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只要严格的做好这几点,孩子的“智商”会越来越高!

很多父母都以为孩子的智商都是遗传的,其实不然,很多方法可以后天培养孩子成为高智商!

二、在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方面的做法

我想,对于孩子来说,聪明在于培养、在于鼓励。我的一些做法不一定很有条理,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应当说还是有效的。

1、通过游戏、玩耍和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育。孩子喜欢玩耍,那就鼓励他与邻居小朋友一起玩,或者是陪着他一起玩。玩耍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快乐地成长,以及学会和别的小朋友相处,这可以抑制孩子的娇气,小气,也能看出他在某些方面的小聪明(但不是占别人的小便宜或者欺负别人)。

2、引导孩子养成学习习惯

与其“逼”着孩子天天念书,不如从小让他习惯于看书。孩子4岁时,我开始给大学讲课,这需要将20年前学过的高等数学重新“捡起来”,每天回家一有空就看书备课,用夫人的话说“油瓶子倒了都不扶”。但是这也有个好处,那就是孩子慢慢习惯了这种氛围,觉得父亲坐在那里看书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以后他能自己看书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模仿我的样子坐在那里安安静静地看书。不过我不鼓励他长时间地坐在那里读书,而引导他学会劳逸结合

3、力所能及地为孩子提供学习条件

不少家长为孩子买电脑、音响、MP3,买各种各样新颖的学习用品、买书、订杂志,这都是为孩子提供学习条件。问题是有了这些条件之后孩子就一定能学习好吗?没有这些条件或条件不完备就一定学不好吗?我个人的体会是,提供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是既要考虑家庭的经济实力,更要关注实际效果。学前期和基础教育阶段,我更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当年我的做法是:引导孩子看好书。当年我能买得起的书是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放在那里让他想看就看。暑假到爷爷奶奶家看武侠小说,问我为什么不买?我说了不想买的理由,他也同意。以后到了他有零花钱的时候,我发现他买的小说也都是名著。

5、在学习方法上给些指导

多数家长并不是教师,即使是教师,也不可能懂得孩子学习的所有课程的知识。但是凡有工作经验的家长都有能力给孩子在学习方法上作些指导,或者请懂行的人给他一些指导。这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