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为了电动化“脱欧”

文 二条周

最近有一则消息被上海车展前的新车上市潮淹没了。

英菲尼迪总部表示,将在明年,也就是2020年正式退出西欧市场,将重心彻底转移到北美和中国市场。有人说这是在欧洲常年销量不佳后的放弃,但我觉得更像是基于战略调整的“脱欧”。

种种迹象表明,这种调整从2011年英菲尼迪将总部搬到中国香港就已经开始,只不过到现在还在继续。英菲尼迪的方向并不错,只不过用了将近八年才完成这个决定,节奏是有些慢了。而在此之前,通用汽车在卖掉了欧宝后,已经在2017年正式退出欧洲市场;去年,本田和丰田分别关闭了它们位于英国的工厂;甚至去年在福特和大众达成联盟后,业内也有福特要抽身欧洲的传言……

在欧洲卖车的日子其实并不好混,欧洲人对汽车品牌根深蒂固的认知,以及本土相当强大的制造能力,让其他外来户们很少能在这个市场赢得一席之地,更何况还是被BBA牢牢把持的豪华车市场,反正我去欧洲就没见过几辆凯迪拉克、雷克萨斯在路上跑的。

相比之下,宽容的北美和热情的中国,就显得平易近人多了。前者本身就是英菲尼迪的诞生地,消化了超过50%的全球销量,是品牌的基盘,后者则依靠东风这个本土合作伙伴和前瞻性的产业政策,给了英菲尼迪转型的可能。

诚然,这两年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走的并不顺利,在经历了2014、2015年的那波高速增长后,英菲尼迪由于新品节奏的踏空,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速调整,直到去年全新QX50上市,才拉起了它新一轮的增长。

中国市场是需要新车刺激的,这可能是它和欧洲,甚至北美最大的差异。所以,伴随着英菲尼迪这一轮“脱欧”决策一起出街的,还有一整套前瞻甚至可以说是激进的产品战略,在我印象里,这是一贯保守的英菲尼迪从未有过的。

“英菲尼迪将从2021年启动全面电动化,把资源投放在更具价值的发展机遇上;

从2021年开始,英菲尼迪将推出搭载EV电动和e-POWER技术的新车型,全面进入“电动时代”;

预计到2025年,英菲尼迪全球销量的50%将来自电动汽车;

截至2022年,英菲尼迪在中国的产品矩阵将有25%的车型为电动车,并将在2025年全面实现电动化”

基于过去的低调,我一度以为英菲尼迪是不会涉足电动车的,没想到要么不转型,一转型却是如此彻底。相比之下,我倒觉得“脱欧”的信息反而无足轻重了,一个电动化的英菲尼迪可能才是它一直在憋的“大招”。

不要以为英菲尼迪这个决策又是一个在中国市场人云亦云的跟风,尽管如今BBA们纷纷宣布了自己电动计划,甚至有些都有量产车开卖上路了,但我还是认为英菲尼迪的电动基因可能才是最靠谱的,因为它背靠的是一个已经在电动车上早有建树的品牌——日产。

在此之前,日产已经推出了全球销量最高的电动车——聆风,全球累计销量40万辆。2018年第二代聆风上市,北美好评如潮。

第二代聆风

可能因为出身日系,聆风生来低调,不如特斯拉那么会炒作,日常家用的平价定位,造型也并不算亮眼。但我还是要说它是我开过的电动车里最靠谱的一款,不说别的,就凭借上市以来耐用、稳定、踏实的口碑,就已经戳到了如今全球电动车领域浮夸成风的痛点。

在我看来,在电池、电控、电驱这“三电”领域,日产的技术积累算得上炉火纯青,人家的电动车还在探索,但日产已经算得上成熟了。在刚刚上市的第二代聆风上,日产又开始逐步搭载达到L2级别的ADAS配置,开始释放自身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积累,虽然继续低调,在产品力上却已经来势汹汹。

日产的电动车动力总成+英菲尼迪的设计,这两者的结合听上去就很有想象力,让人不由联想起当年日产VQ引擎和英菲尼迪FX设计组合的横空出世,至今我都觉得这是豪华车里最经典的搭配。

最经典的FX

说到这里,我觉得英菲尼迪规划里三年后中国市场四分之一电动车的市场战略并不夸张,毕竟全球也没有哪个市场在电动化方面能有中国这么坚决,英菲尼迪与其耗一部分精力在欧洲胶着,不如在中国市场ALL IN。

与其说是英菲尼迪因为止损而放弃欧洲,不如说是英菲尼迪是为了电动车而脱欧。

大方向既然没错,那英菲尼迪目前在中国市场最需要改变的,可能还是过于低调的形象,毕竟在电动车圈,面对的已经是一大批会利用互联网造声量的“新势力造车”,以及同样高举高打的欧美同行。

中国市场虽然够大,但消费者却只记得住他们眼前听到和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