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水痘、麻疹、手足口病高发,保护孩子,这些事绝对不能耽误!

春天养孩子是最难的,天气忽冷忽热,病毒细菌肆虐。比春天促进生长更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传染病的预防,这也是春天养好孩子的一个重中之重。

每到春天都是流行病高发期,并且这些病传染性强、传染迅速,让家长防不胜防,孩子很容易就感染。群里的宝妈最近都不敢带着孩子出门,一边怕传染病,一边怕花粉过敏。 生生是浪费了大好春光,其实只要家长给宝宝预防得当,传染病也是头纸老虎。

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症状:前期的表现常常是咳嗽、发烧、轻微的食欲不振,紧跟着身上会出三期疹子。三期疹子是指疹子从出现,到消失,会经过红点、水泡、结痂三个阶段。

护理方式:

水痘极易传染,应在家隔离至水痘完全结痂。

得了水痘,可以用温水给他洗澡,不仅可以止痒,还可以清除细菌,降低感染的机会。

对孩子用的毛巾等贴身的物品进行消毒,千万别用消毒剂。出现高热不退,或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注意事项:

人体得过一次水痘,就会获得终身免疫。为此,有不少父母希望孩子早点得水痘。

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儿童专家崔玉涛说:“因为当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时候,病毒就会出来兴风作浪,沿着神经节形成带状疱疹。”

手足口病

主要是由20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5岁以下孩子是易感人群。

症状:

初期表现发热(体温38℃左右的低烧)、咳嗽、流涕等症状,随后出现在手心、脚心、口腔,以及肛门周围会出现米粒大小的红颜色的疱疹,会有疼痛感。

护理方式:

大多数手足口病不可怕。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会在1~2周之内痊愈。家人要观察孩子的症状,进行及时护理。

孩子发热了要及时退烧。孩子嘴里的水泡破了,会很疼,很大程度上会拒绝吃喝。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偏凉的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比如常温的水、粥等。出现明显的呼吸问题、神经系统问题,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注意事项:

生活中要注意卫生,比如用流动的水给孩子洗手,及时处理鼻涕等排泄物,不用嘴给孩子吹食物等等。

麻疹

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6个月到5岁的婴幼儿。

症状:

发热,通常会在高热后2~3天出疹,24小时内会遍布全身。随着病程的进展,严重者皮疹会互相融合,造成皮肤水肿,大概一周后症状会逐渐消失。

注意事项:

麻疹病毒合并肺炎、脑炎的机会要更多一些。出现以下任意一种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 发热并伴有出疹。

2 、年龄较大的孩子主诉喉咙痛,尤其是伴有发热、出疹等症状。

猩红热

比较少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由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多发生在3-7岁的儿童。

症状:

表现出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体温能到达39℃左右)。

之后1-2天,出现全身密密麻麻的鲜红色皮疹,压之可变色,疹子间没有正常的皮肤,用手触摸有摸摸砂纸的感觉。有的孩子还伴有眼睛红、杨梅舌或草莓舌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会合并脑炎、肺炎。

一旦发现孩子高烧加起了疹子,立马带孩子去看医生。

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减少接触传染源,其次就是增强自身抵抗力,日常做好以上细节,孩子中招的几率一定会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