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追”大臣的守寡皇后——萧绰

皇后的身份很高贵,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皇帝,谁都要尊重她,看起来十分光鲜。不过,历史上也有一些看似不那么光鲜的皇后。比如清朝的孝庄,在皇太极死后,就被迫“下嫁”给了自己的小叔子多尔衮。不过,孝庄并不是历史上唯一下嫁的皇后,在更早时期,还有一个与其有着相似经历的人,她就是辽景宗时期的皇后——萧绰。

萧绰是契丹人,父亲萧思温是辽朝宰相,当年景宗能当上皇帝,萧思温在暗中下了不少功夫,所以景宗一即位,就立刻娶了萧思温的小女儿萧绰为妻。

萧绰与景宗的婚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政治联姻。不过景宗很信任萧家,萧绰进宫三个月就被封为贵妃,两个月后又被册封为皇后,这也正式奠定了萧绰在皇宫中的地位,而这时的萧绰才刚刚16岁。

成为皇后之后,萧绰开始接触宫中的一些事务。由于景宗体弱多病,甚至一些政务上的事情也会交给萧绰处理。萧绰很聪明,各种事情都学的很快。

公元982年,辽景宗在打猎的途中生病去世,他临终时留下遗诏,让皇长子耶律隆绪即位,不过鉴于皇长子年龄还小,还不满12岁,遗诏中又令“凡军国大事皆听皇后命”。

这时候的萧绰已经有29岁了,十多年的时间让她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幼子登基,朝廷一般都会有动荡,但萧绰很快就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人脉将它们稳定了下来。

在中国古代,皇帝驾崩后,皇后通常是不会再嫁的,一是制度不允许,再是当时的女人都讲究三从四德,嫁夫要从一而终,否者就会遭到世人的唾弃。

萧绰当时已经是皇太后了,不过她却敢爱敢恨,在处理好国事之后,她就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二份姻缘。

朝廷有个叫韩德让的大臣,是萧太后的“故交”,两人在萧太后进宫之前就已经认识,当时年轻的萧绰还对他颇有好感。

这一天,萧太后找来韩德让,主动提出要和他重修旧好。萧绰说:“你休妻吧,我和你好。”之后还讲了自己的很多感受,说自己很想念他,时常想着自己能嫁给他。(“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

当时韩德让已有家室,再加上自己臣子的身份,韩德让并没有马上答应。但萧绰也是心狠,她派人威胁韩德让的妻子,让韩德让彻底放弃了抵抗。此后两人“同卧同起,共案而食”,虽没有举行婚礼,却和正常的夫妻没什么两样。

和孝庄当年的委曲求全一样,萧绰与韩德让的“结合”,也直接促使了当时的辽朝更快的走向稳定,韩家时代为官,在朝中很有影响力。而且韩德让没有儿子,对皇室也够不成什么威胁。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