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教育孩子不要贪小便宜?

儿子有个好朋友,周末经常到我家来玩。

这个孩子很有礼貌,总是阿姨长阿姨短的,来了去了,都不忘跟我打招呼。十来岁的半大小子,能这样真得挺让人暖心,每次我也是热情招待,有什么好吃得还会特意给他留一些。偶尔我们一家人外出聚餐也会带上他。

但是时间长了,我就发现这孩子有个毛病。

他会直接从我家书柜拿书装在自己包里,然后头也不抬嘴里念叨一句“拿本书回去看看”,并不征求我的同意。

刚开始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还热情地说:想看什么书就带回去看嘛。

有半年时间后,大概是他来我家十几次后的一个周末,当他又拿起两本书装在包里准备带走时,发现他竟然一本书都没有还回来过。我家书架本来书挤得严严实实,现在竟然松散了很多。

我开始提醒他把以前拿走的书都还回来。他说:“哦,就是那本《父与子》,我下周带过来。”我没说什么?到下周他果然只带回来一本《父与子》,以前他拿走了什么书我是不记得了,但是上周拿走的两本书他也没有还回来。临走的时候,他竟然什么招呼也没打,就在我眼皮底下,又拿走了沙发上的一本书。

当他拿起包礼貌地和我说再见,然后我还提醒他跺跺脚楼梯的灯才会亮时,我有一丝不舒服的感觉。但是我是个反应慢很多拍的人,当他走远了我关上门的时候,才开始确定我的不舒服感有多明显。

这种不舒服感,除了自己的善意被愚弄以外,更多的来自这孩子的行为。我发现他是有意识地在做这件事。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喜欢占小便宜的人。我发现很多人想避开这种人。为什么?

和爱占小便宜的人打交道,你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因为他们总是不断尝试触碰你的界限,而不是自觉得保持那个让彼此都感到安全的界限。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你得和他斗智斗勇。而你可能缺乏这些小聪明,或者你不屑于花时间去玩这些小伎俩。但是对方喜欢,你就得奉陪。所以,但凡是想追求高效人生的人士,必然选择避开这种人。

人和人之间最舒适的感觉是信任。但是爱占小便宜的人总是会愚弄你的善意,破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感。我们愿意为某人付出,是因为他值得信任。所以表面上占有了别人一些东西,但是同时你将失去别人愿意为你付出的东西 。

有时候我们会对一些人非常慷慨,其实就是因为他值得我们信任,信任是非常宝贵的,因为信任让人感到舒服。不贪便宜的人总是给人信任感,总能让人感到舒服。

我买东西,一般不会和我信任的人讲价还价。因为我知道他不贪小便宜的人生准则,在这个人生准则下他自然会采取能保全双方的利益价格方案。

但是遇到过于精明的人,你就得使劲和他砍价。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人没时间没兴趣,所以也不会光顾过于精明的人的生意。因为所谓过于精明,实际就是爱贪小利,因为小利,反倒失去更多机会。真正的精明,恰恰是看透了人性,能做出平衡的人。

见不贤而思齐。每个人都像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上,我们要学习的是:

教育孩子不要和长者斤斤计较,当你不贪小利,愿意多付出时,长者人生经验的一句话就会让你受益绵长。

教育孩子养成好的行为规范,保持基本的界限,未经得别人同意,不能带走别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