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心理过程,外在的事件被接纳

儿童的心理活动是生命自然的成长机制。

南南(4岁零11个月)妈妈到幼儿园接南南,给南南带了一个指环糖。糖装在一个塑料的、圆柱形的小绿盒里。

南南拿着糖,引来身边一位4岁多小男孩的注意。小男孩急切地说:“给我分享1个,好吗?分享给我1个。”

南南说:“不行,我就1个!”

小男孩专注地看着南南手里的糖盒再次说:“分享给我一个吧!”

南南专注而略带急切地想努力打开糖盒。糖盒猛然被打开,但由于重力过猛,里面的指环糖被甩了出去,摔成了好几块。南南立刻就怔住了。真正关注的小男孩立刻以极快的速度,蹲下身捡起一块,转眼就放到了嘴里。最大的一块,和指环黏在一起,被甩在不远处,闪着红色的宝石般的光彩。

南南见状冲过去,捡起那枚还残存着糖的结晶的指环,一看,残缺不全的糖黏在上面。南南痛苦万分,大哭着把指环糖砸在了地上,接着把手里的绿色塑料盒也砸在了地上,跑过去边捶打妈妈边哇哇大哭,然后把头埋在了妈妈的怀里。

妈妈帮助南南把心理活动说了出来:“不完整了,不完整了吧,”

这会儿,小男孩也已经把地上的碎糖捡起来放进了嘴里。

南南哭,是因为他心理上不能接纳糖摔碎了这一事实,哭帮助他释放这种难以接纳的痛苦。哭着哭着,痛苦的情绪缓解了心理上的这种不接纳。然后南南抬头说:“再买一个,再买一个新的。”

妈妈说:“好,再买一个新的,下次就知道如何打开糖盒了。”

南南停顿了一会儿,领悟这句话后,接着又再次想起刚才摔碎了糖的痛苦景象,就又哭了起来,说:“现在就去买。”

南南带着糖块残破的痛苦和将要弥补的喜悦,跟随妈妈一起去超市了……

南南什么时候逐渐接纳了这一事实——糖破碎了,我们并不完全知道,这取决于儿童自己。眼睛看到糖碎了,内在的感受就是痛苦。痛苦流淌过去了,转化的过程才慢慢开始。这一定需要时间,无法快,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心理的接纳历程如同吃进的食物在腹中消化一样,需要一点一点地逐步消解。心理的接纳程度在童年期发展得越好,他未来的转换、接纳和调整的能力就会越强。但即使这样,也需要时间的保证。

心里如何想,嘴里就如何说,并且马上就做,这就是儿童。

每一个动作和每一种声音都表达着孩子的心理,他心里浮现什么,就立刻表现什么,做什么。

这样的事情发生几次后,儿童渐渐熟悉,转化工作持续不断地进行,认知便开始整理和分析,最后会整合出一个结果。但心理要让发生的事情的过程以及事件对自己内在的触动在自己的内在经过,经过了,转化为意识的能量了,才走向下一步。

这之后,在南南的生命历程中,他不但会接纳糖块摔碎的现实,而且会接纳更多——未来可能会有更严重的破碎发生,比如理想的破碎、工作成果的破碎、朋友的背叛和离弃、恋爱的失败……这些完美事情的骤然破缺所带来的心理感受是一样的。他会越来越宽广地接纳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他必须经历这样一个心理历程,避免伴随着情绪波动这样他才会发现这个世界和自己的秘密。

心理工作的过程,有时伴随着痛苦,有时伴随着快乐,但真正转化和内化的过程,一定是儿童沉浸了进去。他们用很长时间感觉自己内心世界涌进的东西,体验和感觉这个涌进物带来的内在变化。

沉浸是“我思”,我思蛋糕、思糖果、思某个情景……表明儿童离开了蛋糕这个对象,从“我思蛋糕”走到纯粹的“我思”,完全把蛋糕这个对象搁置。按照思想家胡塞尔的理论:客体对象→还原→我思对象→还原→我思→还原→自我,思到下一步就会达到自我。

动物还原不到“我思”,所以它没有自我。儿童早期还原不到“我思”,所以早期儿童也没有自我,只是自我真正萌动。儿童开始觉察,就是开始“我思”。那是儿童正在向自我走近。

儿童的“我思”比成人用的时间长很多,因为“我思”的过程是“我转化”。而我们却还总在问:“儿童这是怎么了?”

儿童的需求不仅仅是那块蛋糕,还有那个场景及其随机产生的相关意境。儿童心中的场景和成人心中的完全不同。

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东西,所有的关系,所有的内在生命的感触、情绪,都会经历心理的过程。这是生命预设好的自然现象,如同我们是身体的、情绪的、感觉的一样。这样儿童才会把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世界融进自己的内在,最终创造出自我。

感觉是发现,情绪是释放、调整和支持,心理是转化和接纳,认知是组织、分析、整理、整合和探索,精神是升华。所有这些组成一个链,同时它们又彼此交融和支持。

孩子出生时,在孩子的世界里还没有妈妈、爸爸;没有房子、杯子、桌子、沙发;没有蛋糕、糖、威化饼干、巧克力;没有树、水、山、海;没有狗、猫、鸽子、老虎、狮子、大象;也没有生日活动、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

同样,在孩子的世界里也没有愤怒、生气、悲伤、高兴;没有强迫、被强迫、伤害、打击、感谢、支持、接纳;没有被认可、安全感、归属、认同和被准许;没有欺骗和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