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孩子养成记——让阅读成为陪伴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在妈妈们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而绞尽脑汁时,我却在为孩子沉迷读书而发愁。女儿小优今年六周岁,过完暑假就要升一年级了。她性格乖巧安静、酷爱读书,每天早晨睁开眼就要读书,白天书不离手,晚上更是不看书就不睡觉。虽然还在上幼儿园,却已经读过了了“米小圈系列”、“神奇校车系列”《我的日记系列》、《奇先生妙小姐》全集等系列书籍,看过了几百本世界优秀绘本,读完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小故事书,已经开始读长篇故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木偶奇遇记》、《小王子》、《兔子坡》等等。她吃饭的时候、准备睡觉的时候、出去玩的时候,甚至上厕所的时候,身边总要带一本书,完全成了一个小书迷。

宝宝读的书越多,知识增加的也越多,小小年纪就知道太阳系及八大行星,知道恐龙的各个时代和恐龙的名字及特征,了解蜗牛、蜜蜂和瓢虫等小昆虫的生活习性,明白部分成语的典故,理解“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屠苏”指的是酒……作为家长,一边非常欣慰她对书的喜爱,一边担心她因读书而伤害了眼睛,于是常常鼓励她出去玩,尽量抽时间带她去运动、去旅行。

小优在图书馆读书

朋友们经常问我,是如何让宝宝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我思来想去,并未觉得有什么特别的经验可以传授,只能把自己常做的事情总结成六个方面,跟宝妈们一起分享,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一,培养正确的读书意识。从孩子读书起,我就一直告诉孩子,读书与功利无关,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攀比,更不是为了将来的种种利益。读书不必迎合,读书不必炫耀,读书更不必敬畏。读书不是为了老师,不是为了家长,恰恰是为了自己。一个人不管将来贫穷还是富裕,社会地位高还是低,工作忙碌还是闲逸,书总是要读的。读书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充盈,让自己的胸怀更加宽广,让自己的灵魂更加丰富。通过读书,能够最大限度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自己无缘邂逅的风景,走过自己无力到达的地方,领悟自己无法提炼的思想。

最初陪孩子读书只是想增加孩子对幸福的感知。女儿一周岁之前,夜晚临睡前,我经常给她读优秀散文,中文、英文、日文全部拿来读,虽然她听不懂,但是我想让她感受读书时的氛围,享受那深情而又优美的文字,感觉读书的那种安宁和幸福。女儿一周岁以后,已经能读一些简单的绘本,我便挑选一些幼儿书籍陪她读。我工作单位离家远,天天早出晚归,每天早晨离开家,都会挑一本书给孩子,告诉她“妈妈该上班了,就让这个小小书在家陪你吧。”慢慢地女儿就将书当成一种陪伴、一个朋友。小优三周岁之前的书多是由我挑选,我从不强迫她读书,也没有做过任何计划,只是十分随意地让她读得开心就好,让她发自内心地喜欢书,自觉地把读书当成一件快乐而有趣的事。

第二,营造方便的读书环境。读书不在贫富,切莫说家里没有书房,没有空间,没有孩子学习的环境。寒门亦有爱书人,真正的爱读书,即便蜗居斗室、即便身居闹市也可专心阅读。我们家面积不足一百平米,祖孙三代人住在一起,空间本就紧张,根本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做书房或者读书角,甚至连摆放书架的地方也没有。为了让孩子随时随地都可以读到书,我便找来些牛奶箱、水果箱、鞋盒等盒子,简单裁剪,做成书盒,放在电视下面、沙发旁、床边、墙角、阳台、餐边柜……让家里每一个小角落都变成孩子阅读的场所,而且收纳简单、成本低廉、拿取方便。孩子想要读书的时候,随手一拿,席地而坐,即可畅游书海。

第三,坚持长期的阅读记录。女儿三周起,读的书多了,买书也成了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我办理了一家绘本馆的会员,一年三百多,每天可以借四本书。之后,便开始坚持记录宝宝读过的每一本书,看看宝宝是否喜欢,有什么感受,是否多次借阅,书的内容和插图有什么特别之处等等,简单记上三言两语,一来通过记录可以深入了解孩子对不同书籍的喜爱;二来长期坚持记录,每次宝宝回看那长长的书单,回顾她读过的书目,都极大地增强了女儿读书的信心和成就感,能够激励孩子坚持下去。

女儿三周时的读书记录

第四,以身作则的阅读陪伴。前两年,我先是考了在职研究生,后来又备考公务员,在家除了带孩子,还要抽时间看书。常常在床上支个小桌子,宝宝在一边玩,我就开始看书做题,有时候宝宝也积极参与,在我的书上乱涂乱画,把我的试卷扔的满屋子都是。大多数时候是哄宝宝睡下之后,我便开始学习,半夜宝宝醒来,总能看到深夜里台灯下认真读书的妈妈,虽然我后来没有考上公务员,可是却给孩子树立了读书的榜样。 平时在家我极少玩手机,没事的时候,我喜欢陪女儿一起读书,看着优美的插图,充满童趣的故事,精心的图书设计,每拿起来便爱不释手,想要一遍一遍读下去,有时候想,我竟然是个喜爱绘本的妈妈。我特别享受和女儿一起读书的时光,那么一个可爱的小小人儿,跟妈妈并排坐在床边的台灯下,安静而认真地读书,每每总让我感到暖暖的幸福。

第五,尽量消除的读书迷信。我希望孩子读书,又害怕孩子会变成书的俘虏,成为一个书呆子。为培养她“不唯书”的意识,让她在读书时提高鉴别力,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不成为各种书籍的信徒和传声筒,我常常告诉小优,每本书都是由普通人写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写书,书里有好书也有不好的书,书只是人们一种情感的表达,知识的阐述,并不是神圣和万能的。我特意买了一本儿童绘本《如何做一本书》,详细地给她讲解了一本书是如何产生的,并鼓励她自己动手做一本书,这激发了小优自己做书的浓厚兴趣,天天缠着妈妈陪她做书,然后她按照做书的顺序,找来纸张和彩笔,自己做封面、编故事、画插图、排页码,做出了第一本简单的书。

第六,鼓励自由地阅读输出。小优开始读书的前两年,基本都是妈妈陪着,渐渐地,从一开始全部由妈妈讲,到后来宝宝可以认读个别字句,再到宝宝给妈妈讲,最后宝宝已经完全可以自己读书,除非个别不太懂的地方,需要找妈妈帮忙解释。我深知读书不能读死书,要把书读活,就必须让孩子将学到的知识有效输出,能够表达出来,变成自己的东西。为此,我经常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鼓励她大胆表达。比如:演话剧,陪宝宝把书上的故事表演出来,也让宝宝自己随意编演一些小故事;开故事会,让宝宝复述看过的故事,给故事续一个不一样的结尾,或者给书中人物另编一个新的故事;成语、古诗接龙,我降低了这个游戏的难度,成语接龙就是每个人随便说一个成语,看谁说的多,古诗看谁背诵的多;写日记,尤其是读了米小圈之后,女儿开始尝试写日记,把每天有意义的事情写下来,不会的字就画画或者用拼音代替,现在还在一直坚持。

书,既不可食,又不能玩,孩子们不可能轻易喜欢。爱读书强迫不了,也假装不来。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妈妈们千万不能心急,要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孩子积极鼓励、正确引导、耐心陪伴,总有一天孩子会爱上阅读,爱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