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原来我们一直都读偏了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划上了等号。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我认为,两者其实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计”

《三十六计》中,我们听说过的有: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



这些我认为都是奇谋巧计,阴谋诡计;

而《孙子兵法》中的 “计”,更多的是计算,用收集来的各种数据说话,是实力的角逐。

100就是大于99,这就是基本面的体现。


实力碾压


计算实力,《孙子兵法》中有个“五事七计”的

五事:

道、天、地、将、法

七计: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六个字:天时 地利 人和,再加上政治和法制。


计得目的是什么,就是比较这五事七计,未开战斗,胜负已经了然。而不是到了战场,去靠运气等一些不确定因素。

往后,我将用一定篇幅,带大家走近《孙子兵法》,并集合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