上领克02气质的地方。

有人说一鼓作气开车去远一点的地方,比如大漠、高原、雪山,用自然美的粗旷大气,来衬托出领克02车身上的粗旷线条。

还有人说去江浙闽皖那些造化钟神秀的文艺胜地,用相机记录下人们放慢的脚步以及这一刻的时光,镜头下几个挂着单反的文青在小桥上作画、逗猫、自拍和发呆什么的,这些和领克所呈现的“柔”的气质也比较相符。

更有人说,索性就在上海自驾,其他的地方不用去。车辆穿梭于大都市中,眼前是车水马龙、人流如潮。也能闹中取静,步入艺术的殿堂,流连忘返于林林总总的展馆、先锋艺术区。如果你对街头艺术也有兴趣,还能在人民广场看到街舞少年秀舞技。傍晚时分,就把车辆停放在我们公司坐落的老码头外滩处,眺望远处一栋栋被点亮的高楼。夜里开车去昌里路吃黑暗料理。这些做法足够潮,是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轨迹,更符合领克所突出的都市对立美学,大都市中的各种事物独立存在,却又相互影响着。

为了定义其气质,我们还特意造访了一下公司不远处的陆家嘴领克体验店,感觉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这真的是一辆让人很难形容出其气质的车,其造型设计从整体上来说,会给人一种比较偏向稳重的第一印象(假象),但稍加品玩,车身的姿态突出了运动,配色体现了时尚,外观细节处凸显精致,还有车辆上的线条勾勒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唯一让我感到有些突兀的就是行李架,不过如果想象着行李架从视线中移除,又觉得少了点什么。

领克02所定义的人群相对好理解,谁都觉得它是一款为年轻人打造的车,但是它对于希望挤进这个群体的人却又相当友好来者不拒,所以千万不要觉得一个穿着格子裤、戴着鸭舌帽和橙色镜框,同时满脸胡子拉碴的大叔开着领克02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最后我们选择了千岛湖,因为这里是一个百搭的地方,虽然对于衬托领克02这件事情我们还是捏了一把汗,但只能尝试在行程上做得更加有趣一些了。

从上海到千岛湖,有多条道路可以选择,最快的线路是沪昆高速转杭新景,350公里的路程大概4个半小时就能开到。和领克02同行的是一辆奔驰GLA,我们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来看看领克02是否具备了挑战德系传统小钢炮的潜质。

和众多的网络测评不同的是,我们的这辆GLA就是一位女孩子的自用车,并且被她的“施华洛世奇”水晶贴得乱七八糟,但毕竟还是辆奔驰,只要看到那个三叉星徽,便总会有一种“这车”不差的感觉。内饰是很自然的黑,并没有配色,各种按钮布置得很合理,但是很合理的结果就是没有惊喜,营造出一种沉稳的氛围,同时带一点奔驰特有的傲骄。

相比较GLA,领克的整体设计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即便是那块大屏真的大了GLA的屏很多,它也没有让人看过后就有一种被追求大屏的“科技感”雷到的感觉。此外车内整体的氛围并没有刻意地去突出时尚感,用太多晃眼的亮骚配色。但是在门板细节,仪表板分件的搭接和各种内饰部件的过渡上,凸显了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在内饰的设计上,领克02传递给人的信息是内饰设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用料厚道高档,色彩纹理处理方面很用心。同时,像是无线充电等实用性很强的功能设备,比起汽车发明者更能紧跟时代-你需要的全在那里。

总体来说,奔驰GLA还停留在物理按键和虚拟按键相辅相成的阶段,更传统,而领克02由于更年轻或者说理念更新潮,即便是为数不多的物理按键,也通过设计进行了半隐藏。

现在最流行的场景一说,如果奔驰GLA的场景像是穿着西服步入写字楼前再紧一紧领带,领克02的场景则更像是去高科技公司上班前又松一松T恤衫的领口。

奔驰GLA使用的是1.6T的发动机,领克02的是1.5T的发动机。两款车在高速超车时,奔驰前段表现的非常敏感,加速时虐慢车也会更加激烈一些,其自带的拨片让人浮想联翩。而领克的加速更加线性,给人足够的信心,但尤其是到后段,即便开到了120km/h也觉得还有足够的加速空间,源源不断,但超车时的爆发却不会给人一种奔驰GLA那样持刀行凶的感觉。

在长途驾驶的乘坐的舒适性方面,GLA的空间相比领克是小得多的。举个例子,拿着一瓶500毫升的标准水瓶,在GLA的标准坐姿下,仰头喝水,瓶底会碰到车顶。而领克无论是在前排还是后排,空间都远超于GLA,这点甚至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奔驰GLA

领克02

座椅的支撑力度,奔驰的软硬程度适中,尤其是侧向包裹感极好,当然,如果你是个胖子的话,那么则另当别论。不过胖子不都是带着墨镜开G55 吗?领克在这方面和驾驶者的互动并没有奔驰这么直接,比较中规中矩,但领克02在后背,尤其是腰部的支撑上比GLA感觉更明显,可能是领克02也知道中国的客户大多腰不好吧。

两车均有驾驶辅助系统,领克02更新,所以其辅助系统也相对更智能,其功能更强大。比如当车辆距离前车太近时,GLA的做法是警示灯亮起,然后你自己判断是什么情况——绝大部份时间里你都能马上明白危险在哪里。而领克在上述情况发生时,车上的警告会响起,同时向你明示:车辆要和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在这方面,GLA毕竟是在领克02上市前几年的产品了,驾驶辅助系统没能武装到牙齿也是正常,的确和领克02有一个代差了。

领克02对于安全的执着,在很多细节上可见一斑。比如变道辅助系统,其纠正的反馈力度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在行车时,人们开小差导致轻微偏离车道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之前我开过沃尔沃,它纠正方向的回馈方式是方向盘轻轻震动,这就好像苹果手机的虚拟Home键一样,互动的方式是善意的提醒。而在领克02上,纠偏时给你的感觉是方向盘直接回拽,比较霸道。开始我还自作聪明地说,领克02比较智能,分辨由于开小差或者疲劳驾驶或者看手机缓慢变道时,会给你当头棒喝。结果我错了,只要侦测到非正常变道,这种介入就会适时发生,这一点曾经让我一度不是很适应,但也没有啥办法,为了躲避这种感觉,我只能更加集中注意力,同时时刻牢记先打转向灯再变道。但转念一想,被套路了,领克02的目的达到了,不是吗?

油耗两辆车差不多,两辆车从上海出发到千岛湖,360公里的路程,包括了上海的市区的拥挤路段、高速、省道、千岛湖市区道路等,加的都是95号汽油,GLA的平均油耗是9.1升/百公里,领克则是8.3升/百公里,两车基本上差不多,但是不要忘记了我们的行李大部分都在领克上,并且大家都挤到领克上来了。

交替着开这两辆车的确是享受,很快我们一行人就来到了千岛湖。我一直觉得千岛湖是一个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人造景点,这里就是把新安江的水注入一片山区,所谓千岛也就是一个个曾经的小山头,但是无论是人造,还是天然而成,这里的风景是真的美。

千岛湖周边现在已经兴建了很多酒店、度假村、小别墅。在千岛湖的酒店选择上,国际一线连锁品牌酒店有洲际、希尔顿和喜来登。洲际的位置最偏,远离城镇,来到洲际需要开车穿过十几公里的依山傍湖的环湖路,很像秋名山,因此其私密性最好、整体氛围也更加静逸。

希尔顿背靠环湖北路,面对东南湖区,离千岛湖景区的中心只有5公里左右的路程,闹中取静。

喜来登的位置在千岛湖景区的中心,占据了最好的中心湖区一线湖景,并且紧靠最核心的区域,是绿城度假区的一部分。周边餐馆、商店、银行超市都在步行范围内,但也正因如此,显得有些乱,甚至和附近的绿城酒店共用了不少设施,因此少了几分千岛湖的素静。

不过我们爱美景也喜欢热闹,住在了喜来登。

来到千岛湖的第一个项目是亲密接触湖水——玩皮划艇。这里提供的皮划艇并不是竞速皮划艇,两个人坐在皮划艇上空间还比较大。同时,提供给皮划艇的游玩区域也比较大,可以在湖面上划出近一公里。当皮划艇离开岸边几百米后,船内的人就基本上与岸上的噪音隔绝了。能听见的也就只有清澈的湖水拍打皮划艇的声音和丝丝风声,看着远处的湖光山色,听听风声、看看清澈的湖底,很快就忘记了划回岸边还是需要一定体力的。

来到千岛湖,一定要吃这里的鱼头。我们也知道,正宗的往往是最宰人的,但是我们还是忍不住来到了这里号称最老牌的千岛湖鱼味馆,虽然该店的上海分舵离我们公司也只有2公里。

这里的招牌菜是888一位的限量版鱼头汤,不点这道菜等于没来。纯天然的鱼头熬出来的汤,颜色和奶一样,透着一股子鲜味,虽说888吃一个鱼头有点奢侈,但是值了。在千岛湖大大小小随处可见的餐馆里,没有谁敢这样卖鱼头汤,不过朋友圈里却嘲笑声一片,说我们真的被宰了。朋友圈有人科普了一下,千岛湖星罗棋布的鱼头馆中,很多其实是在卖江西运过来的千岛湖洗澡鱼。

我们在选择千岛湖的常规项目——游湖的时候,放弃了传统的中心湖区游船,最后定在了东南湖区,通过包快艇游湖,包快艇比做公众游船更自由,也更刺激,但是价格是一倍多,比较适合多人同游。如果一定要被宰一刀的话,我觉得包快艇至少是比价优雅地被宰。东南湖区比起中心湖区来,少了很多喧嚣,基本看不到太多游客,船员解释,大约90%的乘客都会选择中心湖区的游湖路线。

东南湖区最著名的就是黄山尖,这是一个甚至自带索道的岛,坐缆车登上顶端,能够看到整个东南湖区的景色,星罗棋布的岛屿正印证了千岛湖之名。

这些千岛湖的亲水项目玩下来,逐渐会有一些审美疲劳,如果看到哪里全都是景色的话,那么可能也就哪里都不是景色了。

两天下来,我们在千岛湖城区转来转去,领克02也吸引了不少眼球,很多人都会跑过来问问这是啥车。让他们坐进去看配置、猜价格。在看到我们身边停着的GLA后,绝大多数的人会猜测,眼前的领克02是奔驰新出的品牌,至少要卖20多万吧。当然,我们也碰到了几个01的车主,激动地跑过来认亲。

来到了千岛湖,单纯游湖没什么特别的,难的是从千岛湖的宁静中寻求出一番刺激,我想这一点我们做到了,因为我们下一站,是去千岛湖附近的建德。

建德有一个航空小镇,建有千岛湖通用机场,我们第三天要来这里乘坐直升飞机和体验跳伞。

从千岛湖岛到建德的通用机场,有大概1个小时的车程,这一个小时基本上是在环湖的县道上行驶,穿过桥梁、山谷、隧道,看着美景,想着接下来的飞行挑战,驾车的速度也快了起来。没有刻意去做攻弯这样自娱自乐的事情,但是在山路上两车又体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驾驶特性。GLA的转向力度与你交流后,是那种略有一丝丝迟缓,让你感觉它是在听你指令,让你有驾驶信心并且希望双手紧握方向盘的风格,底盘更是我比较倾向得那种硬得比较没道理并且制动下潜极其迟钝的底盘,这样的底盘在德国的公路上开真是太好了,在国内的县道上还是水土不服。而领克的性格是柔中带刚,方向盘轻柔但是不轻飘,几乎和你的输入是100%同步,女生也能一指操控,领克02的底盘有些倔强,但更适应驾驶者和路面,这一点说明领克的本地化调校做得很成功,舒适度同行的几位女生十分接受,赞不绝口,有种一见钟情、掏钱就买的冲动。

这段路上,我们终于有机会玩一玩领克的车机了。这套系统绝对甩GLA几条街,但毕竟这是一辆晚于GLA几年才开发的车型,车机系统领先实属正常,更何况谈交互、UI、操作系统、车联网,我们中国的设计理念现在不输任何人。奔驰的屏只不过是物理按键的一个延伸和车况监视器,领克的大屏是在不断地学习你,更有温度,比如我用语音要求它打开副驾气囊,它考虑了一会儿回复:呵呵。像极了星际穿越里能够预设幽默程度的机器人。

千岛湖机场的大小,应该还不如其他机场的一家免税店大吧。我们先登上了我们的包机——一架四人的直升机,坐进直升机,当头顶巨大的螺旋桨转动起来,由此产生的噪音让坐在机舱里面的人只能戴上耳机通话,透过直升机的窗户看着大地的时候,才发现限高500米的无人机+飞行眼镜所宣传的所谓上帝视角还是玩具级别的。而当我们看着机长气定神闲地操作各种精密的仪表时,感叹飞行交通工具的复杂和伟大——这才是入门级的民用直升机而已。

跳伞是重头戏,虽然在国内跳伞的价格基本上是国外的三倍,但是有就比没有好。千岛湖应该是江浙一带最近的跳伞地点了。这里的设置、安排和流程,基本上已经很接近国外的跳伞俱乐部的操作了,并且不是山寨的操作。

从前期的安全演示、培训到陪同跳伞的教练也是老外。飞机爬升到3,000米高度的时候纵身一跃,享受几十秒的自由落体,这样听起来害怕但却是宝贵的经验。我们跳伞当天遇到了小雨,在云端跳出穿云而下是可遇不可求的,当穿出云层看到绿色的大地和远处的千岛湖时,那样的美景,真希望自己的大脑有回放功能。

这一天的空中体验足够刺激,让出行的伙伴们在回程的时候都high了,开车也更加激烈,搞得领克和GLA的变道辅助系统频频介入,报警不断。感觉回到喜来登后如果只是看看湖景,吃吃吃鱼头,这样的行为无法给如此精彩的一天画上句号,所以我们又在千岛湖组织了一场卡丁车比赛,看着湖景落日开着卡丁竞速,这一天真的是玩疯了。

几天玩下来,我们体会到了千岛湖传统的美,也解锁了千岛湖刺激的一面。两辆车也是各有千秋,GLA是一辆奔驰,它更多的是在给你灌输奔驰的种种,它希望给你的一些,你只有接受的份。但领克02,真的是一辆在尝试着读懂你并且与你交流的车,更像是一个朋友,你静它就静,你疯它比你还疯。如果一定要为我们的这辆领克02下一个结论的话,与其说这是一辆最像国产车的进口车,倒不如说这是一辆最像进口车的国产车,不会让你失望。

很多人都在津津乐道领克身后的故事,如瑞典主导开发,中方参与。为了确保02的整体表现,其开发周期被人为拉长,甚至有些工作推翻重做,在新造车们津津乐道于短时间内出产品的今天,这是一个打脸的举动,也是自信的表现。事实上,经过几个项目的磨合,瑞典方面更理解和尊重中方团队的需求和中国用户的喜好。而领克的中方团队,也是积累了足够多的开发经验,并且人员无论从技术经验还是人生阅历,都日趋成熟。有这样的团队,奉献出一部给我们惊喜的领克,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