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重!育儿路上有三大常犯误区!别让你的宝宝成为下一个熊孩子

育儿之路,任重而道远。这个时代,对孩子的培养已经是重中之重。但是我们在对小朋友的教育却依然存在非常多的误区。

今天,我们就讨论几个,新手父母和家里老人们都容易犯错的问题。

一、分清对错,明辨是非

记得我们小时候都遇到一种情况,玩玩具磕到头,老人家就会打几下玩具,然后告诉我们"不哭不哭,打它出出气"。

一边打骂玩具,一边抚摸痛处,我们很快就停止哭泣,还会多云转晴甚至笑出声。

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把小孩子哄笑了,看似解决了问题,却也埋下了隐患的种子。因为大人们在对小朋友传递一个信息:这不是你的错,是其他人事物的错。

而且小孩子慢慢就会变得不懂得分辨是非对错,错误的溺爱方式也会让小孩变得刁蛮任性,最终成了熊孩子。不要小看生活中一件件小事,积累到等性格定型之后终身都难以扭转。

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是,传递正确的方法,避免再次磕碰受伤。并趁机教育孩子,给小孩分析事情,从其自身上找原因,让小朋友明白应该由哪一方来肩负责任,培养他的责任心,杜绝推卸责任的处事风格。

二、当着别人的面教育孩子

小时候,我们的长辈都曾经当着别人的面教育我们。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一声无足轻重的批评,却可能会留下成长道路上的阴影。

大人们应该明白,当众教育孩子,很容易让孩子觉得收到了羞辱。

小孩子也有自尊心,也需要面子,特别是如果批评言语不当,非常容易让孩子性情大变,而且有可能激发其逆反心理,就算是对的教育也不愿意去接受改正。

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是,当即采用"咬耳朵"的方式,或者在人后再就事情和小朋友讨论分析。用温和的方式、温柔的言语和正确的道理,让其意识到自己真的错了。

沟通过程中有耐性的倾听孩子的心声,找出其犯错的原因,再对症下药,适当引导。打骂是教育不好孩子的,相反和孩子交朋友会让他们放下戒备心理。

三、无法履行许下的承诺

大人们都觉得小孩子记性不好,答应过的事情可以不用达成。因为觉得许诺是哄孩子的一种手段,过后就不了了之。

这是大错特错的。虽然小朋友的思维尚未完成成熟,但是他们是具有独立思维的个体,而且他们天马行空的思维往往比大人更加繁杂。

我们答应过的事情做不到,言而无信,会慢慢降低孩子对大人的信任度,也会诱导他们学习成为没信用的人,无法意识到说谎的严重性,形成撒谎的习惯,并且引发他们对世界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是,不轻易许诺,一旦许下承诺,一定要尽力达成,并且让孩子有参与感。

如果真的无法做到,一定要耐心和孩子沟通,并一起分析无法实现的理由,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交待有担当的性格。

更多科普:

新手父母和老人的育儿观念不同怎么办?关注我们,学习更多科学的育儿技巧!

新生儿如何才算健康的喝奶方式?用纯净水冲泡牛奶是基础!欢迎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学习关爱家人健康补水的干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