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丰田、本田、马自达都是靠什么省油的?

无限溺爱尼糯米的A君


车辆省油的途径无外乎就是在发动机,变速箱,车身等方面做文章,比如提高发动机效能、提高传动效率、车身减重等,此外引入混合动力系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能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

一、提高发动机效能方面:1、优化进排气,(更高的直喷压力提升燃油雾化效果),滚流燃烧,(闭缸技术,降低低负载状态下油耗);2、降低摩擦,减少能量损失;3、引入更先进技术,如新的涡轮增压器、可变压缩比、压燃等。

1、以丰田最新的2.5L自然吸气发动机为例,它使用了进、排气门双可变正时技术,并且在进气端,使用VVT-ie(电控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利用电机控制正时调节器,来更好的控制气门打开和关闭时间,实现阿特金森循环。同时丰田还优化了进排气气门夹角,这样可以让发动机进气量更接近直流,高速滚流燃烧可以更好的实现节油。

大众最新一代1.5TSI Evo发动机(EA211系列),采用优化后的油压控制气门正时,让进气门正时调整时间小于0.25秒,实现米勒循环和奥托循环之间快速切换。

同时,大众的1.5T发动机可以关闭2、3两个气缸,降低车辆中低负载工况下的燃油消耗率最高达20%。

2、汽车发动机是一整套机械结构,因此机械摩擦导致能量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唯有使用更先进的技术来降低摩擦。

这一点,大众在其1.5T Evo发动机上使用了等离子体喷涂法(Atmosphere Plasma Spray,简称“APS”)在气缸壁喷涂了一层减摩涂层。喷涂物是一层铁的氧化物,在进行缸筒桁磨后,涂层厚度约为100-180微米。

丰田则是在它的新发动机上使用了包括变排量机油泵、电水泵、低滚阻链条等设计,最大程度减少了动力额外消耗。【注:大众1.5T Evo发动机也应用电控冷却模块 & 变排量机油泵】

注:机油虽然是发动机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低负载状态下仍使用大流量机油,反而会降低发动机效能。

3、如上所述,大流量机油不是在任何工况下都是最优选,压缩比同样如此,高负载下用高压缩比,反而会不利于节省燃油。

日产最新的VC-Turbo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就应运而生,这款新引擎开发周期长达20年,投资达到了200亿美元。

VC-T技术是通过一个电控偏心轮,实现发动机压缩比在14:1和8:1两个压缩比之间切换。高压缩比在中低负荷的工况下使用,高负荷的工况下则采用低压缩比,前者可以有效提升燃油经济性,后者,则能在保证较强动力输出的同时也尽可能避免爆震的情况发生。

最终这台机器荣获2019沃德十佳发动机大奖,同时引入国内之后可以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

大众虽然没有采用变压缩比技术,但是它的1.5T Evo发动机采用了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

低转速工况下,废气流速/流量较低,缩小废气流通截面积,使废气流速加快从而增强驱动涡轮叶片的废气动能,让涡轮转速更快地提升,增强发动机低扭表现。高转速工况下,增加截面积,减小排气阻力,提升发动机效能。

目前奔驰开发的48V温混动系统,其中的EQ Power技术,是一种电子涡轮增压技术,相比传统的废气驱动涡轮增压器,它的转速响应更快,更好的消除了低转速涡轮建压不足,导致出现动力迟滞的问题。

以上是介绍了一些发动机技术方面的信息,此外变速箱技术改进,车身减重一直是提升效率的重要方面。当下,变速箱挡位越来越多,齿比更绵密的变速箱可以有效降低换挡能量损失,同时高速低转速可以节省燃油。车身结构方面,当下热门的钢铝混合车身,高强度热成型钢,全铝车身都可以带来不错的减重表现【迈凯伦还有独创的碳纤维一体单体座舱技术】。


智选车


日系A级车靠CVT省油,B级日系靠动力缩水省油,C级以上日系没有优势,继续玩动力缩水的把戏,比如ES200,连2.0的发动机也装上了,都喊动力弱,但是就是不改,黑到一个是一个,反正要面子不要里子的人多。

德系车比较熟悉B级车,尤其以迈腾因前后购买使用了两代,都是2T发动机,加上还有一辆A4 allraod14, 故此对大众家族汽车省油深有体会。

先说几个实例,而且是真是的,



你没有看错,这是夫人来机场接我,行驶145公里后的油耗,百公里5升,这是17款迈腾B8L380旗舰的油耗水平,夫人现在说起这事都很自豪,并强调这不是一次而是好几次都能开到这个油耗。

由于家庭原因,我经常要往返于深圳和海南儋州之间,已经开着迈腾380跑过不下10个来回,如果ACC巡航到110公里,平均油耗我的多次记录是5.7升百公里,120公里ACC则是6.3升左右

开奥迪A4AR同样的情况多1.5升,原因很简单,车重220kg,全时4驱,轮胎也宽一点。

大众的省油技术来自于他的黄金组合2.0T+7DSG,此外,B8L还采用了双喷射技术,滑行模式、经济模式、更好用的自启停技术、减小了平衡轴重量、轻量化车身等等,在动力进一步提升,01仅仅7.02秒的性能下,能得到这样的油耗,实属技术实力说话。

上面是实际体验,再来看看工信部油耗标识。很多人对工信部油耗嗤之以鼻,说是假的,和自己的实际体验完全不同。这实际是谬误,她没有理解工信部油耗的实际含义。实际任何一种测试汽车有好的方式都不能吻合千变万化的咸猪腿,上面的例子太太可以开出5升百公里油耗,但是我是无论如何开不出来,这就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路况而异,因天气而异,因车况而异、。工信部的所谓标准工况也只代表特定的一种状况,无穷的状况他是无法模拟的。但是,毕竟是一个有章可循的标准工况,任何新车都必须按照这个工况来测试,测出的结果可以相互比较,但不能与用户的油耗相比,这就是根本的原理。

说了那么多工信部油耗,回来说有什么意义,意义很大,如果以迈腾、凯美瑞、鸭哥、阿特兹为例如何比较谁的油耗低,其实很简单,看01加速成绩,相当者比较工信部油耗,低者胜。迈腾派出280车型,01只要8.6秒,百公里5.5升,完胜日系所有B级车,OK,德系车省油的结论确实不虚,有不服的来试试呗。


joshen1


谈省油,得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点是驾驶习惯,这个问题在于自己,而不在于你开的什么车。每次猛踩油门起步、疯狂制动、长时间怠速给你开什么样的车油耗都下不来。

所以,在你有良好的驾驶习惯之后,我们再来客观的谈谈,日、德系到底是如何节油的。


除去驾驶习惯外,影响油耗的有那些方面?无非就是车身轻量化、变速箱技术、发动机技术三点。

汽车工业发展到如今,对于车身的轻量化、变速箱技术已经差别不大了。早年说手动档更节油,为什么?无非就是变速箱技术不成熟,自动档换挡顿挫来带的油耗消损。但随着无级变速、双离合变速的广泛利用,这个方面的差距已经非常之小了;

(CVT无级变速)

(双离合变速)

其次车身重量大家也是大哥不说二哥,可以对比一下日德两系的车身重量,有的日系比德系车还重,比如雅阁和速腾。



那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发动机。同样的道理,现在大家发动机喷射技术都有,那么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呢?有位答主提到了,叫做“气门正时系统”,这里就谈谈这个技术设计趋向带来的影响。


本田车靠什么省油?靠的是低速省油。本田的发动机调校目的非常明确:低速要节油;高速要动力。所以他的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VTEC)在改变气门行程的时候跨度很大,在低速体现的是经济性,也就是节油;但高速的时候,并不节油。很多人说日系节油大多都是说本田飞度等车系,但如果换成雅阁的话----雅阁的车主自己心里会有数的。

至于丰田呢,如果是丰田的纯汽油车,油耗并不占便宜。本田的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VV-I)强调的动力-经济的综合性,VV-I的作用是保持发动机动力的平顺输出,这样的好处就是兼顾了油耗和动力。

但很多人会说丰田加速慢,这就是误区了,丰田不是加速慢,而是给人的加速慢,因为他一直都是保持这个动力的线性输出,而对抗汽车行驶阻力的速度比发动机扭力增加的速度大,所以才感觉汽车加速越来越慢。但实际效果VVI比VTEC并不见得差了。

但丰田是靠纯汽油来节油的吗?它节油靠的是油电混合动力!


德系车在低排量上,还真就没有日系车节油,但在中高级轿车上,德系的油耗真就不见得比日系车高了。

前文提到本田的VTEC的极端性使得他在高低速的油耗区别十分巨大;但德系车,比如奥迪的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AVS),因为有更多角度的凸轮轴的匹配来控制气门变程,能让所有配件都获得最大的性能;但在低速环境下的动力输出十分无厘头....


总而言之,本田的VVI在低排量低速行驶的情况下油耗最低,其次是本田,最次是德系;但在高速上,就反过来了,油耗最低的是丰田,其次是德系,最高的是本田了。所以不要盲目的认为只要是日系车就一定省油,德系车就一定油耗高。合理看待吧。




无聊到巅峰


省油是任何一个车企的必修课,而省油的方式有很多种,平衡各方面才能达到燃油经济性。排除个人驾驶习惯以及路况问题而言,但从技术来说每家车企侧重的节能方式也不同。

1.先来说说大众,我们以高尔夫为例,采用了“BlueMotion”——蓝驱技术,而其已经成为大众车型中高质量、低油耗车型的标签,是大众品牌特别赋予旗下低排放、低油耗车型的特殊标志。未来也有望在其他车型上使用。

当然,最出名的还是大众的DGS,那套被喷了万万变的变速箱同样也是节油利器,DSG变速箱完全不同于传统变速箱的设计思路,通过两套离合器,不仅提高了传动效率,同时还实现了无缝换档,从而达到了节省燃油的目的。

还有就是车身设计,热成型的超高强度钢板有效降低自重等因素,都进一步降低了油耗。

2.丰田和本田很相似,所以我们一起来说。丰田车型在省油方面贡献最多的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VVT—i与i—VTEC这些可变进气技术,让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提升。

而本田赖以成名的就是发动机技术更是跻身发动机技术前列,买车送发动机并不是空穴来风,本田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商,最强的发动机黑科技就是这三样了:VTEC、i-VTEC、地球梦技术。

而且,这两个品牌现如今都在向混动车型靠拢,新上市的广汽的凯美瑞、雷凌,一汽的卡罗拉,借助电机更进一步的省油。而本田也不落人后,思铂睿、CRV雅阁等等。

3.马自达比较出名的就是创驰蓝天技术。他的优点就是集分级AT、CVT、DCT等各种类型变速器优点于一身。除此之外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高压缩比获得更高的热效率,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除了这些硬件的黑科技,还有车身前后的重量平衡、风阻系数等等都是影响油耗高低的因素。


花生好车


技术。

同级别车型与美系、法系、韩系,以及自主品牌相比,确实燃油经济性要好一些。

原因绝不是车轻车重,它们的整备质量都相差无几,唯一能解释的就是技术差异。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同排量发动机的动力参数,大众、丰田、本田、马自达都不一定有优势,它们并不只靠发动机,还有传动系统。发动机与变速箱的匹配效果出色,传动效率高,同样的燃油消耗,跑的更远,也更有力。

尽管发动机参数不是最佳,但压缩比高,热效率高,输出同样的马力,需要的燃油少。


试驾时间


日系基本靠驾驶员的双脚,即对人性的压抑省油。

一会展开说。


鱼眼猫眼鹰眼


省油不是全靠发动机,这里面很有学问,跟发动机,变速箱,车身架构都有关系,同样的变速箱,换一个不同的发动机油耗不一定相同,同样的发动机配不同的变速箱也会不同,底盘的调校每个厂家都不同。关键看三者之间的匹配


飙车时发型不乱


核心技术,人家造车多少年???,我们国家自主造车才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