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出炉,你在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最近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上。《报告》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

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死亡率居首位

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死亡率居首位。

2.9亿名心血管病患者中,脑卒中1300万人,冠心病1100万人,肺原性心脏病500万人,心力衰竭450万人,风湿性心脏病250万人,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人,高血压2.45亿人。

【健康提示】

1、居住区域的绿化程度与心血管健康相关。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居住在“绿色小区”的人,体内肾上腺素水平更低,这表明他们的压力水平较低;他们体内F2-异前列腺素水平也更低,这表明他们氧化应激水平更低、身体更健康;此外,这些人的血管修复能力也更好。

2、充足的睡眠有助降低心血管发病率。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医学研究论文,美国科学家描述了睡眠影响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斑块积聚)风险的机制。这一新发现表明,充足的睡眠和心血管健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每周锻炼能延缓心血管衰老。英国《生理学杂志》发表一项研究报告说,每周锻炼4至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延缓心血管衰老,使心脏保持年轻。

4、脂肪过少也不利于心血管健康。脂肪组织是产生瘦素的主要部位,它能够调节脂肪的储存于使用,而且该激素越来越被认为是调节心血管健康的关键因子。

5、压力大,心血管易中招。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研究者发现,杏仁核(即大脑的压力中枢)中活性增加与动脉炎症以及随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之间存在着关联。这项研究成果表明:大脑的神经组织活动与潜在的心脏病事件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压力、精神创伤等有可能促成心血管事件发生。

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水平

从2009年起,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水平。农村和城市心血管病死亡占全部死因的比率分别为45.5%和43.16%。

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继续保持2012年以来的上升趋势,农村地区冠心病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

【健康提示】之前世卫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寿命低于城市,心血管疾病是造成农村和城市居民寿命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因心脑血管病死亡丧失的寿命大于城市,且脑血管病死亡是寿命损失的最大原因,因此,重点管理农村人群以及防治心脑血管病是国家健康改善达标的重要途径。

心脑血管病早死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运动不足、饮食不健康、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其中高血压是导致我国成年人早死的最大可控危险因素。

急性心梗死亡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从2005年开始,急性心梗死亡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尤其是农村地区2013年和2016年大幅超过城市平均水平。

【健康提示】心肌梗死是由于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致。

而冠状动脉的阻塞,离不开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日积月累的“破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坏胆固醇。因此,定期了解自己的血脂指标很重要。这里有三个建议:

1.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测量1次血脂。

2.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

3. 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

钠摄入量高于推荐值一倍

危险因素控制方面,23%的国人有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治疗控制率明显提高,为37.5%。

2012年,钠摄入量折合成食盐为14.5克,高于推荐值的一倍以上。

【健康提示】过量的钠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使血压升高。此外,钠摄入过高会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并影响骨骼对钙的吸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工食品的摄入量有所增加,其提供的钠也呈增加趋势,值得关注。

由于我国居民膳食钠的主要来源是盐,减少烹调过程中盐的添加量是控制钠摄入的关键,这对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减少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和死亡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