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从事初中高中教育工作的那些特别优秀的教师都不一定是学历非常高的?

竹山川人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又要提到学历不代表能力,教学经验不代表学历等等原因,但这些并不全面,要从中小学的机制综合来看。

第一,中小学入职门槛以本科为起点

大家可以去看看中小学教师编制招考的要求,即使是现在,中小学招聘教师的学历门槛本科就足够了,这就决定了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从业者的学历是本科。

这一点和高校不一样,高校招聘入职门槛就是研究生,行政和辅导员一般是硕士,专任教师一般是博士,所以入职门槛的学历要求,决定了从业者学历的平均水平。

第二,学历不是中小学教师晋升和发展的硬性规定

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不一样,高校教师有科研的考核,而中小学教师侧重点在教学,虽然中小学教师也有科研,但比起大学老师,那不是硬性条件。而高学历阶段的学习培养目标是意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不是培养学习和教学的能力,所以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的考核目标并不是以学历为导向。

当所在的单位或行业,是以工作业务能力提升作为发展导向时,就会使从业者不会以提升学历为首要重要目标,所以这就会使中小学教师不会形成普遍要求提升学历的风气,而是重点在于提升教学能力方面。

第三,学历和教学水平没有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入职门槛不需要高学历,也没有硬性的要求需要在职中小学老师必须提升学历,这就使得中小学老师群体平均水平不会是高学历。而评价中小学教师水平的重要因素是教学能力,这就使得中小学老师的重点是在提升教学能力,而不是提升学历。

如果教学能力提升能给中小学老师职业发展带来较大的回报,那么提升学历就不是必选项,因为人生不是所有事情都要做到面面俱到的完美。职业发展是有个轻重缓急和取舍,毕竟人的精力有限。

所以教学优秀的中小学老师,不一定有高学历。


Carlos


对教师我家一贯是主张尊师重教,但近段我对教师的认识有了新的看法。我家小孩在北京丰台,一小学(不说名字)读一年级,与那个班主任老师打了几次交道,我对那个老师很不感冒。由此形成了不好印象。首先是盛气凌人,不尊重家长。好几次因孩子的问题向她反映,她面无好色,极不耐烦地,不情愿地回一句,我感觉她是心里极不安逸的应付我。想不理我又明显有礼藐。她回答的口气里总是带着教训的意味,她把我们家长也当是小孩子了。举个例子,我向她反映孩子忘心大,学校让带的交流用书带来了又背回家末交,而学校发的帽子又未拿回家,不知是弄丢了还是发漏了,请她提醒小孩一下。而且是谢了又谢,她回答:这些小事你应教你的孩子。她认为孩子忘心大是家长没教样。让人听了很不舒服。于是我回她说,教训得是,谢谢哈。再就是给一年级小朋友布置作业,拼音汉语,字母并用,而且简化得不合规范,让大人都猜不出家庭作业该做什么内容,更不要说小朋友了。由此我回答楼主上面的问题,教师学历高不代表知识就高,水平就高,师德就好,就一定能教好书。教师教好书的首要的是师德师风好的,实际能力强又极负责任的。尊师重教是必须的,但对缺师德不知尊重别人的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尊敬她呢?比如上面我写的那样的老师。


映潮1


我从事教育工作22年,初高中都教过。我认为研究生毕业当老师,还是本专科毕业当老师,要想成为一个优秀教师,首先是工作态度要好,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教育工作兢兢业业,备好课,讲好课,辅导好学生。其次,既要抓基础知识的落实,也要在抓好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扩充知识面,增加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我多次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的主要原因就在这里。我不是研究生毕业,只是本科生毕业。我认为,教初高中不需要研究生毕业,一个好的本科毕业生知识面就够了。


老黄牛147


这个问题是有历史原因的。现在的初高中教师,尤其中小学教师,很多是七零后,七零后的教师,大部分是中师毕业,尤其农村学校的中小学教师。

以我们学校为例(农村初中),30多个教师,只有两个教师是大专毕业,其他的都是中师毕业,后来通过自学或者函授取得本科文凭,被人戏称“土八路”。我也是“土八路”中的一员。

我小时候,妈妈最大的希望就是我能考上中师,做一名教师。上初中的时候,成绩不是太好,第一年没考上(中师最难考),复习了一年,第二年才考上,上中师的时候,就自学大专,中师毕业,大专证也拿到手了,参加工作后又考了函授本科。

很多学校老师的学历结构都是这样。基数大,按照比例,出来的优秀教师也就比较多。

况且,这一部分老师也真的优秀。

1.第一学历含金量足够高。那个年代的中师生,智商够高,学习够刻苦,所以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基础知识相当扎实。

虽然后来的学历是通过自学或者是函授取得的,但那是实实在在学出来的,不是弄虚作假得来的。尤其是自学的学历,真的是下了功夫。


2.珍惜工作机会,努力肯吃苦。七零后考中师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孩子,家庭条件不好,考出来也不容易,所以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肯吃苦,任劳任怨。

我们学校担大梁的都是这些七零后的老教师,担着主课,做着班主任,早上5点半,晚上6点,两头不见太阳。



3.能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大部分做教师的,不是特别聪明的学霸,上学的时候,成绩不是最顶尖的,属于中上等,这类老师反而能理解学生学习上的难处。

陈景润教不好数学,是因为他不能理解学生为什么学不会,而我们这些教师明白学生的问题在哪,因为明白,所以理解,就更有同理心,因而能教好学生。

终将长大


这提问使我想起一个老师说过的事,过去教会学校高中毕业生中优秀者常有留校当教师,这些学生在就读时巳时不时上讲台对本班同学上课,深受大家欢迎。他们讲课深刻生动风趣,大家听课也很兴奋,几何老师手一轉黑板上马上跳出一个滾圆滾圆的圆,引得下面一片赞叹。高考考前十分钟,化学老师会急急招集本校考生面授机议。后来这些教师中许多补充到大学去。


用户8845756325098


初中高中教师在教学方面要分开,一,老师的教学要有经验,有教学方法,经验最重要,讲课能让学生听懂理解,二,学历高的教师不一定有经验,没经验那是肯定教不好学生,因为学生听不懂,不理解。三,学历高又有经验的教师那肯定好,肯定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四,高学历的教师不一定有经验,而经验不是靠教学时间长而得来,是要靠摸索总结得来,有些高学历的教师自以为是,不去摸索总结,所以他的成为不了好教师。我初中有一个数学老师,他是北大数学系专业毕业,因为他妻子的原因才到我们中学当老师,他平时不备课,讲课时经常讲错,做作业时女生有时问他这题目怎么做,他把女生的作业本打草稿,一本作业本差不多用完了题目还没做出来。


用户448678984043


这很好理解。我就是只读了五年书的的人,我从小学教到高中毕业,并且是当地的名老教师。为什么?就是不停地用心地带有研究性的学习。许多老师虽有高学历,但并未真正弄清各知识点的内在结构,外在知识点的联系。尤其是自学过程,把知变为会,所以教起来会得心应手,学生也学得轻松自如!


用户7003313447309


我是一个中师生,教过小学、初中、高中,也教过成人大学。三十年教学历练,我感悟,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素养是当好教师的基础,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是关键,教学方法和尽心尽力是关键,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是保障。

我们那些年的师范生,学历不高,文凭不硬,凭着一腔热血,舍得付出贡献,在基础教育岗位上,应该说有为有位。但是,在高等教育中,还得靠那些高学历,高水平的老师们。

1. 在八十年代,有一批学生在“让最优秀的学生留在教师队伍”国家政策的影响下,被选拔进入中师,配套政策是农村可以立刻转城镇,一大批最优秀的农村孩子成了师范生,这些人中的部分进入初高中。

2. 中师的教育是全科教育,虽然专业不深,但学的比较全面,不管是语数外、还是理化生、音体美、政史地等,都需要学习,从而造就了那些学生综合能力较强,再加上本来就聪明,会强上更强。

3. 一个好教师,并不在于你的学科专业水平有多高,而是在于了解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如何帮助孩子习得这些知识,这需要老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时候,那些全科老师就有了优势,专业外的学科会让这些老师教育教学手段更丰富。


寿湖蓑笠翁66583236


高中初中的优秀教师学历一般都不是很高,确实是这样的情况。

现在的教师水平,一般都在本科毕业以上,不只是高中初中,连小学、幼儿园也是如此。就能力来讲,无论本科生还是博士硕士,他们教授初中高中都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很大部分师范专业的硕士博士,会选择在大学搞科研或者在大学任教,另有一部分博士硕士会选择考公务员,或者考出国留学,所以,坚持在教学一线的以本科毕业生为主。

在足够能力的前提下,教学优秀与否,就看谁教学经验丰富了,这个一般是老教师占优势。毕竟教学年头越长,经验就越丰富。而这些老教师当年大学毕业时,研究生扩招的数量还不是很大,或者还有些没赶上扩招,所以,优秀的老教师的学历水平也就是本科毕业。

现在考核评判教师是否优秀,学生成绩占很大比重。就高中初中的学习,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相信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多才多艺的老师,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也会赢得学生的认可,以致对这样老师所讲的课程更感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来了,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但多才多艺的老师,在大学期间,专业课的学习上往往不如专心致志学习的。这样的优秀教师,学历也就止步于本科毕业。

社会在日新月异的进步,随着研究生扩招,相信以后会涌现出越来越多高学历优秀教师。


想穿越就摸电门


从事教育工作,特别优秀的老师,不一定都是学历非常高的,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这个事情得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一、衡量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我们一般是根据成绩而论。在某校,师范生老师和研究生老师代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科目,每次考试下来,师范生老师所带班级的成绩遥遥领先。好多人都质疑研究生老师的水平?其实仔细了解过后才知道,师范生老师由于其知识水平有限,在课堂上狠抓课本知识的落实;研究生老师因为其博学多才,课堂上会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知识的由来,忽略基础知识的落实,而在初中阶段,考试时拓展的内容又不会太多,这样结果可想而知。其实大家都知道教育是有长远效应的,现有的这种评价老师方法是有缺陷的。

二、这种现象在中小学阶段表现明显一些,但在高中,机率很小。中小学阶段知识简单,对老师的要求就不会太高,就会有一些学历不太高的老师脱颖而出。高中阶段知识难度增大,尤其是数理化,倘若老师学历不高,一节课都很难应付下来,更别提给学生解答难题了。

我们得相信:学历不等于能力。在工作中我们得不断地提升自己,展现一个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