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事喜欢攀比,父母不焦虑,帮孩子认识穷富更好的成长

周日送孩子去学舞蹈,舞蹈学校在一个小胡同里,因为路特别窄,就骑电动车送孩子。舞蹈课每次是一个小时,我也懒得回去了,就在楼下的家长休息室等女儿放学。

门口进来了一对母子,母亲明显很不高兴的训斥儿子“非得来这么早干嘛?还有半个小时才开始上课呢。”那个7岁左右的男孩子一脸不高兴的说“早点来,省的我们班同学看见咱家只有电动车,人家爸爸妈妈都开汽车送孩子。”那位家长气得面红耳赤的跟孩子喊“这么小就虚荣心十足,你将来能有多大出息。”。

这种情况相信很多家长都有遇见过,孩子不懂事往往跟周围的人进行攀比,认为自己家庭条件不好就面上无光。孩子固然是虚荣心十足,但是这位家长这么回答孩子肯定是没有抓住思维方式的根源的。典型的“穷家长式思维”是教育不出“富思维”的孩子的。

假如我的女儿也有类似的想法的话,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孩子:

首先,我会问她如果让她选择的话会选电动车还是妈妈开车来送她。如果她选开车来送,我就问她停车停在哪里?如果因为路窄堵车了导致她迟到了怎么办?这样引导孩子思考性的选择,逐步的她就会有意识的选择最佳方案,而不是为了面子而不假思索的做事。

这背后的根源其实是很典型的平时父母的思维方式是怎么引导孩子的,典型的”穷思维“就是“别人怎么看我”,而“富思维”就是“怎么选择对我最有利”。

类似的,面对孩子问“妈妈你为啥非要上班,人家妞妞的妈妈就陪她在家都不用上班。”,家长的回答往往是“妈妈要不上班挣钱,拿什么来养活你?”.

这种回答的背后也是“穷思维”在作怪,给孩子积极而正向的回答应该是“因为妈妈要学习和进步,如果脱离了社会环境,光在家就没有办法跟上,就会被淘汰。”这种回答的背后是引导孩子积极进行努力的思考方式,而不是被动的生活所迫。思维层次就潜移默化的引导了孩子未来的思维方式。

这两个例子很明显的对比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可能导致的不同后果,在日常孩子的教育中有意识的引导是孩子一生幸福的起点,金钱的多寡都是表面上拥有的,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相信“穷思维”的孩子的幸福的指数是不会很高的。

【文/布丁妈妈私享会】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