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瞎“跑步”,当心你的“半月板”,了解这些,让跑步更安全

跑步治愈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灵。在不同人的 心里,跑步是独处时的欢愉,是享受追逐中的激情, 是跟自己较量的耐力测试,是调整身心的一剂良药……

因此,很多人对于跑步情有独钟,但也有人因为 跑步受了伤。如何避免跑步受伤,跑步的装备和补给 十分重要。多年跑步经验的 专业教练,为您介绍如何安全跑步。

选双好鞋是安全跑步的前提

“一双不合适的鞋子会让跑者受伤的概率比穿合 适的鞋子高 40%,所以鞋子应该是跑者身上最值得花 时间和金钱研究的跑步装备。”做过很多跑步活动指 导教练如此说。

“如果遇到一双穿着非常合适的鞋子,那么以后尽量买这个型号的鞋子或者多买几双备。”王洋星认为这是一 种“安全”的选择。

市场上,跑鞋种类很多,如何选择才安全呢?,鞋子适不适合的 唯一标准是跑完之后脚的反应, 有没有不舒适,会不会带来伤痛。 即使至今穿过几十双跑步鞋,王洋星也还是会遇到买到不合适自己的鞋子的情况。

对于初跑者来说,他们大多数人不知道鞋子是否适合自己, 是否会因为买不到合适的鞋子受 伤。那初跑者应该如何选鞋呢? 首先要明确一个观念——没有最好的鞋子只有最合 适的鞋子,最贵的鞋子不一定是最合适的。

“在自己买鞋或给别人推荐鞋子之前最重要的是确定脚型以 及跑步时足底的翻转方向。”不要寄希望于鞋店里专 业知识不足的店员能给出专业建 议。如果有条件强烈推荐去RS Lab 的合作实验室进行专业的足底压力测试,那里会给出最专业的选鞋建议。

如果没有条件做测试,选鞋的标准有哪些呢?跑步运动持续 推动者雷宗扬给出了 3 个选鞋标 准:平坦、轻薄和柔软。

通过对折鞋底、左右拧转鞋楦可以帮助判断 鞋底的稳定性,捏鞋后部分可以 判断鞋子的包裹性。

另外,跑鞋的尺码一般要比平时穿的正常鞋子的尺码大 0.5~1 码,后脚跟需贴紧鞋跟, 确保脚趾与鞋头有一指宽的距离。

除了跑鞋的选择,还常常看 到跑步时有人用一些护具。其中 有些人是因为膝盖疼,带个护膝或者髌骨带继续跑。事实上非常不建议这种方式,疼痛 本身是身体为了保护自己的一种条件反射,而通过护膝 或者髌骨带阻断了一部分痛觉神经,这反而会导致越跑越伤。

“如果跑步中出现疼痛了,最好的方式就是休息, 等恢复到健康状态再继续。”

补水、补充能量,因人而异

补水

在跑步过程中,如果感觉到口渴需要补充水分时往 往已经脱水,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口渴前补充水分。

雷宗扬介绍,如果参加马拉松比赛,赛前 30 分钟 喝 100~300 毫升运动饮料,有助于血液循环,提高运 动表现。在比赛中,遇到每个补给站建议都要补水,但 不要过多,每次抿一小口,约 30~50 毫升之间,保持 少量多次。每小时饮水不超过 500 毫升,避免加重身体 负担。

如果是平时训练的话,可以在训练前 30 分钟补充 水分 100~300 毫升;开始跑步前就不要喝太多,如果 口渴可以抿一小口。平时跑 5 公里或者 10 公里可以不需要补给;如果是在周末需要跑长距 离,根据出汗量每隔 15~30 分钟补充 一次水分。

补充能量

如果参加马拉松需要补充能量,一般建议用能量胶,因为相比能量棒更容 易吸收和入口。运动后半个小时开始, 运动中每隔 20~45 分钟服用 1 个。具 体情况还需根据当时出汗量和能量胶供 应的能量来适当补充。

“如果需要在马拉松比赛中补充 能量胶或者能量棒,最好在平时训练 就要习惯补充,否则在比赛时使用, 很有可能因不适应导致出现腹泻等问 题。”雷宗扬建议,“最好还是在平时选择好自己习惯的能量胶和口味,建立能量胶的习惯补给策略,这样在比赛时才可能有更好发挥。”

当然能量胶和能量棒也不是马拉松的必需品,平时训练到位,在比赛中通过矿泉水和运动饮料的补充也没问题。

1 问:我平时运动强度不大,会受伤吗?

答:运动损伤牵涉的因素特别多,包括场地不平、湿滑,身体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疲 劳状况,气候寒冷等等。因此,并不是运动强度不大就不会损伤。此外,运动量大小也是相对的。 对运动员来说,运动负荷可以很大,因为运动员技术较好,相对极限值也大;对普通人来说,要 考虑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适度运动,否则就有可能受伤。

2 问:身体哪些部位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答:运动损伤非常普遍。很少有人说,我这一生都没有过损伤。损伤部位主要得看平时喜欢 的运动类型,跑跳类运动,膝、踝关节损伤较多。有些球类运动如网球、排球等,虽然需要用到 下肢,但上肢也会用得很多,因此容易受损。很多人认为比较安全的游泳,例如自由泳、仰泳等, 因为一直需要做上肢上举过顶动作,也容易出现肩峰撞击和肩袖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运动损伤都是可以保守治疗的,只有极少数比较严重的需要手术。一 般而言,急性损伤期医生不会主张开刀,等过了急性期,肿胀缓解,医生会根据 X 线片、核磁共 振、彩超等检查结果,择期进行手术。

3 问:运动受伤后应该热敷还是冷敷呢?

答:不少人对运动受伤后的处理有错误认知。他们以为受伤后应该热敷,可以活血化瘀,但 其实太早热敷,会加重内部肿胀出血情况,因此,运动损伤后的 48 小时或 72 小时内,一定要冷 敷。同时保持制动休息。即使受伤后 48 小时或 72 小时后想热敷,也须慎重处理。如果严重的损 伤,并伴有出血倾向,还是建议冷敷,相对比较安全。

4 问:用冰块冰敷,我怕冷,怎么办?

答:一般来说,可以使用专门的冷敷冰袋。如果家里简易制作的话,建议最好选用碎冰与水 一起,制成冰水混合物,装在袋子里,用薄布包裹。这样做可以缓解冰冷的感觉,也能避免冰块 直接接触皮肤,导致皮肤冻伤。同时,建议单次冰敷时间不要太久,每次 15 分钟~20 分钟,每 隔 1 小时~2 小时重复一次。如果血管反应敏感,实在怕冷,可以用冰箱冷藏室 4℃左右的水或 湿毛巾装在袋子里进行冷敷。

5 问:腿受伤了,抬高伤肢有利于康复吗?

答:抬高伤肢对运动损伤的治疗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举措。当受伤部位抬高到心脏水平以上, 才能有效减少伤处血流,有利于伤口消肿,因此,无论患者平躺还是坐着,受伤后的 48 小时~ 72 小时都要抬高伤肢。伤肢最好保持在比心脏水平高的位置,并维持良好的支撑。

6 问:很多人游泳时腿会抽筋,怎么办?

答: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下水前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一受到冷水的刺激,就容易抽筋。 由此可见,热身运动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前可做一些牵拉动作。根据四肢的发力方向,适当地进 行一些反向的牵拉,把身体活动开了 5 分钟~10 分钟即可,不宜幅度过大,力度过猛。

7 问:有氧和无氧运动,我先做哪一种好?

答:专业运动员都会做很多无氧训练,以保持肌肉的强壮。普通人健身前可以先做一些牵伸 练习,然后是无氧运动(器械和哑铃等),再去做有氧运动(慢跑、脚踏车和游泳等)。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无氧运动会产生一定的乳酸堆积,通过有氧运动正好放松。 人体就像一台机器,需要热身,也需要放松,这样才能保持更好的性能。如果没有热身就开 始运动,或者没有放松就突然停止,都会对身体各个部位产生不必要的损伤。

8 问:膝盖痛一定是半月板损伤吗?

答:门诊时常有一些病人会自我诊断。他们往往一来就说:“医生,我半月板损伤了,怎么 办?”然而,通过专业的检查发现,患者的半月板情况还好,是因为随着年龄变化,骨骼、软骨、 肌腱等部位退化造成骨挫伤、骨水肿等症状,进而导致的疼痛。如果是这样的问题,要针对骨质 疏松和关节退化进行治疗。所以,千万不要自我诊断,要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9 问:关节有“弹响”是一种病吗?

答:单纯的“弹响”不一定是病态,如果没有症状,可以先休息放松,不要特别担心。如果 有症状,需要医生进行检查,有时候是运动轨迹和肌肉比例不正常导致的。此时,应该加强比较 弱的那块肌肉的肌力锻炼,等到轨迹正常了,力量均衡了,“弹响”就会消失。如果很严重的话, 可能是关节里的软骨磨损得厉害,那就是典型的病理现象。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药物、 理疗、体疗或手术治疗。

10 问:我特别喜欢运动,是不是要多补钙?

答:身体里很多代谢、机能反应都需要钙离子,因此适度补钙是有益身体的。不补钙可能会 缺钙,但补钙过度,容易得肾结石。同时,晒太阳补钙也需要适度。暴晒可能导致皮肤问题。因 此,还是建议根据医生的提示,适度地补钙。 对年轻人而言,在饮食正常的情况下,医生一般不建议补钙。只有在证实了钙缺乏的情况下, 才建议补。对于年纪大、身体素质弱的人来说,因为细胞活力差了,可能很难在短期内把钙补进 去,只能适量补充一些抑制钙流失的药物,使钙不要流失得太快,保证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