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和谈,皇帝:赔了多少银子,大臣伸出三根手指头,皇帝:重赏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大宋以后,采取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即先对付南方小国,再直面北汉、辽国。为此赵匡胤还专门设置了“封桩库”,储存钱币、布匹,希望借此赎回被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

后来的宋太宗基本延续了“先南后北”的战略,在赎买无望之后,曾先后两次北伐,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但两次都没有获得成功,从此宋人畏惧辽国强大,逐渐转进攻为防守。

两国和谈,皇帝:赔了多少银子,大臣伸出三根手指头,皇帝:重赏

而辽国却是步步紧逼,每年不断有辽国骑兵南下屠杀百姓、掠夺财物。

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领20万大军南下,辽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兵临黄河北岸的澶州,严重威胁宋朝都城汴梁。

两国和谈,皇帝:赔了多少银子,大臣伸出三根手指头,皇帝:重赏

▲图为辽国萧太后画像

辽军南侵,边关告急的奏报不断送往京城,当时的宰相寇准有意将奏报扣下,等累积到一定数量再呈给宋真宗。宋真宗感觉边关事态严重,便向群臣询问计策。当时朝中不少大臣主张避开辽军的锋芒,迁都升州(今南京),更有人提议迁益州(今成都)。

只有宰相寇准建议皇帝亲征,他告诉宋真宗:“如果迁都,百姓必定会人心惶惶,敌人再趁虚而入,无论升州还会益州都保不住,迁到哪里都不安全。而陛下如果亲征,士气必然大振,一定能击退辽军。”宋真宗最后采纳了寇准的建议,御驾亲征。

两国和谈,皇帝:赔了多少银子,大臣伸出三根手指头,皇帝:重赏

宋真宗来到澶州,宋军果然士气大振,他还接受寇准的建议,登上城墙以激励士气。各路宋军皆高呼“万岁”,声震数十里。

而恰好当时的辽军大将,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在前线察看地形时被宋士卒张瑰射杀,辽军未战先失大将,士气逐渐低迷。再加上辽军孤军深入,宋军在后方威胁辽军退路,萧太后便向宋提出了议和。

此时宋朝形势大好,宰相寇准不同意和辽军议和,但宋真宗执意要与辽议和。并派使者曹利用和辽人商谈议和条件。宋真宗告诉他:“如果辽人要求苛刻,花费百万也可以。”但寇准找到曹利用,威胁他道:“如果超过30万两,我就要你的项上人头。”

两国和谈,皇帝:赔了多少银子,大臣伸出三根手指头,皇帝:重赏

等到曹利用回到宋营,宋真宗急忙询问赔了多少银子,曹利用不敢直说,只是伸出3根手指头。宋真宗以为是三百万两,觉得太多了,但随后又觉得花三百万两解决此事也算值得了。等知道是三十万两时,宋真宗十分高兴,下旨重重的赏赐了曹利用。

“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宋真宗将此认为是一件比肩太祖太宗的丰功伟绩,但大臣王钦若对他说:“此乃城下之盟,是被迫签署的屈辱条约。”

两国和谈,皇帝:赔了多少银子,大臣伸出三根手指头,皇帝:重赏

▲图为名相寇准

而宰相寇准因此战获得了巨大的声望,但也遭受了小人的妒忌。王钦若将寇准的功绩抨击的一无是处,更向宋真宗谗言:寇准劝其亲征其实是在赌博,拿真宗的命去赌,赌赢了皆大欢喜,赌输了则一切都完了。从此,宋真宗便疏远了寇准,后免去了他的相位,贬到地方为官。

后来的宋真宗痴迷于泰山封禅,因功绩不显,竟将“澶渊之盟”列为生平政绩之一。让人讽刺的是:自宋真宗之后,中原皇帝们便不再前往泰山封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