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女人,爱得太快,难免悲哀

“她是一种很强大的真实。她裸露着,不是身体,而是灵魂。她用她的全力去爱,她让她爱的男人,变得强大起来,骄傲起来,随心所欲起来。然后她自己第一个被伤害。她的强大让男人下手很重。其实,她是很疼的……”

去世前眼角的这滴泪,是萧红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遗物。

1942年1月22日上午10点,萧红于玛丽医院病逝,享年31岁。

几日前,回光返照的她在纸上写下: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当然不甘,31岁的年纪,放在今日,那就是一个女子最美好的时光。

在杜拉斯的自传里,她说:“我的一生,充满了动荡,我喜欢这种动荡。”但萧红是不喜欢的,她甚至对动荡深恶痛绝。

她一生都在追寻终结动荡的答案,却又历经一生动荡。

是不是民国时代耳熟能详的才女们,她们之所以伟大,除了传世的作品,还因为轰烈的爱情。

可是纵使同样才华横溢,论作品的名气,萧红远不及林徽因、张爱玲、陆小曼等人,论爱情的凄苦,萧红却又无人能及。

令人扼腕。

萧红说:“我所有的不幸就是因为我是个女人。”

不以为然。因为一个女人,在爱情里的姿态,如果低到不如尘埃,注定得不到真爱。

陆哲舜、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萧红,你为何不明白,爱错,不如错过,爱得太快,你又如何不会爱错。

对萧红而言,爱,就是她生命的全部,为了爱,她可以义无反顾。

所以她才会落得众叛亲离,她的一生都在流浪,一生都在“逃亡”,每一次爱情,像是飞蛾扑火,不计后果。

缺爱的童年,让她没有丝毫的安全感。这样一个女孩,太容易心动,太容易感动,遇到一个对她稍微好些的男人,就恨不得把自己毫不保留地托付。

对待爱情,她自欺欺人,愚蠢得近乎盲目。她纵容自己沉浸在别人微薄的付出中无法自拔,就算受伤,也甘愿沉沦,不愿脱身。

萧红太需要情感的慰藉,太过渴望被保护,所以她爱得太不计较,所以爱得太快,结果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蹈覆辙,只剩唏嘘和悲哀。

她的爱,终究是变成了男人伤害她最好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