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头晕、嘴脸歪斜、记忆力减退,究竟靠什么明确脑内问题所在?

从没感觉过头痛、头晕的,有人举手吗?

虽然说“没有什么不可能”,但对于我提出的这个问题,恐怕真没什么人敢举手。

为什么?因为头痛、头晕的感觉实在太常见!有统计显示,85%的人一年之内最少会遇上一次头痛,38%的成年人两周内会有一次头痛。感觉头晕的,那就更为常见了!

至于头痛、头晕的原因,更是太多了:脑部炎症、缺氧、出血、肿瘤、寄生虫以及各种神经、精神因素均可引起,涉及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

头痛、头晕非常常见

其实不单是脑部,颈部(如颈椎病)乃至全身性的问题(如血压波动等)都有可能诱发头痛或头晕。当然,遇到有头痛、头晕此类症状,总会首先联想到头部、大脑是不是有问题,应该弄清楚“有没有大问题”才好。

如何快速明辨头痛、头晕的病因?

首先当然应该结合“望闻问切”的信息进行初步诊断,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却往往能够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不过,由于头痛、头晕的原因很多,“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可能耽误时间、浪费金钱甚至误了抢救时机,必须选对检查方法才行。

选择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原则上,X线透视、X线平片以及超声检查对判明头部病变的意义有限,而CT和MRI检查则作用巨大,但具体情况下的优选次序有不同,我作了如下简要梳理,供各位参考:

1.如果只是一过性头痛,也没有什么其他表现,很可能只是压力太大、休息不好等原因引起的,休息休息就好了,不必做影像学检查。

2.如果头痛是由外伤引起的,应该首选CT检查,以迅速确定有无骨折及颅内出血,因为CT对颅骨骨折以及外伤出血的观察均特别敏感,检查速度也快。

CT显示颅内硬膜下出血

3.如果未受伤而突然出现头痛欲裂,有明确的时间点,伴有呕吐、面色苍白、冷汗,甚至是有脑膜刺激征或晕厥等表现,很可能是由于高血压、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原因造成颅内出血,也应该首选CT检查,实现快速诊断。后续还可根据情况介入插管行DSA血管造影,以进一步确诊,并实施紧急的介入治疗(如动脉瘤栓塞治疗)。

4.如果头痛逐渐进展并伴有神经定位症状,考虑肿瘤或鉴别其他原因,则应首选MRI检查,虽然它耗时较多,但其对脑内正常结构和病理组织的分辨力强,诊断效能很高。

5.主要以头晕为主,反复发生,病因可能来自于颈部、内耳、小脑等部位,可结合相关症状选择CT或MRI检查,必要时可相互补充或进一步印证。

出现嘴脸歪斜、怀疑中风,如何快速诊断?

老人中风,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合并血栓形成,造成了血管的狭窄和闭塞,从而引起脑细胞的缺血、缺氧,继而发生变性坏死。脑细胞因缺血而发生变性坏死的病理状态,称之为“脑梗死”,通常也被称为“脑梗”。近年来,中风有年轻化趋势,更应引起重视。

其实,脑细胞的变性坏死也有一个过程,如果能够在脑细胞尚未发生完全坏死之前,得到明确的诊断并实施有效的治疗,将有可能使得脑细胞的坏死过程发生逆转。“时间就是脑组织,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当机立断地选择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脑梗死的MRI表现

研究表明,MRI能够在脑梗6小时之内,而且是无须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敏感地显示脑内病变状况,并且可以通过多参数成像及功能成像手段,敏感地判断正常、缺血及坏死区域,为后续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时溶栓、介入抽栓等)提供确切的依据。而CT对6小时以内的脑梗还不能显示,X线摄片就更不能显示了。所以,大家不妨记一下我写的这一句顺口溜:中风影像论首选,磁振当仁不让贤

记忆力减退,是不是大脑萎缩了?

记忆力减退也称为健忘,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工作压力大和心情紧张,会使脑细胞产生疲劳,导致健忘;过度吸烟、饮酒、缺乏维生素等也可以引起暂时性记忆力减退;很多其他的神经系统疾病也都可以导致记忆力减退。

而脑萎缩则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产生萎缩的一种状态或一类神经精神性疾病,以老年人多见。随着年龄变大,人体各个器官都会出现老化,脑细胞也会逐渐凋亡,脑重量变轻,体积变小。MRI或CT检查可见脑体积缩小,脑沟变宽,脑回变细,脑室脑池扩大,这就是与年龄有关的生理性脑萎缩。

正常脑与脑萎缩(右)的脑回脑沟对比

生理性脑萎缩,在一定程度上可算是“正常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还存在不少病理性的状况(如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中毒、维生素B族缺乏、脑积水、慢病毒脑炎等),必须进行鉴别。而这些鉴别诊断以及对于预后的评估,都离不开影像学检查的参与。目前,对于这些情况的诊断和鉴别,应优先推荐MRI检查,并根据情况进行检查序列的优化。

最后的“彩蛋”也是几句顺口溜:“老来易健忘,不知可正常?核磁扫一扫,立马有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