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领导应该改变下教育政策,中小学不要再注重分数了,应该多实践,你觉得呢?

无敌幸运星566


线教师了解教育实际状况,未必懂教育规律。因为他们只是埋头教育教学,而且仅仅依靠上级文件、指示或教材、教参、教辅,自己没有深入研究,没有去探寻教育教学规律,从而找到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基本凭经验,跟着感觉走:学生犯纪律,要不一顿批评,要么请家长。教学是:备课搬教参,上课满堂灌,布置作业用教辅,没有一点发现和创新。绝大部分一线教师教几十年书没有写过一篇有个人见解的论文或发言稿,甚至没有设计编制过一套练习题。小学、初中语文教师不会写记叙文、说明文,高中语文教师不会写议论文。这样的教师能引导学探索事物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吗?

专家可能了解教育教学规律,掌握一些方法,但是不了解当前教育实际状况。比如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就用考试来迫使学生阅读和背诵很多古诗文,他只从需要出发,根本不考虑现在的学生是否能做到。现在的中学生要学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 ,每科都有无限多的书面作业需要完成,别说休息,连唾眠都严重不足,哪有时间和精力来读背那些艰涩难懂的古诗文?而且用考试逼迫而不以激发兴趣来让学生读背,本身就违背教育规律。这样的专家教授只能被称为叫瘦。


梅珊


学校、老师、学生不重视分数,这就是对教育的犯罪。

教育的根本属性是什么?是获取知识,怎样评价获取的知识,是考试是分数,一个学生学习好不好,主要就看分数,这是最客观的。

现在我们在教育方面,走了很多偏差,主要有,不留作业,不考试,或者考试不许发榜,快乐学习等等。这些其实都是骗人的。对中国教育坑害很大。

以快乐学习为例,一个成才的人必然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勤学时,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古今成大事者,必然需要勤奋努力,怎么可能是通过快乐实现的。快乐是什么?玩物丧志。一个学生要想快乐,怎么可能会学习好。

别忘了,我们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高考?高考是通过比赛谁更快乐吗?显然不是,高考是要考试的,是要通过分数择优录取的,在高考考试政策不改变的前提下,我们的教育不考试,不看分,这不就是误人子弟,这不就是犯罪吗?

高考之前是什么?是中考,也是要通过考试,按照分数,到不同层次的高中,高中之前呢?尽管的分片制,但是大家还是削尖了脑袋进好学校,还是为了考试有个好分数,其实,越是薄弱校,学生越轻松快乐的。

明智的家长,抓好自己孩子的学习吧,作业要写,考试要有,分数要重视,这样孩子的未来,才会很好。


韩东言


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本人有一些感受和建议,主要如下:

1,教师业绩以成绩论是最大的错误。教师为了自己的业绩和绩效奖,以及职称评定等千方百计在学生成绩上下功夫,包括大量的作业和考试,这避免不了孩子的近视和身体素质下降。因此迫切需要一套适合中小学生素质全面评价体系,包括德智体美劳应该全面深化,成绩评分占比应大福下降,除此之外应对教师绩效评比机制做出对应的改革,否则不会有根本改变。

2,建议小学课本仅有语数外三种,其它课程没有必要以课本形式存在,应刻录成光碟或动画片教学,这种形式的教育效果肯定更好。一方面减轻学生的书本负重,有利于孩子长高,一方面言简易懂,孩子们更容易学会,加强了实践认知和感受!

3,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并学以致用,建议从初中阶段开始分文理科。现在的教育难度越来越大,即使大学毕业也不一定全部用上,而且增加了学习难度,降低了孩子们的乐趣,真的很难以培养出大师!如果从初中开始分文理是大有好处的,凡是学文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类课程可以设置一些基本课程即可,无需很难,因为对文科真的没啥用,还会降低学习兴趣;凡是学理科的,除语文外文科课程可以简单些,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做到术业有专攻,不但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乐趣,更有助于培养成未来的大师们!

一家之言,不知对否?


溢利信商行


教育的制度改革:应设置不同年龄读书的免费书舍,及运动场地,和各种乐器及舞蹈,绘画培训,设置安全演习和心里健康定时盘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对于身、心、灵,及正确的思想意识加强,全面发展和督促,从源头扼杀刑事犯罪和精神犯罪。

一:一到六岁,开展幼儿乐园,作为启蒙教育,以玩具,瑜伽,等轻松的活动,与家长,同龄儿童进行互动,在孩子的玩乐中。

二:七到十二岁,是安全教育,数学,语文,外语、和多读书的时候,课程应该宽松,但对于书、书法、画、乐、舞、运动、历史、地里、手工课、思想教育、创造力、作文、演讲、为主要孩子学习课程,这时候要取消分数制,在毕业的时候,在进行统一的考试,一张试卷,百个回答问题,试卷以孩子的思想为主,以问他怎么看这件事情为主,而非死记硬背的书面为主,我要只要你规矩的回答问题。

三:十三到十七,恢复分数制度,为了更好的约束学生,其课程程度加大,对于各方面知识,进一步授教,深刻的知识及国学,儒学,道学,法学,适时补充,加强古代的正确知识灌输,和法律道德的灌输,去除不正确和不确定,配合可控制挫折训练,实现古现双结合。

四:十八到二十,自由选择学科和知识点,一主三辅百看的特点,增加科学、艺术和就业的专业学习知识,实现多梦想,实现理想目标。


女婍


小学生取消考试100分制,让孩子快乐成长吧,现在孩子压力太大,过年了都要补课。一年就学英语,口才,书画,乐器,我是老师我在1982年教小学二年级语文时就用让学生在45分钟上课时间里玩20分钟左右,有时候我给学生讲笑话或典故等,我25分钟讲课里学生以自学为主,自学字能组词会说话,自设练习题互相解答,自立测试题送给他人。我班语文成绩全镇统考科目一,同时带动数学成绩全镇最好,主要是学生在快乐成长中愉悦的学习才有好成绩,


用户7185401777992


作为一名一线高中教师,我也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

题主为教育部操心,显然精力用错了地方。

一、教育表现出的问题,我敢说,高层百分之百清楚。

我们平头百姓都知道唯分数论不可取,有很多弊端,也知道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知道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知道应试教育有一些危害。但现实是,应试教育还是主流,为什么呢?

二、高考指挥棒的存在。

交响乐队演奏时都是围绕指挥进行演奏。高考就是这个指挥者,是学生前进的方向,是通向大学的门槛。高考就是看分数,谁的分数高,谁就可以上好大学,上名校。如果是你,你不想上名校?你不注重分数?

如果不用分数选拔人才,用什么呢?用个人能力?用分数、用能力有什么区别呢?分数可以量化,而能力不可量化。不能量化,就比较虚无,我说张同学能力强,他应该上清华,你会说凭什么他的能力强,比他能力强的大有人在,别人为什么就不能上清华,而是张同学上清华?

如果解决了能力的判断标准的问题,得到了大众的认可。那又会出现一个什么问题呢?有一点不知诸位读者是否认同,孩子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培养孩子的能力是需要经济投入的,经济投入的高低将决定孩子能力的高低。如:经济实力强的父母可以花钱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音乐、体育;还可以带自己的孩子去全世界旅游,开阔孩子的视野;可以带小孩与各种大伽对话,与各种专业人士交流。底层人民只有干瞪眼。那么,将会出现阶层的彻底固化,底层将再无改变的希望。

目前,高考是底层人民上升的重要通道,给每个公民以希望。读者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这个重要通道堵死,几亿的底层人民看不到希望,将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所以,高考成为了国家公平的基础、稳定的基石。因此,自主招生的比例一直不高。

三、分数是中性词,分数本没有错,分数只是一个量化的手段。

考公务员要打分,进公司面试有的也会打分,社会上给人打分无处不在。现在人们批评唯分数论,是批评唯分数论传导给学生的压力。学生有了压力,拼命学习,拼命背诵,拼命做题,让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变成了书呆子,失去了想像力,想像力是创新的源泉。政府现在大力建设创新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政府也想出几个乔布斯。这些都需要创新型人才,而现在的应试教育,恰恰扼杀了孩子们的想像力。这就是应试教育被各界人士,各种专家所诟病的地方。

四、给学生减压也不现实。

那我们给学生减点压力行不行呢?特别是从政策层面来做点事?我告诉你,有没有效真不好说。

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关。从古自今中国父母就有望子成龙的期盼,中国文化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民族基因。除非小孩完全不是读书的料,只要有一点希望,中国父母都会拼命让孩子上大学,这就有了竞争,有竞争就有压力。名校名额只有那么多,但凡有一点空闲时间都会被学习挤压。

我们县高中在2015年施行过双休,目的当然是想让孩子们休息好,减轻高中学习的压力。结果你猜怎么着。结果校外辅导机构生意火爆的不得了,还有学生找老师双休补习的也多的不得了。那些学生不愿意休息?我猜他们是想玩的,真正主动学习、喜爱学习的孩子是少数。但是,每个孩子身后都站着一大家人,他们不让休息啊,他们不让减压。

五、中国的应试教育是不是一无事处呢。

当然不是。应试教育选拔的结果与人的智力应该是正相关,聪明的孩子分数高,上名校。应试教育促使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的习惯,上名校的学生学生习惯都不会差,学习习惯对人以后的道路是有益处的。学习能力、考试能力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写在最后。

世上任何事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事都有利弊。教育为国之大计。对教育问题要客观辩证的看,不能一味赞美,也不盲目否定。希望我们的教育办的越来越好。

欢迎关注“丽平微课堂”。这里有高中学习资源,学习方法,还会有高中视频课程。


高中地理课堂


中小学的负担由来已久,我最早看到一份减负文件是1950年代发出的,当时的口径描述的应试现象,和现在相差无几。也就是,应试教育的弊端积重难返。

关于应试教育的弊端,一直以来口诛笔伐,但效果甚微。提倡素质教育很多年了,什么快乐学习,让孩子快乐上学,跳出唯分数论的怪圈,但到现在,依然是分数为王。

客观而言,这种应试教育,并不是一无是处。 这么多年来,每年都会搞运动式的减负,可以一阵风后,依然是我行我素,回归日常。

原因很简单,就是应试教育的核心环节在高考,如果高考录取不改变录取模式,那么,应试教育的模式不会发生什么根本性的 变化。

终于等到新高考来临了,但是,今年部分地区暂缓高考改革。说明中小学不再重视分数,还有一段时间。 记住: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完全实施新高考的未来,分数不是可有可无的。


编外教育参谋


缩短学制,缩短学制,缩短学制,还给孩子们的童年。看看那些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人,就知道很多没有用的学习,应该结束了。如果调查一下就知道了,在大学毕业生中,有所作为的学生大多数不是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从这方面看学习好只是一个方面,不是人才的标准,真正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作为的人,而非书呆子。

如果十八九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那样会产生多大的社会效益?这也是已故毛泽东主席的遗愿,学制要缩短,学以致用,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凡是正确的东西,永远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我们真应该好好想想毛主席这一指示,进行认真的教育改革,造福于后代。


思想加29454


这种想法就是纯粹扯淡。中小学阶段,学习能力就是最重要的能力。培养学习能力是最主要任务。体现学习能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分数。没有分数做标准,你那什么衡量学习能力高低!实践?你打算实践什么,种地还是打铁?放弃学习理论知识的最好时间去搞这成年后很快能掌握的东西,压根就是本末倒置。就拿车钳刨铣这些东西来说,大学里的金工实习,大多数同学的掌握速度都非常快。质量也相当不错。我和另外两个同学的考试成绩按师傅的说法,考5级工勉强,4级工绝对是杠杠的。我进单位以后,没事摸两把机器,很快就把车间里大多数的技工压屁都不敢放一个。当然,也有比我强的多的老师傅,但人家也是识货的,我这种电气工程师也就是玩个票,真要下功夫,不说什么八级九级的传说人物,考个6-7级也就几年的功夫。老师傅都觉得,念书多的学东西就是快。因为在我的带头下,不管是机械的还是电气部门的新工程师纷纷主动下车间,自己的设计自己先做一遍。很多东西,基本问一遍做一遍就会了。哪里像那些技校出来的,天天看,天天做,就是学不会。手里的感觉就是培养不出来。脑子里不理解,手里面怎么出的来。


飞行者埃里克


说实话,我们的教育改革不是过少,而是过多。频繁的改革就是不断地否定我们的过去,不断地用未知去替换已知。昨天还是先进经验,今天可能就受到批判,使学校和老师无所适从。

30年前,生物课本是从原生植物开始,由低级到高级,学完之后,脑子里就会形成系统的知识。历史也是从猿人开始,按照时间顺序逐渐学习的,一直到当代史。数学课本遵循逻辑,有讲解,有例题,有课堂练习,有课后习题,由易到难。学生上课听不懂,下课看看讲解,看看例题,就会了。



而现在,学生数学不好,你喊一声,不会看看课本吗?当你翻开课本的时候,却是什么也没有,就是一堆启发性的问句,让你误以为是玩悟空问答呢。

你说多注重实践,怎么实践?让孩子们去地里干活?还是去搬砖?还能做什么?随着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现代化工厂里最多就是看几眼,能上得了手吗?

改过来改过去不如回到本原,知识就是知识,课本就是课本。把知识系统地放在课本中,管他怎么学,学会就行了。



让教育少点专家,专家少出点馊点子,让老师们用自己的“笨"办法教学生吧。

同意我的观点的,不要忘了点击右上角的“关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