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进食事关人格形成,遵循"三不两要",让宝宝爱上自己吃饭


最近看到宝妈群里的一位妈妈吐槽说,自从姥姥来家里,本来自主进食的孩子却"退化"了,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两岁半的宝宝马上说:"姥姥喂,姥姥喂。"跟亲妈讲理:孩子要锻炼自己吃饭,这样能锻炼他独立。谁知姥姥却说:"让他自己吃,孩子也吃不饱啊。再说了,你三岁多还是喂饭,不也很独立么?"

群里的妈妈纷纷表示,家里有同款姥姥(奶奶),下班回来看到孩子站在电视机前,手里拿着玩具。奶奶在一旁一勺一勺喂饭,就感觉画风不对。跟老人讲理,她们会觉得喂两口饭怎么了,万一孩子吃不饱,长不高怎么办?这么小的事儿,值当这么较真么?

自主进食如何帮宝宝建立"独立人格"

· 我要自己吃饭

孩子1岁后,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觉醒,词汇中有了"我"这个字眼,他们渴望独立,渴望自己像大人一样,用勺子吃饭。有时候,如果我们尝试帮助他们,可能还会遭到拒绝。因为孩子需要自己探索,感知自己行为对客观世界的影响。通俗来讲就是: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

· 我能自己吃饭

如果爸爸妈妈能支持孩子,对于独立的探索,即便宝宝把餐桌弄的很乱,也能耐心相对。一般来讲,两岁的宝宝就已经能够基本完成独立进食了。能自己吃饭,而获得的成就感,对于宝宝的"自我价值认知"至关重要。我们的宝宝可以从中获得掌控感和价值感。

· 吃什么吃多少

《儿童发展心理学》指出如果照料者把儿童的自我意志表达,当做为了独立而进行的正常且健康的努力,而不是倔强的反抗,就能帮助儿童学会自我控制。

在心理学家看来,被喂饭的宝宝会面临的最艰难处境就是:无法决定自己吃什么、吃多少。且不说伤害宝宝对食物的兴趣、造成孩子饥饿饱胀感失调,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知饥饱。

喂饭看似在帮助孩子吃饭,实际上却在否定他在进食上的自主权,传递出"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信息。从而影响孩子的"人格独立"。

孩子自己吃饭和"自控力"发展有关

哈佛大学的一项人脑发育研究表明,在宝宝自主进食这件事情上,妈妈们确实应该坚持一下。

该研究发现,婴幼儿进行自主的外部探索越频繁,大脑各区域间的协调能力更强。不但如此,心理学家揭示了"自主进食""人格发展"之间的联系。

通俗点的话语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在两岁左右,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如果能帮助孩子,完成自主进食、自主如厕等一系列"标志事件",则会帮助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并且提升孩子的自驱力。

这些也是常常被爸妈们忽视,但却也是最重要的。它映射的是孩子的大脑发育以及各能力发展的特点。

孩子能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事情,积极主动的完成,而不是等着爸妈督促,推一下动一下。来自于孩子的"人格独立",而这种"独立和自觉"是由诸如自己吃饭,自己如厕、自己穿衣服等小事儿逐渐积累而来

"三不二要"让孩子享受自主进食

腾森平司在《食育》中说我们希望孩子在生活和玩的过程中,在自己意愿的基础上,积累关于饮食的体验, 享受吃的快乐,享受和大家一起吃的快乐。

自主进食不仅是孩子必备的生活技能,更是宝宝发展人格独立的重要过程。独立的吃饭,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控力,让他们日后能更好的管理自己,拥有强大的内驱力。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

a. 不要催促孩子

宝宝都是天生的美食家,味蕾敏感,心中充满好奇。吃饭对于他们而言,更像是探索和冒险。偶尔节奏慢一点,捏捏Q弹得蘑菇,观察一下树一样的西兰花。所以有的宝宝自己吃饭时会很慢,但是最好不要催促他们,更别因为看不下去,直接夺过勺子喂宝宝。对食物的兴趣是自主进食的保证,只要他的注意力还在饭上,磨蹭在40分钟之内都是可以的。

b. 不要怕孩子挨饿

很多长辈对"喂饭"最大的解释是:害怕孩子挨饿。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让孩子适度"挨饿"反而利大于弊。能够感受到"饥饿"才是自主进食的一个强大驱动力。这个道理很简单,找到食物生存下去,是一切生物的本能,孩子也不例外。

c. 吃饭不要玩手机

在吃饭这件事儿上,有一些父母其实做了负面的示范,我们几乎全天和手机呆在一起,就算是在餐桌上和宝宝吃饭,也会举着手机,时不时的看一眼。这传达给孩子一个信息,可以边吃边玩。对于自己吃饭很不熟练的孩子来讲,让别人喂,自己玩,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了。

d. 要让孩子参与到"烹饪"过程中

在两岁左右,相当一部分孩子都会喜欢上"厨房游戏",让孩子参与到烹饪过程中,自己做自己吃,不但能提升他们的"食欲",更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信心。在日本生活的一位朋友,就跟我分享了女儿幼儿园中的"食育"课程,午餐所有的食材,都是小朋友们从菜园里摘来,在老师的协助下,做成简单的饭菜。那一顿饭,大家都吃得非常积极。就连不喜欢吃萝卜的女儿,回家后也对他说,萝卜其实还不错。

e. 要让孩子自己做主导

当孩子可以明确表达自己意愿的情况下,允许他自己决定吃多少,吃什么,不吃什么。只有孩子主导这件事儿时,他才能主动的去完成吃饭这件事情。有的宝爸宝妈可能会说,如果孩子偏食,只吃自己喜欢的东西怎么办。有位爸爸分享经验说,他三岁的儿子只吃蛋黄,蛋清连试都不试。

有天他突发奇想,接过儿子递来的蛋清,很夸张的咀嚼,一边说着真好吃,真好吃。一连几天,他都这样操作。没多久,儿子终于好奇地问:蛋清真的很好吃么?于是他试了试,接受了蛋清的口感和味道。

小辫子妈有话说:

很多家长会感慨"喂饭一时爽,作业气断肠。"反过来想想,为了孩子的个体发展,以及将来的幸福生活,地上掉点米,饭菜一桌子,又能算得了什么呢?你家孩子多大能自己吃饭的呢?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